[摘要]農家書屋作為中國的一項惠民政策意義非凡。鄉村振興戰略中提到鄉風文明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保障,所以鄉村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書屋承載著鄉風文明,也是鄉村文化建設的關鍵。對L鎮“農家書屋”的基本狀況進行了基本的走訪調查,找出當地在基本設施配置、管理體制、書籍使用率、書屋經營模式、投資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情況提出相應的對策,從而更好地促進當地農家書屋的發展。
[關鍵詞]農家書屋;現狀分析;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258.23;G251
[文獻標識碼]A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實施戰略的過程中必然需要滿足農民的物質文化需求與精神文化需求。因而,農家書屋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經過多年的發展,書屋已逐步完善。2018年,國家對農家書屋推薦出版物的內容、品種、價格和質量標準等也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本文以對L鎮農家書屋的調查為實例,從而發現當地書屋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最終為其提供解決對策,以更好地建設農家書屋。首先應對農家書屋的概念加以界定,農家書屋即:為達到滿足農民文化需求的目的,建立在當前行政村,并由農民自行管理,可為農民提供實用價值的閱讀書籍、期刊和音像電子產品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最近幾年以來,隨著農家書屋相關政策的出臺,各地政府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認識到建設好農家書屋的意義重大,對本地基本情況有一個明確認識的前提下積極發揮其作用。從該縣建設農家書屋到現在,我們發現只有14個鄉(鎮)162村子的基礎設施配備相對來說比較到位,其覆蓋率僅僅達到四分之三。
1L鎮農家書屋基本現狀
本文調查目的主要是通過對L鎮書屋的基本情況的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我們從其分布情況來看,幾乎每個村莊都有所覆蓋。
在此次調查過程中,采取問卷法和訪談法相結合的調查形式,首先以訪談的方式,對農家書屋和書屋管理員以及村干部進行調查。其次對農民則以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查。根據本文的需要,打印150份調查問卷,選取6個村進行發放,收回145份問卷,回收率達97%,報廢卷10份,有效問卷140份,有效回收率則為93%,調查得出L鎮農民基本的信息(表1、表2)。
由表2可知,在此次的調查過程中,從性別角度來分析的話,男性占比多于女性,男性為60%,女性占比為40%。年齡角度來看,以36-50歲年齡段居多,占比32%。年齡組為18-35歲年齡段次之,占比29%,18歲以下和50歲以上的年齡段所占比例較低。從受訪者的基本素質來看,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文化水平,占比37%,其次小學及以下,占比35%,高中以上的學歷所占比例少之又少,僅占14%。從家庭年收入來看,家庭平均年收入介于1.5萬元到2萬元之間,整體年收入偏低。從職業分布的情況看,當地農民的經濟來源主要是以務農和外出打工為主,其來源相對比較單一。
2L鎮農家書屋存在的問題
2.1基礎配備
首先,我們從農家書屋的面積和藏書量來分析。由于L鎮的每個村的發展特色不同,即經濟水平也出現一些差異。據調查,最小的書屋面積為20m2,而書屋面積最大為40m2,整體書屋的平均面積不足30m2。因此,在書屋面積方面,整體的書屋面積都比較小,而且,書屋面積也不均等,而且總體數量也不高。城劉村、丁寨村、高寨村的“農家書屋”面積遠大于永豐村、唐家村、徐家村等村的面積。在書屋藏書量方面,由于大多數村的書屋不大,因此,藏書量也不多,平均數量在1500冊左右。另外,當地的書屋的其它基本設施與書屋的面積和擁有量方面基本一致。平均閱覽桌椅在25張左右,報刊種類特別少,也僅僅只有10種左右,電腦和網絡配備良好的只有1家,這些硬件設施僅僅只是滿足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
2.2管理員的文化素質
我們都知道“農家書屋”管理員的知識水平高,書屋的管理相對比較有序一點,反之,則書屋的管理就比較紊亂。而且,圖書整理工作是一項很繁瑣復雜的事情,需要具備相應的專業能力。而我們在當地調研過程中發現,6家書屋管理員都不是專職管理員,均是業余人員,而且在其管理人員的選配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難。通常,作為一個書屋管理者,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專業素質,這樣才能更好地盡到自己的本職責任,積極為農民排憂解難,解答疑惑。調查顯示,L鎮農家書屋管理員文化程度絕大部分都是初中水平及以下,整體的文化水平偏低,則不利于農家書屋的發展。同時,也表明在當地很難找到合適的“農家書屋”管理人員。從“農家書屋”管理員培訓情況中可以發現,很大一部分管理員未參加過任何培訓,他們平時的工作主要確保書籍安全,基本做到準時開關門。到現在,僅一個村辦過農家書屋管理員培訓班且僅一次。報酬方面,L鎮“農家書屋”管理人員沒有報酬的占比83%,其比例特別高,主要原因是管理員大多是村委成員兼職,說明沒有一定的管理體系,領導的重視程度不高。
2.3圖書資源使用方面
我們調查分析,當地農家書屋的書籍利用率并不高。大多數書籍都非常嶄新,被人翻閱的痕跡很少。我們對此進行了訪談,大多數農民讀者覺得不太方便甚至很不方便。因為,農民白天都在忙農活以及在為生計奔波,很少有時間去看書。晚上可能有閑暇時間的時候書屋又不開門,因為絕大部分書屋開放時間都在白天,這樣的話時間形成沖突。因此,圖書使用率不高。我們從調查中還發現農民讀者認為,書屋的圖書資源只是滿足了基本需求,能完全滿足需求的占比非常低,僅僅只占17%。經過在徐家村、高寨村等地的實地調查發現,“農家書屋”期刊被作為多種出版物,同時,在發放過程中,由縣文化局統一發放,那么其發放的圖書內容大致相同,圖書資源方面必然會影響農民的滿意度。調查顯示“農家書屋”平均每天三小時左右的開放時間,開放時間較短。并且絕大多數“農家書屋”絕大多數書籍平均每天借閱5人次,借閱人數比較少。雖然說可能基本符合“農家書屋”特點,但也有—個更為重要的原因,便是農民缺乏閱讀興趣,喪失讀書的積極性,認為讀書沒有用,農民的思想觀念比較落后。與此同時,調查顯示,沒有開展其他服務的“農家書屋”所占比例很高,主要是因為目前L鎮“農家書屋”的發展尚未成熟。書屋服務項目主要是以圖書借閱為主。調查顯示,書屋的主要讀者是兒童和老年人占比較高,原因—是村里青年和中年人大部分進城務工;二是農民沒有時間讀書,大部分時間在務農,都比較忙,閑暇時間都逛街、打牌;三是由于文化程度低,思想觀念落后,農民對讀書的重要性還沒有理解,且對圖書沒有興趣。
2.4經營和經費現狀
農家書屋作為中國的一個惠民項目,絕大多數都是公益性質的,且經費都來自于財政撥款。但這樣的話會形成一些弊端,在對L鎮的調查中很明顯存在問題。調查結果顯示,L鎮農家書屋性質也都是公益性的,農民可以免費閱讀。經營模式比較單一化,在所有制形式中,基本都是公有為主。資金全部是由國家統一分發,農家書屋藏書更新換代緩慢,建設資金比較短缺,后續資金嚴重不足,近幾年50%的書屋缺乏購書經費,50%有購書經費,但購書經費偏低,整體來講,書屋的購書經費均低于1000元。究其原因:首先當地農村財政收入水平幾乎為零,、沒有錢買書;二是村委思想觀念落后,對農家書屋建設不重視,也不愿意投資這種不見效益的項目;三是書屋圖書利用率不高,沒有計劃補充新書。同時,筆者也通過對比分析,發現城劉村、丁寨村、高寨村的整體書屋管理狀況相對好一點,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城劉村、丁寨村、高寨村等村距離鄉中心較近,經濟發展相對好一點,相對其它地區,農村基層文化建設投入力度較大。二是城劉村、丁寨村、高寨村原互聯網通信基礎較好,所以這幾個村的管理和發展狀況明顯優于其它村。
3L鎮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對策
3.1營造農家書屋文化氛圍,提高農民閱讀興趣
提高農民對農家書屋的接受程度,主要還是要進行宣傳,通過對農家書屋的宣傳,讓農民認識到農家書屋的重要性,從而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由于當地經濟發展落后,所以很多農民讀書的意識不強烈。另外,由于宣傳不到位的原因,很多農民不了解農家書屋,或者說不知道農家書屋的書籍可以免費閱讀。為此建議:①為增加書屋的宣傳力度,有必要定期向超市、保健所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以書面形式說明書屋開放時間以及更新的書籍,讓農民對書屋有一定的認識;②舉辦各種農民感興趣的講座,帶動他們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對書屋進行一個基本的介紹,加以宣傳,讓農民對書屋產生好奇,從而激發他們看書的興趣。并且邀請一些專家進行相對應的知識講解,比如說醫療、農業、法律等方面;③寒暑假期間,利用大部分學生在家的這個機會,可以舉辦一些知識競賽,或者閱讀培訓等活動,促使大家對書屋產生興趣,營造農家書屋文化氛圍。
3.2加強管理員隊伍建設,提高服務水平
首先,要選擇合適管理員。書屋管理員知識水平普遍較低,而且是無償服務,因此難免出現消極思想和怠工應付現象。對此,我們可以找一些退休人員,比如說退休老干部或者教師之類的,也可向社會招聘熱衷于鄉村文化建設的志愿者,以提高文化素質。二是書屋管理人員要明確該村的基本情況,要了解農民的關注點以及興趣點,對自己書屋的相關規定也要記得非常清楚,同時對國家的相關政策也要深入了解,自身必須具備最基礎的書屋管理技能。
3.3整合書屋資源,開拓流動渠道
整合書屋圖書資源,一方面可以將外出務工人口較多,基本閑置的農家書屋并到相鄰的人口密集的村,以便提高圖書的利用率,豐富圖書資源;另一方面,建議結合農家書屋和各種為農民謀福利的項目一并開展,以節約建設和運營成本。同時,結合實際情況,配置與當地經濟發展特色相適應的適合農村讀者的圖書,這樣,農民讀者就會對書屋產生濃厚的興趣,增強書屋的吸引力。然后在一定時間內,對農家書屋進行適當的書刊補充、流動和更新。
3.4加大政府投入,引入多方支持
首先,政府要設立專門針對書屋建設的資金,只有書屋建設具有了穩定的資金保障,書屋才能正常發展運行。其次,要動員社會力量,爭取更多民間資金的支持??梢詣訂T一些企業、外來鄉鎮的人,或熱衷農村文化建設的人參與農家書屋的建設,多渠道籌措各種形式的資金;最后,我們常說知識就是財富,掌握大量的知識對我們的工作生活來說都是百利無一害。在農村,知識更為重要,有了豐富的知識,我們才能發散思維,從而挖掘賺錢的門道,從貧困中走出來。
[參考文獻]
[1]楊劍標.欠發達地區農家書屋現實困境與發展對策探析[C].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2015年05月(下)民俗非遺研討會論文集[M].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2015:3.
[2]張文璟,郝慧華,邢大偉,張小平.農家書屋建設及使用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科技與出版,2016(02):132-136.
[3]張孝飛.西藏農家書屋運行中問題分析及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05):101-105.
[4]韓波,熊芳,甘肅省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發展,2015(08)72-73.
[5]洪華俏,戴志敏.“農家書屋”的建設和服務策略研究[J].農業網絡信息,2015(05):94-96.
[6]戴志敏,洪華俏.國內外農家書屋研究現狀述評[J].農業網絡信息,2016 (12):70-73.
[7]李艷,甘肅省農家書屋建設現狀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1.
[8]趙虹,徐躍權.我國農家書屋的發展現狀、問題與策略[J].圖書館學研究,2011(20):92-96.
[9]陳燕.農家書屋建設與發展再探:現狀、問題與趨勢[J].編輯之友,2018(03):21-24.
[10]周立軍,“農家書屋”現狀調查及分析研究-基于廣東省的調查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0,30(03):56-58+169.
[11]周偉.推進農家書屋工程服務新農村建設-衢州市柯城區農家書屋發展調查紀實[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1(07):101-103.
[12]趙德菊.淺談公共圖書館如何助推農家書屋的可持續發展[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1(10):36-38.(上接P319)
[2]歐陽潘.圭塘河駁岸生態化設計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7.
[3]鄭婧.基于“美麗中國”背景下的汀江河流生態景觀保護和恢復[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4.
[4]丁麗澤.城市河道生態駁岸評價與設計應用-以寧波江東區河道為例[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12.
[5]王立亞,丁昌輝,曹加杰.在“美麗鄉村”策略下鄉村水體景觀設計與運用——以南京市江寧區銅山端為例[J].大眾文藝,2019(09): 83-84.
[6]陳彬.基于可持續理念的村落環境優化與更新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建筑大學,2019.
[7]宣陽.基于異質共生理論下的鄉村景觀設計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9.
[8]張樂樂,吳錦佳.鄉村濱水綠道植物景觀設計研究初探[J].現代園藝,2019(05): 92-94.
[9]夏蘊強,謝長坤,車生泉.長三角平原水網地區鄉村植被群落保護評價[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2018,36(06): 1-7+14.
[10]顧睿.生態導向下的蘇南鄉村空間規劃設計策略[D].南京:東南大學,2017.
[11]王彥.菏澤農村水環境景觀優化設計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8.
[收稿日期]2020-06-29
[作者簡介]趙瑞(1996-),女,甘肅平涼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