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秋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寄宿制初中生課外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及時轉變方向,以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為目標,采用差異性的方式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能力,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從理論層面就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提升措施詳細探究,希望有助于實際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農村寄宿制;課外閱讀;能力提升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比較重要的時期,學生在實際課外閱讀學習過程中,為能從整體上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要注重以學生素質培養為目標,采用創新型課外閱讀能力培養的方式,為實現既定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一、農村寄宿制初中生課外閱讀能力影響因素
農村寄宿制初中生課外閱讀能力培養受到諸多因素影響,通過就相應的影響因素加以分析,對提升學生課外閱讀能力起到積極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層面因素:
(一)家庭因素
農村寄宿制初中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提高和家庭因素有著很大的關系,如學生家庭中有充足的書籍資源,家長重視對子女閱讀能力培養,有良好家庭閱讀氛圍,父母起著帶頭作用,這對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如果家庭中閱讀資源充足,沒有重視子女閱讀能力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很難有效提高。
(二)學校因素
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受到學校因素影響也是比較突出的,農村寄宿制初中學校,在對學生的管理過程中,需要和新的課改教學要求相適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能力素養。學校對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視度不夠,圖書館建設不完善,沒有為學生制定明確的閱讀目標等,這些都會影響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
(三)學生因素
學生自身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以及動力也會對最終的閱讀能力有著很大影響,學生如果對課外閱讀比較感興趣,有著閱讀的熱忱,課外閱讀能力也能有效提高。而學生如果對課外閱讀缺乏興趣,動力不足,閱讀能力也會顯得比較薄弱。
二、農村寄宿制初中生課外閱讀能力提升措施
農村寄宿制初中生課外閱讀能力提高需要從不同角度出發,只有多角度思考,才能真正有助于為實現既定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一)家庭角度出發營造好環境
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需要家長加強重視。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如果家長能夠對子女閱讀能力的培養充分重視,為子女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從思想觀念方面重視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為子女創造更多閱讀機會,子女耳濡目染能夠逐漸形成良好閱讀的習慣。家長要鼓勵子女多閱讀多思考,能夠身體力行地做示范,為子女準備充足的閱讀資源,并提供閱讀指導幫助,從而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學校角度注重課外閱讀管理
農村寄宿制初中生課外閱讀能力培養需要從多角度進行考慮,注重從管理的層面為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提升創設良好條件,學校在管理的方式上要體現出多樣化,推進或是提供和初中生年齡段相適應的課外讀物,將課外讀物納入課堂教學活動當中,結合教學要求進行合理調整,開展專門的課外閱讀課程,特別是和語文課程教學相結合,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再者,要注重從閱讀時間的規劃安排方面進行科學落實,在校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安排要合理,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提高學生閱讀學習體驗。從制度優化的角度出發,通過安排以及創造必要資源,能夠為提高學生課外閱讀提供保障,促進學生參與其中,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為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提高起到促進作用。除此之外,教師要注重做好閱讀引導工作,能和實際教學相結合來為學生推薦相應的讀物,如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閱讀內容后,為學生推薦魯迅散文集,讓學生能夠更多地了解魯迅的文章以及思想,通過科學指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激勵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習慣
在課外閱讀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通過榜樣激勵的方式,促進學生能夠提高閱讀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自身也要有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帶動學生一起進行閱讀,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這就能夠為學生養成良好課外閱讀習慣起到促進作用。教師可通過創建班級圖書角的方式,讓學生將家中圖書帶到班級中,將自己喜歡的圖書放置在班級圖書角,讓學生能夠相互的閱讀學習,這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學生養成良好課外閱讀的習慣起到積極作用,從而逐漸地提升學生閱讀的能力素養。教師通過給學生充足閱讀時間,協助學生合理地分配好學習時間、課外活動和生活時間以及課堂教育的時間要能合理劃分,讓學生在課外閱讀能力方面不斷提高。
三、結語
總之,農村寄宿制初中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進行落實,以上從學校管理以及家庭管理和激勵學生的層面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為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提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在具體的培養當中要充分注重措施的多樣化運用,為促進學生閱讀能力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