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元杰
【摘要】面對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目標,借助情景與問題的手段,集中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喚醒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最終實現了高中地理的高效教學。基于此,筆者以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作為研究中心,對情境與問題驅動模式下具體教學開展進行了詳細的研究。
【關鍵詞】高中地理;問題情景;問題驅動;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0-037-01
在《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2017版)》中,強調了“地理核心素養”一詞,對地理課堂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層次、更為嚴格的要求。面對這一現狀,教師唯有摒棄傳統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結合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內容,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設計地理問題,借助特定的問題情景驅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合作探究學習中,最終促使學生在情景與問題的驅動下,完成地理知識的高效建構,并促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地理綜合素養。
一、以生活為中心創設問題情境
高中學生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并未形成系統的地理思維,以至于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缺乏應有的熱情與興趣,致使高中地理學習效果不佳。面對這一現狀,高中地理教師在強化和開展地理課堂教學時,應對課本的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尋求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利用生活化的元素給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使得學生在熟悉的問題情境中,進入到地理知識的探究學習中。同時,借助生活為中心的問題情境驅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感受到地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價值,促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強化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例如,在“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教學中,教師就結合日常生活中日常的溫室效應、全球變暖等作為切入點,引領學生進入到這一情境中之后,指導學生結合所學的內容,對“這些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預防”等問題展開討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展開簡單的小組討論。如此一來,使得學生在生活化問題情境的驅動下,積極主動參與到地理知識的主動建構中,真正實現了高質量的地理學習。
二、創設開放性的情境,驅動學生思考
在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在開展地理課堂教學時,不僅僅要關注基礎知識教學,還要在此基礎上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教師在優化地理教學時,應立足于地理學科的時代性,選擇具有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借助問題情境的驅動,實現高效地理課堂的構建。同時,面對這些具有開放性的問題,教師應指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展開思考和分析,最終促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發散自身的思維,最終實現“地理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要求。例如,在“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教學中,教師在指導學生對荒漠化的危害進行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以“西北地區荒漠化”為例,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行搜集資料圍繞“西北地區的區位、氣候類型、人文因素”等方面,對荒漠化的成因展開分析和總結,最終完成荒漠化成因的學習。接著,教師指導學生圍繞“西北地區荒漠化的成因”,探討具體的治理方法,并最終將其形成“解決西北地區荒漠化的報告書”,將學習成果展示出來。如此一來,不僅激活了地理課堂學習的趣味性,也促使學生在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分析、研究中,鞏固了所學的地理知識,并將學生內在的地理知識進行系統化,促使了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圍繞時事案例創設問題情境
在高中地理新課標和新高考下,要求地理學科教學中應體現“堅持反應時代提要求”的原則。教師在借助情境和問題驅動強化地理教學的時候,應緊緊圍繞這一要求,將具有時代性的時事案例融入到地理知識教學中,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化地理知識點,以及地理知識的應用能力。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在借助實施案例創設問題情境教學的時候,應立足于地理教學內容,圍繞“真實性、時效性、地理性和相關性”的原則,科學選擇與其相適應的時事案例素材,借助其給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例如,在“全球氣候變化”的教學中,教師就借助“北極圈內出現了32℃的罕見高溫”時事素材融入其中給學生創設了問題情境,并在此基礎上借助多媒體的形式,將北極圈內的冰山融化進行了展示,最終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到相關知識探究學習中。
四、強化體驗式問題情境,喚醒學生探究欲望
在問題和情境驅動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口頭講述式教學模式,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這一教學工具,以圖片、視頻等方式,將地理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前面,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體驗式問題情境,促使學生沉浸其中,更好地感知知識、接觸知識。尤其是針對一些抽象地理知識教學中,這一模式應用效果更加。以“地球環境的整體性”教學為例,教師在強化問題和情境教學時,就利用多媒體這一工具,將宇宙間各種美麗的畫面進行了展示,當學生沉浸在這一情境中,教師隨機提出問題“我們剛才看到的景色之間有沒有存在一定的聯系呢?為什么沒有看到潮汐的存在?”在這一問題的驅動下,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最終完成本章節知識的探究學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更新、優化教學手段,促使學生在知識探究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地理核心素養,已經成為一線地理教師關注的重點。因此,高中地理教學必須要徹底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地理核心素養”下的人才培養目標,立足于教學內容,積極創設具有生活化、開放性、時代性、體驗性的問題和情境,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最終促使學生在積極探究的過程中,完成地理知識的主動建構,并實現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雷杰. 問題驅動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模式[J]. 教育, 2017(3):00241-00241.
[2]王婉霞. 核心素養導向下問題驅動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實踐[J]. 西部素質教育, 2019, 005(024):65-66.
[3]李辰絲. 基于問題情境的高中地理教學的探究與思考——以"水循環"為例[J]. 中國校外教育(理論), 2019, 000(010):115-116.
[4]張國強. 如何做好高中地理問題情境教學[J]. 好家長,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