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秀錦
【摘要】文章闡明了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課程的教學目標特點,提出了校本教材的使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多元化的教學考核模式的教學改革實踐。
【關鍵詞】中職學校;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0-162-01
基礎會計學作為一門經濟管理學科,已成為許多中職經管類非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很多學生在剛接觸此課程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伴隨著知識內容的不斷深入,很多學生便喪失了興趣。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多年來就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實踐探索。
一、進一步區分和明確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課程的教學目標
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課程的教學目標與會計專業是不同的。會計專業學生突出“如何做會計”,而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懂會計”,具有“會計思維”,它不需要深入學習和掌握如何成為會計的專業技能,更不要求具有考取相關會計資格證書的能力。
二、從學生視角出發,設計和優化課程教學大綱與教學內容,運用學習平臺,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提高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一)編寫和使用校本教材進行教學
目前中職學校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的教材,使用的大多是會計專業學生的專門教材,其內容設計與非會計專業教學目標要求不相符。因此,教師需根據學情和教學目標,對原教材內容進行設計和增減,建立校本教材。比如我校的《會計基礎》校本教材,重點突出了會計基礎理論,弱化了會計實操及業務處理能力,增加了財務報表分析內容。
(二)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1.采用案例教學與情景模擬相結合的方式,將枯澀難懂的抽象理論,進行形象化的闡釋。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它需要經過教師準備案例、學生探討、得出結論等幾個階段。而情景模擬教學法在運用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專業,設定與專業相關、與基礎會計教學相關的情境模式,讓學生上講臺模擬演示,提出問題,引出課程內容。這兩種教學方法可有機地結合使用。
比如:《會計基礎》教材,前面部分都是大篇幅地介紹理論知識,出現一大堆專業術語,讓學生感覺非常抽象,不可理解,剛一開始教學就很容易將學生的好奇心打消。然而這些又是他們提高經濟管理能力必備的理論基礎。針對這部分內容,筆者以“某同學創業一家養生食堂”為案例,設定與基礎會計教學的情境現場,請學生上講臺模擬演示,進行情景模擬教學。如在對電子商務學生講授此部分時,由學生分別扮演創業者和其他,演示創業者向父母或朋友發出投資邀約,到銀行申請貸款等場景,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資產的主要來源渠道,理解什么是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再通過養生食堂的供應、生產、銷售過程等經營運作演示,又讓學生懂得收入、費用、利潤等基本概念,同時結合資金在期間的進入、周轉、退出等變化,引出會計等式并進一步理解它的真正內涵。在這個過程的情景演示中,我們用紙張代替投資,引出“實收資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賬戶,通過和銀行簽借款合同,引出“短期借款”“長期借款”“財務費用”等賬戶,通過經營運作,還引出許多其他賬戶,為后續會計科目與分錄的學習打下基礎。
2.將時間和空間有機結合,運用翻轉課堂下的混合式教學,高效靈活。
翻轉課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風靡全球。而混合式教學以靈活提供學習資源和支持個性化學習為特點,提倡以最好的方式提高教學效率。這種翻轉課堂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被運用到非會計專業學生學習企業業務賬務處理和業務實操部分時,高效又有趣。
比如:針對會計憑證填制與裝訂的教學任務,我先于課前布置任務,讓學生課下搜集各類票據(原始憑證),課堂上,教師可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票據,引導同學討論并總結出原始憑證的來源、內容、用途等。教師于課外為同學們提供線上微視頻,比如《記賬憑證的填制過程》等,要求同學們先進行課外線上學習,然后再到課堂上引導學生審核填制記賬憑證并與原始憑證進行裝訂。同樣地,關于整個會計實操流程,教師也可通過同樣的方法(只用幾筆簡單操作即可)。這不但讓學生通過翻轉課堂高效學習,也通過操作獲得感性認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到會計信息的來源過程與會計最終信息的意義。
3.采用案例教學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
筆者在校本教材中增加了部分核心且常用的財務報表分析內容,在對此內容進行教學時,大量地運用案例教學和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法。比如在講述“資產負債率”時,通過講述《韓國大宇集團的故事》,引出“資產負債率高低的意義及影響分別是什么“的問題,然后要學生結合校本教材,分組討論,合作探究韓國大宇集團興衰與資產負債率的關系,既讓學生感受到合作的快樂,成功的喜悅,又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全面實施多元化的教學考核模式
常見的教學考核指標主要包括兩項:平時成績、期中(末)成績。平時成績的評價是長期綜合的,它最能體現日常的學習效果。為了讓大多數學生重視平常的積累,就要對“平時成績”的項目和和考評權重進行慎重考量,包括課堂發言與參與度、模擬實訓,線下任務完成情況和線上的學習效果評估等,加大平時成績的權重,以此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
三、結語
中職學校經管類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的教學,不同于會計專業,因此,中職學校教師應在教學上多鉆研、因材施教、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準確把握晦澀、難懂的知識點,有效地利用多媒體設計高質量課件,全面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同時,教師要時刻關注經濟發展,融合會計知識,拓寬知識面和閱歷以完善自我,更好地實現教學任務和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 李國喜,獨立學院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 2019年12期 第183-184頁
[2] 楊浪萍,劉婷婷,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在《基礎會計》中的應用[J]會計師. 2020年02期 第67-68頁
[3] 王小華,劉懷忠,中職學生的基礎會計課程快速入門的方法探析[J] 職業. 2020年03期 第66-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