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大銘
【摘要】目的:思考臨床處理及治療腫瘤內科并發癥的具體措施及應用效果。方法:篩選出本院腫瘤科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間接收的患者50例,按照臨床護理模式的差異性,將其分成對照組(常規護理)與實驗組(綜合護理),每組各25例,對比2組的臨床滿意度、并發癥率等指標的變化情況。結果:實驗組的并發癥率20.00%、臨床滿意度92.00%均優于對照組48.00%、72.00%,且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優勢(P<0.05)。結論:在腫瘤內科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通過綜合護理模式對相關并發癥進行防治,能夠達到降低并發癥率、提高臨床滿意度等目的,所以,是一個具有一定臨床應用價值的護理方案。
【關鍵詞】腫瘤內科;并發癥;綜合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3.149
引言
目前,由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持續改善,日常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也相繼出現轉變,導致一些腫瘤疾病的相繼出現,且患病率逐年提升,對人類生命健康帶來極大威脅。現今,在腫瘤疾病的臨床治療中,通常選擇手術切除與放化療這兩種治療模式。特別是對于一些中晚期患者來說,放化療技術是一個最理想的方法,不過這會帶來一些并發癥,導致患者的生活狀態、生存質量等不斷下滑。對此,為了探討能夠改善患者病情的護理策略,本文以50例相關患者為研究對象,著重探討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
1 對象及方法
1.1常規資料
篩選出本院腫瘤科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間接收的患者50例,按照臨床護理模式的差異性,將其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各25例。其中,對照組的男女之比是27:23;年齡在19-65歲之間,中間值是(42.23±1.02)歲,疾病類型:乳腺癌7例、肝癌11例、胃腸癌5例、淋巴癌2例。實驗組的男女之比是13:12;年齡在20-66歲之間,中間值是(44.08±0.89)歲,疾病類型:乳腺癌8例、肝癌9例、胃腸癌6例、淋巴癌2例。對比2組的以上基線資料,發現差異不明顯(P>0.05),以下研究存在對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選擇普通護理模式,其干預重點包括:指導患者定期接受基礎篩查,例如:監測體溫、血壓及血糖檢查,同時需要指導患者做好療前準備,并明確相關注意要點。
實驗組選擇綜合護理模式,其重點包括:(1)健康宣教:結合患者具體病情的前提下,對其介紹與疾病相關的知識,并明確相應的護理策略,例如:在化療期間可能會出現脫發問題,不過這屬于可逆反應,應該讓患者知曉,避免患者過度擔憂。(2)心理教育:大部分腫瘤患者通常會出現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這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通常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護理工作者需要加強心理疏導與教育,幫助患者減輕負面情緒,并嚴格遵循醫生的臨床用藥要求,加強患者用藥管理,盡可能地預防并發癥的出現。(3)飲食管理:大部分腫瘤患者在治療期間都會時常出現胃腸道刺激,例如:嘔吐、惡心等并發癥很常見,所以,務必要加強患者的飲食指導,督促患者少吃辛辣、生冷、刺激類食物,多攝入一些優質蛋白、維生素類食物。并且,在放化療前,務必患者營養攝入均衡[1]。(4)預防藥物外漏并發癥出現。一些腫瘤患者可能會出現感染問題,所以需要注重白細胞檢測,幫助患者養成良好、健康的衛生習慣;如果患者需要輸液,則需要確保穿刺位置的精準與合理,如果出現藥液外滲問題,務必要及時調整輸液裝置,并加強局部皮膚封閉處理。
1.3指標分析
對比2組的臨床滿意度、并發癥率等指標的變化情況。其中,并發癥一般是指:嘔吐、掉發、感染、藥液外滲等。臨床滿意度是通過本院自制調查量表給予評估,包括三個評價指標:非常滿意(≥90分)、滿意(60-89分)、不滿意(<60分)。
1.4數據處理
本研究在統計及處理相關數據時,選用了SPSS22.0軟件,%代表著計數資料,檢驗采用x2。假定在P<i0.05的情況下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的并發癥率
實驗組的并發癥率明顯20.00%小于對照組48.00%,其之間的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優勢(P<0.05)。相關數據如表1介紹。
2.2對比兩組的滿意度
實驗組的臨床滿意度92.00%明顯高于對照組72.00%,以上指標對比發現2組數據存在統計學優勢(P<0.05)。
3 討論
腫瘤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嚴重疾病,最常見的治療方案是手術摘除和放化療。在實施放化療期間,大部分患者都會出現并發癥,例如:感染、掉發、惡心嘔吐等。這必然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并且也會對患者的病情改善有一定的阻力[2]。所以,加強患者治療期間的并發癥護理與干預非常關鍵。在本文的研究中,選擇的是綜合護理模式,其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例如:健康宣教、心理疏導、飲食管理、并發癥針對性護理等,以便于為患者實施針對性、個性化地幫助與干預。很多學者通過對其進行臨床應用能夠發現,綜合護理模式能夠逐步提高患者的臨床滿意度,并降低并發癥率。對此在本文的研究中,能夠發現:實驗組的并發癥率20.00%、臨床滿意度92.00%均優于對照組48.00%、72.00%,且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優勢(P<0.05)。這與大部分學者的研究結論是相一致的。
由此來看,對腫瘤患者實施并發癥護理一定要選擇科學、專業的應對方案,綜合護理模式能夠兼顧患者各方面的需求,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負面心情、提升臨床滿意度、控制并發癥等,所以是一個具備實踐應用價值的護理策略。
參考文獻:
[1]張欣,朱玉欣,劉富德,等.腫瘤患者PICC拔管各種并發癥相關影響因素的臨床分析[J].河北醫藥, 2019, 41(02):141-144.
[2]周志蓮,邵春燕,劉向東.肝細胞癌行TACE治療術后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和處理體會[J].肝臟, 2020, 025(002):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