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瓊海市嘉積第三中學 海南 瓊海571400
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使得初中道德與方法教學也發生了變化。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更加輕松的理解具體的理論知識,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刻記憶,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道德與法治學習的樂趣。并且,教師將相關的教學內容還原生活,通過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去分析,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有效的增強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課堂教學的趣味和活力,促使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由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到一些理論知識,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和意識形態。因此,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實施生活化教學,對教師的教學起到了重要的幫助作用。首先,生活化的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枯燥單一知識傳授,能夠激發起學生對相關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可以自然將知識與實際生活想聯系,有助于學生更加輕松的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點,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增強。
其次,生活化教學的應用,能夠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一,讓學生學會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技能,來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1]。從而,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得到有效的培養,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道德修養,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在目前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雖然在逐漸改變教學模式,但在實際教學中,仍舊受到傳統教學思想和觀念的影響。這樣相對比較落后的教學形式,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導致道德與政治課堂更加枯燥沉悶,容易讓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喪失興趣,甚至部分學生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影響了教師的實際教學效果。
在現階段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由于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灌輸式知識傳授,以及當學生出現錯誤,直接的批評教育,導致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越來越不重視。同時,由于初中生的學業繁忙,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過于注重語數英的學習,難以真正將精力和時間投入到道德與法治上面去學習和鉆研,造成了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效果十分不理想。從而,學生沒有意識到道德與法治學習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過于敷衍和輕視,嚴重影響了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所發揮的教育價值和作用。
由于初中道德與防治很多知識,都是需要死記硬背,導致學生對此的學習流于形式。其問題主要產生的原因,就是因為教師對道德與法治教學不夠深入,雖然教師在備課時,充分結合了實際生活的案例,但很多真實案例與學生的生活相差甚遠,一些學生在生活中,甚至在未來生活中都不會遇到的案例,會很難讓學生與之產生共鳴。從而,學生無法理解社會上的一些事情,以及所造成的后果,導致學生的法律意識逐漸淡薄。
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的生活化教學來說,教師要徹底摒棄傳統的教學思想和觀念。因此,教師需要樹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確保教學更加貼合生活實際,使生活化教學得到有效的落實,讓生活化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充分的發揮其具有的教學價值和意義。首先,教師要從教學語言上進行一個轉變,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學會運用生活化的語言,與學生展開積極的互動和交流,讓整個課堂充滿生活的氣息,使學生感受到生活是學習的一部分[2]。其次,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適當的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或者學生對生活的認知,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拓展和延伸,讓學生能夠將知識深入到生活中,來增強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多彩的生活情趣》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生活情趣,指導情趣來源興趣,情趣有雅俗之分,讓學生能夠深刻的理解情趣的意義,培養學生感受和體驗生活的能力。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情趣來源于興趣的認識,激發學生自覺培養生活情趣的熱情[3]。其次,教師可以結合初中階段學生都會出現的問題,比如:一名學生的興趣廣泛,特長很多,當升入中學后,媽媽認為學習任務過重,讓學生以學習為重,將興趣放在學習上,限制了學生全部的愛好,雖然能夠理解媽媽的良苦用心,但自己卻不快樂了。通過這個問題來引導學生去分析媽媽的觀點,使學生能夠學會從平凡的小事中去發現樂趣,保持自己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心理。
由于初中道德與法治的生活化教學,就需要教師能夠將教學內容,有效的結合實際生活,從根本上來增強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要可以根據現實的生活,為學生創設出良好的生活化情境,讓學生能夠真實的感受到生活場景,來快速的吸引學生分散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的知識和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促使學生更加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道德與法治知識點,強化學生的實際學習效率和學習水平。從而,有效的達到了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真正目的。
例如在人教版《防范侵害 保護自己》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懂得提高警惕性,增強自我的保護意識,學習用正確的方法和技巧來保護自己,了解維護青少年自身合法權益的法律,會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4]。因此,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列舉一些日常生活的典型案例,讓學生去分析和思考,鼓勵學生互相交流探討,去自己悟出正確且有效的防范侵害方法與技巧。比如,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放學被大齡青年搶劫錢財、下晚自習被壞人跟蹤,以及在公交車上看到小偷正在行竊的圖片,讓學生去思考脫險的好方法,使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提高警惕,在用智慧采取機智靈活的方法去保護自己。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中,由于道德與法治不是簡單的做題,就能學會和理解相關的理論。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具體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能夠意識道德與法治對自身的重要作用,讓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使學生可以更加輕松的學習和掌握所學的知識[5]。同時,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及時了解學生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難,盡最大可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面臨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對教師產生親切感和依賴感,有助于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增強。
例如在人教版《法不可違》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理解違法行為的含義和類別,了解刑罰的種類及基本內容,樹立尊重法律的觀念,感受法律的尊嚴,學會做一個知法守法愛發的人,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列舉一個真實的典型案例,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進行辯論。比如:對于少年賣腎,和出賣人體器官的事件,使學生去分析其是違法還是犯罪,根據自己不同的觀點,展開激烈的辯論,讓學生能夠產生出新的認識,從生活觀念上去獲得正確的答案,促使學生合理的區分行政違法、民事違法和刑事違法,讓學生能夠增強法制觀念,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學會約束自己不良的行為。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能夠保證學生更加輕松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增強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通過教師精心的設計教學方案,將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在生活的觀念下,去學習和理解道德與法治的理論知識,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從而,確保道德與法治教學發揮出了其教學的價值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覺悟和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