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獅子場小學
小學生處于天真活潑的年齡段,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他們好動貪玩是天性,很難自己養成自制力。于是,部分教師過分苛刻學生,強制性改變這種與生俱來的好動,因此小學生在課堂上極為拘謹、害怕,導致學生課上膽戰心驚,對語文教師和語文學習有所抵觸。另外,傳統教學的一直是讓學生背誦抄寫,而且許多同學對語文學習不重視,導致課上懶散嬉戲,說話,影響課堂秩序。課堂缺乏樂趣,十分枯燥乏味,導致小學生上課的時候容易被分散注意力。小學語文課堂本應是最能激起學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地方,但是就目前來看,大多數小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無從談起,更無法感受語文所帶來的樂趣。
許多教師對于語文教學都是按照自己的習慣走的,這種教學方式不科學,很隨意。但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中養成習慣,從而使語文教學標的程序化。另外,在教學中教師在提倡素質教育的同時,仍然是按照“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沒有以學生為目標設置教學細節教師毫無章法地講解,學生毫無目的地讀、記、背。老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學生在下面手不能停,教師希望學生能記得更多,背得更多,并用“提問”代替了學生的自主思考,學生就會長期依賴于教師的引導,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只能事倍功半。
教師在教學中為了學生的成績,讓學生反復練習記住答案,教師會要求以自己講解的知識為標準,方便學生復習考試,導致長期以老師的解答為標準答案就會阻礙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考空間,從而導致小學生思想固化,眼界狹窄,使得學生的審美和情感領域無法得到進一步挖掘,更無法學會自主思考和創造,感受不到無法感觸到詩詞歌賦中描繪的意境和文章中的情感。學生成為了背誦學習的工具,阻礙了小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
有的小學生是留守兒童,只能和爺爺奶奶相伴,缺乏父母的關愛。有的家庭貧困,在學習生活中會受到學生的排擠,有的學生性格內向,和同學交流極少,沒有自己的社交。另外,因為小學生思想脆弱敏感,又受到自身性格原因、家庭原因、社會原因、學校原因等種種原因的影響,導致他們很難全身心地融入教學,這些問題或多或少會出現在語文課堂上,影響語文教學效果。小學生長期受到這些不良影響因素,會阻礙他們的發展和成長。
小學生天真浪漫,教師不應該過分苛刻學生,讓學生喪失玩耍的天性,更不應該讓他們對教師甚至語文學習產生畏懼。小學語文教學更應該側重學生的興趣教育,教學內容符合學生興趣,減少脫離時代和當今社會人文價值不符的文章,剔除艱澀難懂的知識模塊,重新編排教材順序,按照由易至難循序漸進的語文閱讀教學,創新思路,活躍課堂氣氛。在教學中設置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感觸文章中作者闡述的內涵,通過師生間的互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從潛意識里開始喜歡語文,并自覺學習語文知識。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中起到重要作用,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摒棄以“成績的高低論英雄”的看法,發現學生的優點,做到因材施教,同時也要改變“答案只有一個”的思維方式。每個學生對閱讀的理解都是不相同的,我們要接受不同的意見,讓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學生之間互相教授學習,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這樣不僅使得學生能夠更加貼近語文文學之美,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塑造學生正確的三觀。以情動人,以理育人,才能培養“智商”“情商”相得益彰的人才。
多媒體技術具有強大的直觀性,對于語文這個需要想象力的學科來說十分契合,也符合目前小學生的喜歡簡單直觀形象的學習心理,對于語文這個需要想象力和理解的學科,教師的描述性教學很難讓小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畫面,而多媒體的出現就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多媒體可以很直觀地展現書中描寫的畫面,這樣就能給小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我們也可以讓學生編故事或者表演情節,提高學生興趣,增強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比如,我們在學習《孟母教子》的時候就可以用打破常規,你作為孟母如何教育孩子。我們可以先用多媒體營造出合適的場景,然后讓學生飾演其中的角色,學生對每個人物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有的孟母是嚴厲不茍言笑,有的就溫柔耐心,這些和他們實際生活是緊密相關的,他們眼中的孟母也就是他們認識到的或文章或現實或者盼望的類型。實現個性化的閱讀,增強閱讀教學的效果。
語文的知識可能對于小學生來說十分枯燥,傳統的“滿堂灌”可能讓學生失去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把課堂交給學生,如在上完《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第一課時后,我們可以學生帶到操場上,讓他們觀察大自然,回到課堂上再去討論,為什么作者把大自然比作綠色的課本?我們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可以組內談論,派代表發言。學生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他們小組的學習成果,各個小組比拼,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壓力,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還能鞏固教學知識,提高學習成績。這種教學方法既能夠完成教學任務,又能夠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樂趣,這樣的教學方式完成從傳統的“教”到關注學生的“學”的轉化。
教師在課堂設計的時候,更應該考慮學生的情感和審美體驗的提高,教師在聽過學生對余閱讀的體悟之后,要及時肯定學生的見解,并做到“撥亂反正”。然后,對閱讀中涉及的重難點進行總結歸納,在易錯點對學生加以提醒,鼓勵他們多讀書,從而幫助學生體悟文學作品的意境。教師要不斷學習,參與各種培訓,做到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升自身知識儲備,提高教師的語文素質,更應該培養在言談舉止、道德涵養等方面為學生做出好榜樣。培養高素質人才,同時教師也要關心學生,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語文教學問題需要解決,改革也是迫在眉睫。教師應該正確把握語文課程標準,將語文的課本上的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從而讓學生能體會到各種不同的經歷,還要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式,把課堂交給學生,培養他們創造力,讓他們主動思考,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幫助,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個性化觀點。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便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感受到語文的學科魅力。教師要以興趣帶動學生學習,實現全面發展,使小學語文教學真正融入科學素質教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