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苗苗
浙江省永嘉縣碧蓮中學
引言: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展,文化也逐漸向多元化發展。面對文化多元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我們要冷靜對待、抓緊機遇,化挑戰為動力,促進我們更好、更快地發展。現代化的英語教育,要求英語課程中的讀與寫不能只是形式上的開展,而要將其落到實處。多元化讀寫模式對高中學生的英語發展有著重大的促進作用。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逐漸引入多元化讀寫教育模式,培養學生英語讀與寫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
在現代教育模式下,英語教師要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上,轉變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為英語的讀與寫教學提供動力。在高中英語讀寫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寫作前和寫作后、朗讀前和朗讀后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觀察、分析、總結學生遇到的和存在的問題,進而調整教學計劃,促進學生讀與寫能力的發展。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每一次讀寫活動后進行自我分析和總結,如從寫作中積累到了哪些寫作素材?在實際使用時是如何變換形式并將其加入其中的?再如,要怎樣使閱讀和寫作兩者的關系變得更緊密?自己在寫作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準備如何解決?以后遇到同樣的或相似的問題能否得到很好的解決?反思過后,教師可以讓同學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對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討論。最后,教師鼓勵學生主動發言,提出有效的讀寫教學意見,實現教學相長。
例如,在教學Amazing people 這一內容時,首先,教師可讓學生根據課題寫一篇作文;其次,在課堂上進行閱讀;最后,課程結尾讓學生進行自我分析,如從寫作中,積累了哪些寫作方法等,并讓學生進行分析總結,為優化今后的讀寫教學奠定基礎。
首先,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判斷一節課教學效果如何的關鍵之一,就是教師當堂課的教案準備得是否充分。教師在英語課堂知識講授前,要依據學生自身的特點、英語學習的水平、接受能力的高低來進行教案的制作,教案內容要詳細,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重點等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問題、視頻等形式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與思考,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快地進入課堂學習。其次,在課中,教師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通過提問或練習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并增加師生間的交流,課堂結尾要對課堂教學進行總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后學習,讓學生自主提升讀與寫的能力。
例如,The world of our senses 的教案制作,教學重點是名詞性從句的正確運用;教學難點是培養和加強學生漫畫故事有關的讀寫能力;教學課時是四課時;教學方法是板書、學生朗讀文章、師生互動、習題練習等;布置作業是寫一篇與漫畫故事有關的作文。
優化創新教學形式是現代英語教學最需要的,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多元化讀與寫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增加師生間的交流。
想要優化創新教學的形式,需要教師從對學生的自身特點、學習水平、接受新事物程度等角度的分析出發,結合學校選用的教材進行適宜的、多樣的教學形式。舉例來說,一是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學習英語。二是創設情境。教師可以給定內容,讓學生自主進行分組、劇情編排、角色分配、課后排練等,教師要對學生的表演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此來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勇于說英語。三是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外文電影、文章、音樂、圖片等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通過讓學生觀看、朗讀來提高學生的聽和讀的能力,最后可以讓學生根據課堂展示的內容寫一篇作文,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Films and film events 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選擇以播放電影的方式來進行。選擇如《阿甘正傳》《歌舞青春》《美麗人生》等適合學生學習且具有積極意義的電影,讓學生在觀看時注意一些陌生詞語的發音;結束觀看后,教師可以挑選電影對話讓學生進行朗讀;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根據觀看的電影寫一篇作文。
在英語教學中,讀是一種語言輸出,寫是一種文字輸出,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讀與寫的能力差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英語學習的效率。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學校對讀與寫的意義認識不足,大多學校都只重視詞匯、語法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讀與寫的培養,使得學生讀與寫的能力較差。長期如此,對學生未來英語能力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另一方面是多數教師將讀與寫分開來進行講授,沒有為學生提供系統的、具體的讀寫方法和專門的寫作訓練,只是按照教材的要求、方法進行講解,使得學生得不到良好的讀、寫教育,進而無法提升讀、寫的能力。
首先,教師要轉變思想,將學生讀與寫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重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讀與寫的興趣,讓學生可以自主進行課內、課外的學習,練習讀與寫,以此來提升學生讀、寫能力。其次,教師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資源,讓學生能夠積累豐富的知識,讓學生在寫作時有素材。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電影、名人名言、美文美句等內容,久而久之,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糾正英語發音,積累寫作素材,在培養學生讀的能力的同時,使得學生在寫作時更得心應手。
例如,在教學Other countries,other cultures 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一節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主、寫作能力為輔的課程。以“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al sites”為主題,讓學生在通過閱讀提高自身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對外國名勝古跡的了解,并加強學生文化保護的意識。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篇如何保護名勝古跡的作文,讓學生在提高讀的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寫的能力。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英語讀與寫的積極意義越來越顯現。學校要加大對讀與寫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轉變英語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將多元化讀寫模式融入日常的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培養多元化讀、寫能力,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更進一步,為學生走出去提供助力。教師要注重讀與寫的關系,讀與寫是密不可分的,讀是寫的基礎,是作文素材和表達方式的源泉,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改進發音、增加詞匯的積累量和擴大知識面,為寫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