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摘 要】目的:分析并研討重癥顱腦損傷于腸內營養診療中采取精細化護理對傷殘率的相關性影響。方法:選取2019.01~2020.04本科室收治的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實施研究,統計66例,以就診單雙號分組,將其分為常規組(n=33)和干預組(n=33),常規組施以常規化護理,干預組采取精細化護理,對比兩組療效,如傷殘率,血清白蛋白水平等。結果:干預組ALB、淋巴細胞總數量相對于常規組而言具顯著改善優勢P<0.05;干預組傷殘率、并發癥較常規組明顯下降P<0.05。結論:重癥顱腦損傷于腸內營養診療中采取精細化護理可獲滿意效果,能夠進行機體營養及免疫機能的有效改善,降低傷殘率,運用安全性較高,值得借鑒。
【關鍵詞】重癥顱腦損傷;腸內營養;精細化護理;淋巴細胞總數量;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2
顱腦損傷大多因外界暴力所引起,使顱腦組織遭受損傷,嚴重性顱腦損傷患者通常處于代謝紊亂環境下,且常有顱壓升高、行動意識障礙及胃黏膜受損等表現,患者難以進食,增加營養不良風險,影響臨床療效[1]。腸內營養支持為當下臨床診療重癥顱腦損傷吞咽困難的有效方法,經科學營養支持,使其抵抗力不斷加強,降低腸道感染,亦能為機體提供安全的內部環境,減少并發癥發生,從而改善預后,若與護理干預有機結合可進一步保證療效[2]。本科室對2019.01~2020.04接診患者實施研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9.01~2020.04本科室接診的伴重癥顱腦損傷病癥患者開展研究,共納入66例。納入標準:符合臨床對重癥顱腦損傷的相關判別標準;患者同意研究。排除標準:并發惡性腫瘤;言語表達功能受限、免疫缺陷;遵醫行為較差。以就診單雙號分組,將其分為常規組(n=33)和干預組(n=33),常規組男女比例19:14;年齡上限、下限75歲、22歲,均齡(50.47±10.25)歲;干預組男女比例21:12;年齡上限、下限73歲、25歲,均齡(51.57±10.45)歲。兩組組間基線資料比較,如有P>0.05,則具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組依據常規化程序予以干預,即遵照急重癥護理指南執行,干預組施以精細化護理,具體如下:①鼻飼管護理。定時觀察鼻飼管固定狀況,對其管道位置合理調整,且及時更換,保證管腔通暢;鼻飼前后需采取溫熱水進行飼管的沖洗,告知患者注入半小時后保持靜息狀態,不得翻身。②感染護理。堅持手衛生指導及無菌操作制度,避免交叉感染,加劇病況;間隔6h采取漱口水實施口腔護理,保證口腔衛生干凈,同時清潔舌苔,以防口腔干燥造成炎性腹瀉。③心理護理。受限于疾病影響,身體有諸多不適感,易于形成焦慮、煩躁等心緒,不利于治療和預后。為此,護理人員需向患者及家屬闡明顱腦損傷發病特點,告知腸內營養支持的必要性,與患者主動溝通,舒緩不良心理,重建診療信心,進而提高配合度。④胃余量護理。實際護理中需間隔4h進行一次胃余量的測定,如若余量>100ml。提示可能有胃潴留表現,需借助延緩食物注入時間加以控制。此外,測定腸胃蠕動狀況,觀察其消化功能,針對腸胃功能紊亂者,需予以促消化藥物干預。⑤飲食護理。對腸內營養支持患者來說,確保營養充足,護理人員需于早期腸內營養時需采取十二指腸置管,嚴格限制患者進食量,漸進式增強流食進食量。為防止營養液溫度過低亦或是過熱,需借助加熱器進行營養液溫度的提升。
1.3 觀察指標
①血清白蛋白水平(ALB)及淋巴細胞總數量。
②傷殘率及并發癥。并發癥包括泌尿系感染、繼發感染等[3]。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版本是SPSS21.0的統計軟件對研究數據行可行性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采取百分比(%)說明,檢驗用χ2,計量資料以()說明,用t驗證,組間對比有無統計學意義可參照P<0.05。
2 結果
2.1 ALB及淋巴細胞總數量
結果表明,干預組ALB及淋巴細胞總數量相比于常規組具顯著提升優勢P<0.05,對比成立,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2.2 傷殘率及并發癥
干預組傷殘率、并發癥相比于常規組具顯著下降優勢P<0.05,滿足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重癥顱腦損傷屬臨床多發性疾病,患者病情一般較重,遷移速度較快,患者多有多器官損傷及功能紊亂等表現,需及時為其補充營養,降低繼發性感染,加重疾病損傷,對患者生命及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4]。另外,研究表示,重癥顱腦損傷存有多系統感染情況,增加炎癥反應,導致功能紊亂,如若于腸內營養支持護理中采取護理干預可進行患者預后的積極改善,促進疾病轉歸。本次研究中,干預組ALB及淋巴細胞總數量較常規組明顯升高P<0.05;與常規組比,干預組傷殘率、并發癥顯著下降P<0.05,提升精細化護理效果可觀,可進行機體營養能量的充足供應,糾正內環境,加速機體康復。分析原因:精細化護理屬現代化醫學進步的直接性體現,能夠基于患者實際狀況出發,為其規劃、制定全方位、優質化護理服務。于腸內營養支持護理中對患者實施護理指導,使其意識腸內營養實施的必要性,同時疏導因疾病等因素所引起的不良情緒,提高后期診療配合度。鼻飼進食中,強化鼻飼管道清潔、口腔護理及胃余量管控,避免胃潴留、管道感染等并發癥發生。同時嚴密測定體溫、心率等生理指征,防治腹脹發生[5]。
綜上,重癥顱腦損傷于腸內營養診療中采取精細化護理可獲滿意效果,能夠進行機體營養及免疫機能的有效改善,降低傷殘率,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馬驁.分級監控管理聯合精細化護理在重癥顱腦損傷術后的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20,26(6):762-765.
李雪.精細化護理在重癥顱腦損傷者進行腸內營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3):247-248.
季娟.重癥顱腦損傷在腸內營養中應用精細化護理的滿意度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34):180,191.
成喜紅.精細化護理在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腸內營養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飲食保健,2019,6(5):170-171.
劉娟紅.精細化護理在重癥顱腦損傷者進行腸內營養治療中的應用[J].黑龍江中醫藥,2019,48(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