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然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佛山 528000)
《道德經》曰:“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為之“道”。
神仙,是道教基本信仰“道”的形象化體現,得道成仙是道士修行的目標和最后歸宿。但是道教修行必須借助有形之物來體悟無形之“道”,因此形成了道教神仙造像。
道教的神可以是由“道”衍化而來的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也可以是地方百姓創造的任何神仙以及崇拜的名人,如媽祖、關帝等。其中,既有從“道”衍生出來的“虛擬人物”,也有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的英雄人物。
道教的神與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交織在一起,可以說是千百年來中國古代人們精神世界的一種象征。道教美術中的“神仙畫”,是經歷千百年來畫家們的至誠創作,成為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的一個重要門類。
元朝存在的時間并不長,政權不到一百年,卻因中外關系緊密、種族繁多、語言復雜而聞名,被一些史學家稱為包擁歐亞的世界帝國,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絕無僅有。在元朝統治者的扶持下,道教興盛,而眾多民族之間的交流共融為傳揚和學習道教的精神理念提供了契機。
在古代,百姓必須嚴格遵守服飾禮制,通過永樂宮壁畫《朝元仙仗圖》中描繪的人物神態、衣著、互動,可窺探當時的人們對心中所敬仰的神仙的遐想。對于畫中的服飾到底是真實存在的還是完全虛構,能否從現有的服飾出土文物中找尋出任何蛛絲馬跡,能否以此窺探古人理解未知世界的方式,這些都需要進行探討。
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人為鑒,可明得失。以史為鑒,可知興替。所以,復原永樂宮壁畫《朝元仙仗圖》神仙類漢服的意義在于通過復原神仙類漢服,能夠真正見到古人描繪神仙的繪畫作品中的服飾的實際模樣,也可借此推斷千百年前人們的生活狀態,剖析當時中國的文化特色、精神思想、意識形態等[1]。此類研究對于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和發展,將會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引述永樂宮壁畫中的《朝元仙仗圖》的目的是從畫中服飾窺探當時人類對道教所指的神仙境界的遐想及其對當代新中式設計的啟示。
目前,國內研究服飾文物復原的學者不在少數,一般可以根據文物所在的博物館提供文物詳細數據,再結合當時的歷史資料推出復原結論,因此,實現難度不高。但根據書畫進行服飾復原,可供參考的實際數據寥寥無幾,復原此次神仙類漢服的難度可見一斑。
對于國外的此類研究,由于不少外國博物館都藏有相關作品真跡,比如現藏于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館中永樂宮壁畫的姊妹篇《神仙赴會圖》。但是,外國研究者普遍缺乏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系統認知,若僅從文物表象理解,容易以偏概全,難以準確地進行服飾復原[2]。
近年來,漢服版型的研究出現了兩個明顯的方向,一個是嚴格按照出土文物、歷代人物畫、壁畫、人物陶瓷器等歷史中的痕跡,有證可依的文物為基準的復原型漢服版型研究方向[3];另一個是在根據現代審美和人體工學需求,現有漢服體系版型的基礎上,迎合漢服銷售市場的喜好設計的現代漢服版型研究方向[4]。
漢服的基本特征是交領右衽,續衽鉤邊。由于古代生產技術有限,在大多數情況下,漢服的布料幅寬有中縫、接袖等固定結構。常見的漢服領型有直領(大襟又稱交領、對襟)、圓領、方領、立領、曲領等(圖1)。
漢服傳統袖型可大致劃分為6類:窄袖(又名箭袖)、直袖、琵琶袖、垂胡袖、廣袖等。
從畫中的穿衣戴飾可見,神仙服裝亮麗飄逸,造型精致奢華而不實用,并不適用于日常生活或工作的勞動,仿佛表達道教追隨者對“得道成仙,超脫生死”的欲望與追求,信奉道生萬物,氣化宇宙,天人合一,希望活在公道、和平的世界,沒有災禍、戰爭,遠離對死亡的恐懼(圖2—4)。
從永樂宮壁畫《朝元仙仗圖》局部一中可以看出,該神仙衣著華麗,除了衣服結構層次復雜外還有外層半袖邊緣還有飛揚的三角形結構作為裝飾,可以想像這種服裝結構在穿著走動時飄逸仙氣的感覺。
從永樂宮壁畫《朝元仙仗圖》局部二中可以看出,中間的神仙穿著服飾層次豐富,袖型夸張,佩戴穿搭蔽膝和綬帶,形制嚴謹[5]。值得注意的是該神仙裙子的裙擺處拼接了褶邊裙擺,與現代服飾中常見的荷葉邊裝飾相似,可以想像此種服裝結構使得行走時裙擺飛揚,趣味橫生。
從永樂宮壁畫《朝元仙仗圖》局部三中可以看出,神仙們的漢服不僅寬袍大袖,而且袖子有統一的飄擺方向,可見神仙類漢服在選料上不僅要有較好的垂墜感,還要有輕薄飄逸的面料品類,以此來體現仙氣飄飄的感覺。
神仙身著的衣服色澤普遍較為鮮艷,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令人感覺輕快柔美、漂亮精致;衣袖衣擺偏大且版形夸張,舒坦不勒身的特點又能展現走路時的形態流動美;衣身衣緣配以華麗、細膩、繁縟的細節襯飾,有一種奢華的視覺效果[6]。
畫中神仙的穿著和形態各有不同,有些衣飾隆重的神仙在高處坐著,有些神仙看似自顧自樂,目中無人,有些神仙在旁提卷舉案,猶如將古代宮廷里有主有仆、階級分明的情況印象化。由此可見,當時人們對神仙的想法十分抽象,單憑實況作畫,使得百姓所想的仙界也如此一般。
由于沒有見過所謂的神仙,也無從考究道教所指的世界本源,人們只能從已知的事實中,加以合理想象,并參考當時實際情況,畫出神仙畫中的衣服工藝、華貴的裝飾。借此推論可知,當時已經可以處理類似復雜的做工、浮夸的造型和裝飾。
在了解永樂宮壁畫《朝元仙仗圖》并合理分析神仙漢服特殊裝飾結構之后,可以提取相應的設計元素。在結合提取元素做新中式服裝設計時,應該注意幾點。
首先,由于畫畫側重外觀視覺,可能忽略制作的可行性及穿衣便利,在做神仙服飾類的設計時,應該顧及衣服結構,如大衣擺、異形袖擺、拖地裙擺、荷葉邊等設計,應在保持美觀和特式下利用剪裁展示造型,避免多余用量,讓衣服輕盈有垂感。
其次,要想加入文化元素和特式,應全面考慮和了解相關的背景資料,如道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認為萬物有靈,自然無為,在設計時應予以尊重,不可侵犯。
永樂宮壁畫《朝元仙仗圖》聞名遐邇,是中國古代壁畫的奇珍,朝元圖只是永樂宮壁畫的一部分,還有很多細節值得探索考究。更加全面詳細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古時人類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從自古至今的文化發展中借鑒反省、深思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