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紅霞
(延安大學,陜西 延安716000)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逐漸加劇,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重大挑戰。二氧化碳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因素,而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每年碳排放量約為全球碳排放總量的四分之一,碳排放影響顯著。因此,實現建筑業的節能減排至關重要。在建筑業中,企業間聯系緊密,且均受政府低碳政策影響,要實現建筑業的節能減排,就需要從供應鏈的角度出發促進各節點企業減少碳排放,達到協同減排的目的。目前,國內外研究學者在供應鏈低碳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應鏈碳排放的核算與評價、供應鏈碳排放的影響因素、低碳政策對供應鏈最優定價決策影響等方面,關于利益分配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即使少數學者通過建立收益共享契約模型研究二級供應鏈的收益分配問題,也鮮有研究將視角集中到建筑業中來。此外,雖然政府通過實施一系列的低碳政策來促進節能減排,但這些政策往往不能為建筑業相關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從而不會使它們積極采取措施減少碳排放。基于此,本文探究建筑供應鏈的利益分配問題,分析碳排放對其利益分配的影響,從而促進建筑供應鏈的各利益相關者積極參與節能減排。
隨著博弈論的發展,大量學者從博弈的視角探究供應鏈的利益分配。其中,Stackelberg,納什均衡,Shapley值三種方法得到廣泛應用??紤]到利益分配的公平性與可靠性,本文采用Shapley 值法探究建筑供應鏈的利益分配。同時,考慮到建筑業的實際情況,本文將資源投入度,風險共擔度與碳排投入度作為影響因素對初始利益分配模型進行修正,建立改進的Shapley 利益分配模型。通過協調利益分配,使建筑供應鏈各節點企業間利益分配實現帕累托最優。
Shapley 值法最早由Shapley L.S.提出,它用于解決N 人合作對策問題。當N 個人從事某項經濟活動時,形成若干子集,并從中獲得收益,全部參與人的合作將帶來最大的收益。設集合,N={1,2,3…,n},N中任意子集S對應一個實值函數v(S),它指子集S在博弈v中取得的利益。(N,ν)為n人的合作對策指參與者i通過Shapley模型所得到的利益分配,其計算方法如下:

傳統的Shapley 值法考慮了參與者的邊際貢獻,但是忽視了邊際貢獻以外對利益分配有影響的其他因素。因此,結合建筑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需要對其初始利益分配進行修正。在建筑供應鏈中,資源的投入度是利益分配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有時企業會減少投入從而來降低成本,為了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需要鼓勵企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越多,企業應當獲得的收益越多;在供應鏈的運營過程中,風險幾乎貫穿了整個項目的全過程,不同企業承擔著不同程度的風險。供應鏈利益相關者承擔的風險越大,理應獲得的收益越多;在項目的全生命周期中,產品的生產、運輸、回收各階段均會產生碳排放。隨著碳稅政策的實施,越高的碳排放量意味著越高的碳稅成本。從供應鏈整體的角度而言,各利益相關者的碳排放量越大,則碳稅成本越高,從而減少了其利益分配。因此,在建筑供應鏈利益分配的過程中,必須在綜合考慮上述因素的基礎上,對初始Shapley值進行修正。
本文將資源投入度、風險共擔度、碳排投入度作為影響因素對初始Shapley 值進行修正,建立利益分配修正因素集J={1,2,3…,m},第i個供應鏈企業對于第j 個修正因素的測度值是aij(i=1,2,…,n;j=1,2,…,m),其分析表如表1。

表1 修正因素表
則修正矩陣為:A=(aij)n×m為:

由于修正因素有不同的量綱與維度,本文對矩陣A 進行了標準化處理得到矩陣B=(bij)n×m。接著確定每一個修正因素對利益分配的影響權重,之后可計算出各因素對利益分配影響的綜合影響系數,計算公式為:

D1、D2、D3分別代表各因素對供應商、制造商與承包商在利益分配中的綜合影響程度,則修正后的Shapley值為:

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和影響因素的權重。層次分析法的計算步驟可分為四個方面,首先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其次構造對比矩陣,然后計算權向量并做一致性檢驗,最后計算組合權向量并做組合一致性檢驗,最后得出個影響因素的權重。
本文以陜西省延安市某建設項目為例,探究其商品混凝土供應鏈中的利益分配。供應商、制造商與承包商不合作時,三者的收益分別為400 萬,500萬與1200 萬;供應商與制造商合作時,二者的收益為1000 萬;供應商與承包商合作時,二者的收益為1800 萬;制造商與承包商合作時,二者的收益為2000 萬;當三方同時進行合作時,它們的收益最大為2400萬。采用Shapley值法計算三者的初始利益分配,可得:

表2 供應商Shapley值表(單位:萬元)
同理可得制造商與承包商的Shapley 值分別為600萬和1350萬。經過AHP計算,可能利益分配影響因素的權重分別為0.45,0.30與0.25;對各利益相關者的綜合影響系數分別為0.23,0.30 與0.47。從而可得修正后各方的利益分配值分別為202萬,520萬和1678萬。對比分析該供應鏈利益分配,可得表3如下:

表3 利益分配表(單位:萬元)
從表3可以看出,在商品混凝土供應鏈中,承包商所得的利益最大。當采用Shapley 模型進行初始利益分配時,三者合作可以使供應鏈整體的收益最大,每個參與者所分到的利益較之前均有所提升。具體而言,供應商收益增加了50 萬元,制造商收益增加了100萬元,承包商收益增加了150萬元,基于此,供應鏈企業也更愿意積極參與合作,從而獲得更大的收益。
當考慮到資源投入度、風險共擔度與碳排投入度時,對比沒有修正前的Shapley 值,供應商與制造商所獲得的收益減少,而承包商所獲得的收益增加。造成這一結果的可能原因為承包商在供應鏈中處于核心地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且在項目建造實施的過程中承擔的風險也更大,因此,承包商應當獲得更多的利益。
從另一角度而言,碳排投入度的影響權重為0.25,說明碳排放因素對建筑供應鏈利益分配存在影響,雖然可能沒有資源投入和風險共擔這兩個因素的影響顯著,但也不容忽視。在商品啊混凝土供應鏈中,供應商與制造商在原材料的生產與運輸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特別是水泥當政府實施碳稅時,則這些企業應當承擔更多的碳稅成本,從而減少了它們的利益分配。
本文探究了建筑供應鏈的利益分配問題,考慮了資源投入度、風險共擔度與碳排投入度對利益分配的影響。利用改進的Shapley 模型對初始利益分配進行了修正,使各方利益分配更為公平合理,促進了建筑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本文指出碳排放對利益分配會產生影響,因此,建筑供應鏈企業應當采取實施低碳技術、進行低碳信息共享等措施減少碳排放;政府也可通過設置合理的碳稅稅率,以及對采取低碳措施的企業進行補貼等方法,促進建筑供應鏈企業節能減排,實現建筑業的低碳協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