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蓋冬 劉穎 郝亞杰



[摘要] 目的 分析某三甲醫院呼吸內科患者住院超過30 d的原因,探索降低平均住院日方法,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方法 采集某三甲醫院呼吸內科2015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超過30 d患者信息,通過統計學方法分析患者住院時間長原因及構成比,找到影響平均住院日的因素。結果 呼吸內科住院超過30 d患者中年齡在60歲以上、原發疾病復雜、醫保付費的患者占比最高。結論 疾病因素、患者一般狀況、付費方式等獨立因素對患者住院時間影響較為明顯,可通過落實分級診療、加強臨床路徑管理、提升專業技術水平等方式縮短平均住院日。
[關鍵詞] 住院時間;平均住院日;呼吸內科;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1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7(b)-0057-03
Analysis of Root Causes of Long Hospitalization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Patients Based on Independent Factors
LI Jia, GAO Dong, LIU Ying, HAO Ya-jie
Chifeng City Hospital, Chifeng,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02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asons why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of a tertiary hospital were hospitalized for more than 30 days, explore ways to reduce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and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Methods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for more than 30 days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8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of a tertiary hospital,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long hospital stay and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the patients through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fi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Results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who were hospitalized for more than 30 days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patients over 60 years of age with complicated primary diseases and paid for medical insurance. Conclusion Independent factors such as disease factors, general conditions of patients, and payment method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can be shortened by implementing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rengthening clinical path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professional skills.
[Key words] Length of stay; Average length of stay; Respiratory medicine; Influencing factors
作為現代公立醫院管理指標之一,平均住院日反映著醫療效率管理和醫院綜合服務水平[1]。基于國內眾多醫院“看病難”“一床難求”現狀,科學合理的床位資源調配是各家醫院亟需落實的工作。超長住院時間是影響平均住院日的重要指標,而平均住院日數據是醫院能否提升醫療工作效率的主要考核指標,在管理患者住院費用、改進工作效率、增加經濟效益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有研究提示,隨著住院時間的延長,醫療資源的邊際效用越來越低[2]。為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提高醫療工作效率[3],提升患者就醫滿意度,保障醫療安全,采集某三甲醫院呼吸內科2015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超過30 d的308例患者信息,通過有效方法加強住院超過30 d患者的管理,分析影響住院日的有效因素,提出針對性整改策略,實現降低平均住院日的目標,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集某三甲醫院呼吸內科住院超過30 d的308例患者信息,包括性別、年齡、身份信息、醫療付款方式、出院診斷、住院費用等。
1.2? 統計方法
計算數據構成比,采用Excel、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數據整理與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記錄。
2? 結果
2.1? 總體情況
呼吸內科出院患者總計4 288例,其中住院時間超過30 d患者308例,構成比7.2%,其中男性162例,女性146例,住院時間最長為70 d,平均住院時間為(36.78±8.08)d。
2.2? 影響住院時間單因素
2.2.1 年齡因素? 分析住院超過30 d患者年齡構成情況,≥60歲組患者比重最高,占79.87%,其次為50~59歲組,占12.99%,見表1。
2.2.2 患者疾病因素? 分析住院超過30 d患者所患疾病構成情況,其中肺部感染患者占比最高,占41.56%,其次為慢性阻塞性肺患者,占13.64%,見表2;分析疾病自身因素所致住院時間長原因,其中疾病復雜、合并癥多因素占比最高,占70.78%,其次為病情危重因素,占12.99%,見表3。
2.2.3 醫療付款方式? 分析住院超過30 d患者醫療付款方式構成情況,其中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付費比重最高,占46.75%,其次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付費,占37.01%,再次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占11.04%,見表4;上述數據說明,住院超過30 d患者以各類醫保患者為主。
2.2.4 其他影響因素? 綜合分析,除外上述影響住院時間的主要因素,患者轉科診治、患方不愿出院、治療前預約檢查時間過長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影響住院時長。為降低這些因素影響程度,需要從管理、診療等多維度進行干預。
3? 討論
3.1? 原因分析
該文詳細采集患者信息,探討超長住院的原因,針對有效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而提出整改策略。
3.1.1 年齡因素分析? 該文中住院超過30 d患者年齡分布比較分明,≥60歲組人數占研究人數的大部分,高齡患者一般狀況較差,抵抗力明顯較年輕群體下降,除原發疾病外,通常合并其他疾病,病情復雜,康復期長,住院時間較長。
3.1.2 疾病因素分析? 結合國內外研究[4-5],疾病因素是影響住院時間最重要的因素,呼吸內科住院超過30 d患者中肺部感染占比最高,近半數患者以肺部感染住院,不同病原體來源的感染導致病程長短有差異,且多數患者高齡、肺部感染因素同時存在,明顯影響其恢復及預后。呼吸內科超長住院患者中比例占據第2位的疾病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呼吸系統常見病、多發病,急性加重患者在冬季明顯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最常見的誘因是感染,抗感染治療時間及療效影響住院時長。除呼吸系統基礎疾病外,患者通常合并其他系統疾病,病情復雜,多系統疾病患者在院期間可能會轉科治療,導致住院日延長。
3.1.3 醫療付款方式因素? 根據該文研究結果,住院超過30 d患者大多數為醫保患者。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收入增加,對健康的管理需要也明顯增高,且醫保政策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群眾主觀上愿意積極住院治療疾病。醫保報銷后花費少,個別存在的醫療服務過度誘導等因素會不同程度影響住院時長。
3.2? 對策實施
該文運用科學評價方法針對呼吸內科住院超過30 d患者數量較多情況進行了分析,提出以下對應策略,以實現縮短平均住院日,優化配置醫療資源,提升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的目標。
提升醫療救治水平,加強患者雙向轉診。注重醫務人員業務培訓,加強“三基三嚴”考核,從專業技術角度提升醫療質量,落實患者安全;鼓勵科室開展新技術、新業務,探索加速患者康復、改善預后的方法,通過科學診療服務縮短平均住院日;加強患者向上向下轉診管理工作,建議慢性病患者、病情平穩恢復期長患者適時轉至下級醫療機構進行后續康復,而病情疑難復雜、該院治療無法改善預后的患者則建議在保障生命體征平穩的情況下轉入上級醫院進一步診治[6]。通過雙向轉診來緩解長期住院患者床位使用壓力,有效分流超長住院患者。
推行臨床路徑規范化診療管理工作,加強重點病種管理。實施臨床路徑,落實合理檢查、合理治療,有效降低住院費用、縮短住院天數[7]。針對呼吸內科重點病種實施分類管理,專病專治,規劃常見病、多發病分區診療,提高醫療資源利用率和整合度,加強關鍵環節質量控制,分析醫療質控指標,持續改進醫療質量。
重視醫患溝通,健全醫療風險預警機制。加強醫患溝通,針對可能出現糾紛的細節重點關注,及時開展有效溝通,降低醫療糾紛發生風險。醫務人員全員參與醫療風險預警環節,對于符合出院條件卻不愿出院的患者,耐心講解住院治療的目的及出入院標準,從患者安全角度介紹長期住院可能出現的弊端如院內二重感染、靜養條件欠缺等,做好后續治療康復指導,建立和諧溝通環境。
平均住院日是醫院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8],反映著醫院管理水平、醫療護理水平、工作效率、服務水平、患者訴求等多方面評價內容。我國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中對平均住院日指標有明確要求,多家醫療機構亦將平均住院日指標納入績效考評,各科室采取多種措施加快出入院周轉,降低患者住院天數,緩解入院壓力,為更多的急危重癥患者提供及時且優質的醫療服務,優化配置醫療資源。
[參考文獻]
[1]? 符美玲,陳登菊,呂富榮,等.三級綜合醫院患者長期住院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院,2016,20(2):29-31.
[2]? AuJ,Horwood C,Hakendorf P,et al.Similar outcomes for general medicine patients discharged on any day of the week[J].Internal medicine journal,2019,49(3):380-384.
[3]? 蘇智軍,林家榮,王友羲,等.新醫改形勢下平均住院日管理的實踐與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18,38(10):72-73.
[4]? Khosravizadeh O,Vatankhah S, Bastani P,et al.Factors affecting length of stay in teaching hospitals of a middle-income country.Electron Physician,2016,8(10):3042-3047.
[5]? 李曉翠,杜偉南,苗麗瓊,等.某三甲綜合醫院2013年-2017年住院呼吸系統疾病統計[J].中國病案,2019,20(1):64-66,77.
[6]? 謝麗娜.運用SWOT分析法探討分級診療背景下三級醫院的發展策略[J].現代醫院管理,2019,17(1):49-51.
[7]? Dena Schulman-Green. Finding the Path: Incorporating Patient Preferences into an Interactive Clinical Pathway Platform (S867)[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19,57(2):517.
[8]? 劉明,顧琳.某三甲醫院超長住院日病例統計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8,35(3):443-444,448.
(收稿日期:2020-04-11)
[基金項目] 院內科技計劃項目(2017-KY007)。
[作者簡介] 李佳(1988-),女,蒙古族,碩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呼吸內科方向、醫療質量管理。
[通信作者] 郝亞杰(1971-),男,本科,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心臟外科、醫療管理,E-mail:6178568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