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從思想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式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边@是馬克思關于意識形態最經典論述。意識形態的極端重要性不言而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一元指導地位不斷加強,全黨全社會在思想上更加團結鞏固。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意識形態不僅需要頂層的設計與統籌,更需要基層黨員干部將黨的理論方針政策落到實處,做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工作,切實維護黨在基層意識形態工作中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關鍵詞:基層 意識形態工作 意義
一、基層意識形態工作的定位
意識形態是一個國家根本性質的重要體現,是其對應社會的基本價值觀念的重要體現,更是一個執政黨必須要牢牢掌握的國家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鶎狱h組織在黨的意識形態工作中發揮著戰斗堡壘的作用,占據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基層黨員干部始終處于直接面對群眾、直接服務群眾的最前沿。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蓖怀隽嘶鶎狱h組織的政治功能,強調了基層黨組織在宣傳黨的主張、領導基層治理等方面的基礎性作用,強調了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在基層意識形態工作中的領導主體地位。
二、新時代開展基層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一)基層形勢任務教育普及亟待加強
當前的形勢任務教育的普及范圍有限,且貫穿全年的常規性仍有不足。針對社區、鄉鎮、普通群眾等的形勢任務教育并沒有大范圍開展,基層意識形態工作中理論闡釋方面仍有欠缺,在遇到一些模糊認識、是非問題時,缺乏獨立思考與基本立場從而易被他人煽動利用。所以,形勢任務教育普及程度亟需進一步提升。我們必須要充分發揮基層意識形態工作的正面引導作用,擴大形勢任務教育覆蓋面,幫助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站穩立場。
(二)基層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亟待加強
長期以來,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環境下,意識形態工作存在上嚴下寬的現象,很多基層單位存在重經濟工作、輕意識形態工作的現象。意識形態工作“用功久”“見效慢”,基層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相比經濟建設也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我們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基層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基層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亟待突破的困境。
由于意識形態工作專業性較強,通常需要從業干部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和理論學習才能夠熟能生巧逐漸勝任。但基層意識形態工作者普遍缺乏系統性培訓,而且從事意識形態工作的干部職工往往都是“半路出家”,雖然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但在專業素養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一些黨員干部在工作方式上簡單直接、缺乏創新、缺少主動作為,使意識形態工作在開展中較難達到預期目標。以鄉鎮意識形態工作干部為例,其工作直接面對村干部、村民,需要處理各類矛盾糾紛,這也要求基層干部在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同時既要了解農業,又要懂得村民,這也給他們在工作中如何掌握與廣大農民群眾溝通交流的技巧,如何做好農民群眾的思想工作等方面帶來了不小的挑戰。此外,一些基層工作部門條件較艱苦待遇較低,在人員制度上均得不到有效保障從而導致了人才的外流。
(三)基層意識形態陣地建設亟待加強
1.網絡輿論陣地建設與管理亟待加強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網民人數持續攀升已連續多年成為新媒體第一應用大國,人們通過互聯網與新媒體其豐富知識、增長見識、休閑娛樂,各種文化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流交融,這也使互聯網構成了一個最龐大、最喧囂的輿論場。近年來,一些倡導消費主義、拜金主義的“網紅文化”逐漸興起,自媒體發展亂象屢見不鮮,錯誤思潮、社會陰暗面通過互聯網傳播發酵。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當前互聯網是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陣地、主戰場,它具有傳播速度快、發言門檻低、受眾面廣等一系列特點,也正是在這些特點的凸顯下,也使得互聯網陣地管理的實效性與針對性亟待加強。
2.基層文化陣地建設與管理亟待加強
文化陣地具有形態鮮活、形式具體等特點,是基層意識形態工作的有效載體。較城市而言,基層文化陣地引導功能的欠缺問題主要集中在鄉鎮、村屯文化陣地建設等方面。農家書屋、文化大院的興起也豐富了農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基層文化服務水平,基層文化陣地也真正成為了理論宣傳、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但是,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仍然是不能忽視的問題,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存在部分專用場地與設施不達標的現象,農家書屋書籍總量大但類型不全且存在圖書流失等問題,村民參與熱情不高。農村宗教活動、封建迷信活動對意識形態陣地的爭奪也值得警惕。此外,由于基層文化陣地缺乏專職管理人員,陣地建設受到經費、管理機制、認識不足等方面原因的限制,使得基層文化陣地的宣傳、教育、引導等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四)對各類社會組織的服務與管理亟待加強
社會組織是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與紐帶,參與社會生活并在社會治理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但是,部分行業協會和商會存在亂收費、亂攤派的現象。非法社會組織利用網絡、各類媒體在宣傳造勢,公共場所等發布欺騙性廣告,借機斂財,侵害合法社會組織的權益,降低了社會組織的公信力,嚴重危害了社會秩序的穩定和諧,存在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風險隱患。少數運行不規范、長期不開展活動的“僵尸型”社會組織,內部管理松懈,凝聚力不強成為“空殼”。社會組織數量的不斷攀升、社會組織管理人才的相對匱乏等對社會組織的管理與服務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對專業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力度和對社會組織的管理力度都亟待進一步加強,相關體制機制如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社會組織退出機制等仍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
三、新時代加強基層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加強基層意識形態工作是提高黨在基層凝聚力與戰斗力的重要抓手
是否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能否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團結的最關鍵因素,黨的全面領導既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先決條件,同時也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思想保證。我們應當一以貫之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引,尤其是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當前,我國正處于國內國際環境是百年所未有變局之中,我國的意識形態領域面臨著來自全球化、市場化、文化多元化、網絡化等多方面的巨大風險與挑戰。以基層意識形態工作為抓手,能夠不斷深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基層的自信與公信,不斷提升主流意識形態在基層的認同度,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感,避免意識形態工作“層級遞減”的現象。為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供縱覽全局、協調各方的政治保障,為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供堅實思想基礎,為經濟建設凝聚廣大干群的干事創業精神動力,促進思想認識上的團結統一。
(二)加強基層意識形態工作是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思想保障
恩格斯在其晚年信件中曾強調,“在這些現實關系中,經濟關系不管受到其他關系——政治的和意識形態的——多大影響,歸根到底還是具有決定意義的,它構成一條貫穿始終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紅線。”這表明了經濟的決定性作用,要主動調整上層建筑來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要求,為進一步促進經濟更健康、更符合規律的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思想保障。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這也強調了在我們越是在大力抓經濟的時代,越應當凸顯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轉型升級等方面的錯誤言論與質疑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主流意識形態,消解廣大人民群眾干事創業的信心,對經濟發展造成不穩定因素。在這一問題上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嚴防意識形態領域風險隱患。加強基層意識形態工作,提高主流意識形態、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力與認同度可以保障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保障經濟穩健發展。
(三)加強基層意識形態工作是引領文化發展方向的有效舉措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強調了意識形態對文化的決定性作用,也反映了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問題。我們必須認識到,任何一種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意識形態屬性。優秀的文化是構建意識形態的重要資源,也是讓意識形態發展具有生機與活力的基本要素,文化作為意識形態的載體,無時無刻不在彰顯意識形態的內涵。優秀的文化產品、健康的文化產業、端正的價值理念它能夠鼓舞人心、振奮精神。意識形態深刻影響文化產業政策的制定、文化資源的配置、文化市場結構的調整、文化內容的創新等方面。通過不斷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來引領文化發展,可以在思想層面端正價值理念、凝聚價值共識、增強獲得感,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追求。
基金項目:1.2019-2020年度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系統招標課題(課題編號:HSY201935)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顧少夢(1987-),女,中共大慶市委黨校,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意識形態建設研究。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朱繼東:新時代黨的意識形態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