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文靜
摘要:美育是一種可以提高人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人的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隨著易班平臺在全國高校的推廣和應用,為我們對當代大學生開展美育教育提供了新的平臺。文章以易班平臺建設為例,初步探索其在大學生美育教育中的價值意義。
關鍵詞:易班 美育教育 實踐
引言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現如今的大學校園里,培養學生依然以德育、智育為主,美育、體育、勞育處于從屬地位甚至被忽視。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美育教育,美育教育對于大學生人格的塑造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易班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近幾年在全國高校推廣應用,要利用好易班、建設好易班,使易班能在當代大學生美育教育中發揮一定的作用。
1.當代大學生美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當代大學生特點
1.1.1獨立自主,但責任感差。當代大學生多為九五后、零零后,成長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新時代,經濟條件較好,父母親關愛多、關注多。在個人穿著、言行舉止、興趣愛好上往往追求個性,喜歡特立獨行、標新立異,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不喜歡受別人控制。但部分學生個性過強,以自我為中心,忽略了群體性,造成集體主義思想淡化,團隊意識淡薄,有比較多的利己思想和行為,缺乏社會責任感。
1.1.2學習能力強,但實踐能力弱。在信息發達的現代社會里,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獲得知識,家長從小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大學生們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這些能力方面的優勢,有利于新知識的學習。但學生們多為獨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心頭肉,溫室幼苗比較多,很少參加實踐活動,缺乏實踐經驗,動手操作能力差,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
1.1.3內心情感豐富,但心里承受能力差。隨著九五后、零零后自主意識的增強,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感知世界,親情、友情、愛情、師生情等各種感情,都使得他們的內心變得越來越豐富。但同時他們被身邊人過分關注,沒有經過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社會適應性教育,往往心理素質較差,缺乏進取精神和承受能力,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
1.1.4消費能力強,但經濟獨立意識差。當代大學生基本上過著衣食無憂、有求必應的生活。在校園里,有些同學虛榮心強,互相攀比,伙食費、服裝費、通訊費沒有節制,在物質生活方面消費能力比較強。但同時自己又僅僅是消費者,面對高額的費用,自己沒有勞動所得,只能向父母家人伸手要,經濟獨立性差。
1.2當代大學美育教育及其存在的問題
美育教育能夠凈化人類自身,對于人格的塑造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九五后、零零后大學生是朝氣蓬勃的一代,他們將承擔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重任。
在學校,美育教育一般包括美感教育、美學知識教育和學科美育三個方面。美感教育多是一些比較直觀的美的實踐活動,比如音樂、舞蹈、交響樂、詩朗誦等。美學知識教育主要是通過課程講述一些美學知識原理,而學科美育是要把美育教育的思想貫穿于其他德育、智育、體育、勞育等各類具體課程當中。
根據前期的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我們發現我國高校對美育教育的整體重視程度還有待加強,美育相關課程的學科建設和教學質量還有待加強,學生的美育素質也有待加強。有些高校沒有美育類的通識教育課程;部分高校把《大學美育》等課程作為必修課或者選修課;學校里會有一些“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但上級要求的多,自己組織的少,演出水平參差不齊,學生接受程度不高。學科美育的部分幾乎是空白,大多專業課老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課程與美育教育有關。
學生們普遍對學校的美育教育不買賬,大多數活動是被動參加,興趣不大,覺得對自己的影響和教育作用是極為有限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多年來高校大多數關注的是學生的學業、思想,忽視美育教育;組織美育相關活動,在形式和內容上也跟不上時代步伐,沒有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去呈現,沒有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筆者認為大學美育教育中美感教育、美學知識教育是基礎,學科美育教育是升華,要分步進行,不能一蹴而就。
1.3黨和國家對易班建設和美育教育越來越重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教黨〔2017〕62號)提出要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推動網絡育人。拓展網絡平臺,發揮全國高校校園網站聯盟作用,推動“易班”和中國大學生在線全國共建。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針對德智體美勞的“五育”,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出:“新的一年要對準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杠杠,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
2.易班及其特點
2.1概述
易班,英文名稱為E-Class,是為學生提供教育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思想引領等內容的綜合性網絡互動社區,也是一家公益性網站。它融合了博客、微博、論壇、社交等主流的Web2.0應用,加入為在校師生定制的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務功能,并且支持PC端、手機客戶端等多種訪問形式,是全國教育系統的知名文化品牌。
易班2007年8月誕生于上海;2012年12月上海公辦、民辦高校達到全覆蓋;2013年教育部決定在上海市以外推廣易班;2014年11月教育部召開易班建設推廣會,正式宣布全國共建。目前全國參與易班建設的高校有近千所。
2.2易班的特點
2.2.1組織層次性
每一所易班共建高校,都成立學校易班建設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和領導學校易班建設各項任務;成立學校易班發展中心,由黨委學生工作部或宣傳部牽頭,負責易班日常工作開展;成立學校易班學生工作站,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各項具體工作;成立各學院易班工作站,負責開展院級推廣工作。每個班級在易班上就是一個公共群,記錄班級生活的點滴。這種嚴密的組織性、層次性是其他網絡產品所不具備的,能保證每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2.2.2數據安全性
當下,人們使用的網絡社交工具,絕大多數是商業化運行模式,彈窗廣告多,個人隱私容易泄露,甚至有的社交網站掌握在國外資本手中,嚴重時會威脅國家安全。所以無論從國家利益角度還是從個人安全角度,都要求網絡數據是安全的。易班有教育部易班發展中心保駕護航,所有人員都是實名制認證,安全性高,危險信息自動識別、自動屏蔽,最大限度的保護使用者的信息安全。
2.2.3溝通便捷性
利用易班平臺資源,突出人與人之間溝通方式的廣泛性、便捷性、快速性,老師和學生利用網絡加以連接,既方便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又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越來越方便,不會受到時間、空間的束縛。
2.2.4內容豐富性
易班著力打造服務師生的網絡新平臺,把教育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思想引領等功能融為一體。易班全國共建發展迅速,可以匯聚全國教育系統的各種資源,內容非常豐富,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師生的不同需求。
2.2.5學生主體性
易班學生工作站,不同于傳統的學生組織,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性參與到易班建設的方方面面,站務管理、活動策劃、內容建設、對外交流,每項活動都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進行指導和監督。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制作出真正符合學生胃口的東西,同時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
3.易班在當代大學生美育教育中的實踐探索
3.1充分利用現有資源
教育部易班發展中心、各共建高校為易班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僅就美育教育這一塊,在易班優課上就能找到極為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可以彌補學校自身美育課程開設不足這種情況,發揮好“借雞下蛋”的作用。學生可根據個人需求在易班網上開展自主學習,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學習強度自己掌握,充分發揮學習的自主性。
3.2積極推動易班校本化建設
易班全國共建好比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質量好、戶型好的毛坯房,如果想把它變成一個溫馨舒適的家,還需要我們不斷用心去打造。要根據自身特點,做好易班校本化建設,充分展現易班平臺之美。
3.2.1內容之美:易班的活力體現在校本化建設,美育教育如果想入腦入心,真正發揮作用,也要結合學校的特點,從內容上下功夫,打造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美育教育陣地。例如我校為高等中醫藥院校,美育教育方面可重點突出“大醫精誠”的醫德思想,利用易班平臺,制作短視頻、紀錄片,結合線下開展的國醫大賽、針灸推拿大賽、中藥展等主題教育活動,宣傳中醫藥工作者的高尚醫德。
3.2.2形式之美:當代大學生喜愛新鮮事物,吸收網絡文化的積極元素,有獵奇心理,要根據他們的性格特點,將活動的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多樣,線上線下相結合,增加易班活動的粘性。
3.2.3團隊之美:要相信學生、依靠學生,利用學生知識面廣、信息量大、思想活躍、創造力強等積極因素,充分發揮學生在易班建設和美育教育中的創造力、創新力。如在國慶70周年之際,我們開展了“易起秀家鄉”大型書畫攝影展,同學們用手機、攝像機和畫筆來展示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抒發其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3.2.4制作之美:注重活動的質量,培養專業學生團隊,學習各種軟件應用,利用各種網絡新科技,將美育教育內容變成制作精良的文化產品,投放在易班平臺上,增強活動的吸引力和參與度。
課題項目:如何利用易班平臺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大學美育教育 課題編號:SQ191028
參考文獻:
[1]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Z]. 2015.
[2]中共教育部黨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Z]. 2017.
[3]王櫻. 高等醫學院校復合式美育模式的探索[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4):386-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