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娟
【內容摘要】基于分析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首先分析出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主要存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過于單一等問題。其次分析出通過設置懸念,激發興趣;指導閱讀,傳授方法;創設情境教學三種教學途徑,積累豐富的文化知識和文學素養,形成良好的語感。最后分析出在核心素養下的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的增強了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語文素養,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 閱讀教學 教學策略
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需要更加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所以,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加強對教學的創新,既要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點的傳授,又要不斷的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促使學生逐漸形成終身學習能力,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從而,語文教師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更好積極的探索全新的教學方式方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推動力,繼而確保初中語文閱讀的最佳閱讀效果。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通常是教師直接進行相關知識的灌輸,將課文的主旨和內容講解給學生。這樣,不僅讓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性的學習之中,其思維能力和創造力都受到局限,還會導致學生難以發揮課堂的主體作用,長此以往,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感更加濃烈,造成了沒有教師指導,學生就不會學習的局面。
并且,由于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其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過于單一,所打造出的課堂效果是枯燥且沉悶的,容易導致學生逐漸喪失閱讀的興趣。同時,語文教師為學生設計的教學方面,不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展需要,導致學生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難以理解課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道理,閱讀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1]。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不理想,學生的核心素養也無法得到培養。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1.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語文教師就要徹底告別傳統的教學模式,突破固有的教學思維,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能夠在課堂教學之中,引導學生發揮主人翁的意識,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而語文教師充分發揮好引導和教學輔助的作用,促使學生可以饒有興趣的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促使學生逐漸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和魅力,更加投入到文本之中進行閱讀,增強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自學能力[2]。所以,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置合理的問題,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對文章內容產生好奇,以便學生可以展開自主的閱讀和探究,進一步挖掘深層次的知識,并逐漸掌握適合自己的閱讀和學習方法,促進學生閱讀效率和學習能力得到增強。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可貴的沉默》教學中,需要學生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和內容,感受到沉默的可貴之處,并且學會感恩父母的愛,懂得關心父母、關心別人。因此,語文教師可以針對課文的不同部分,為學生設疑。比如:“為什么說沉默是可貴的呢?”、“什么原因使同學們在沉默之前這樣快樂呢?”從而,充分的調動起學生想要閱讀課文,探索奧秘的興趣,促使學生能夠體會到課文中孩子們的情緒變化,知道匯報父母的愛,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2.指導閱讀,傳授方法
對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師就要圍繞課改的要求和教育標準,加強對學生的獨立閱讀和自主學習的培養,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文化知識和文學素養,形成良好的語感。因此,語文教師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要注重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傳授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讓學生能夠逐漸構建起屬于自己的閱讀知識體系,去更好的閱讀文章,注重文章的情感體驗,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語文綜合素養[3]。首先,語文教師以電腦學生展開文章的略讀,學會有選擇性的進行閱讀,基本了解文章的內容即可,來強化學生的閱讀效率速度。其次,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精讀、細讀,指導學生邊閱讀,邊記錄,做到心口眼合一,促使學生掌握適當的閱讀技巧,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式方法,以便學生更加深入品味文章的內涵,不斷的增加閱讀量,促進學生閱讀水平和文化素養的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去年的樹》教學中,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在閱讀之中,感受童話的意境之美,以及語言的表達之美,進一步體會大樹與小鳥的友誼,學會做人做事信守承若首先,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的去略讀閱讀,快速的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主要寫一只小鳥為了實現諾言,千方百計的尋找自己的大樹朋友,最后對著由大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唱起了去年的歌。其次,語文教師指導學生精讀課文,將課文分為三個部分,在1-4自然段去探尋大樹和小鳥分別的原因;在5-14段去了解小鳥四處尋找大樹的經過;在15-17段,理解小鳥帶著對大樹的深情和留戀。從而,有效的強化了學生對課文主旨的深層次理解,進一步領悟了文本,確保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得到發展。
3.創設情境教學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中,教師想要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章思路,就需要學生能夠用心去領悟,嘗試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共鳴,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教師就可以根據具體的課文內容,為學生創設與之相對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之中,進一步感受文本內容,獲得思想的熏陶和心靈的精華,從而促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提升[4]。從而,學生在情境中去享受閱讀,能夠展開無限的想象和創造力,去更深刻的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認識到作者所表達的主旨和情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比如根據人教版五年級《再見了,親人》一課,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感悟文章中蘊含的情感,體會中朝人民的情誼深厚及其人物的美好心靈和品質,學會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首先,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美帝國主義侵略戰爭,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視頻片段,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讓學生為之動容,為情所動,充滿對事情完美解決的好奇。其次,語文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引導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去相互交流閱讀的心得與獲得的啟示,讓學生能夠深刻的認識到他們付出的是血的代價,在閱讀中領悟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的用鮮血凝成的。從而,將課文的情感和作者的寫作手法相輔相成,使學生與文本產生交流,實現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和心靈融合,促進學生閱讀水平和語文素養的不斷提升,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下的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語文素養,讓學生擁有更要多的自主閱讀空間,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和思路進行文本的解讀。通過語文教師精心的設計閱讀教學方案,傳授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讓學生能夠逐漸構建起屬于自己的閱讀知識體系,去積累豐富的文化知識和文學素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果,強化了學生對課文主旨的深層次理解,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式方法,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齊澤宏.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的閱讀教學訓練[J].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2017(2):63-65.
[2]張玉清.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究[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論文集卷二———課程改革,2018.
[3]王國位.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8(34):95.
[4]程歡.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好家長,2017(32):32.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育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