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晴

記憶中,有一個很大的菜園子,園子的周圍,密密地盛開著一圈金黃色的向日葵。
明亮、燦爛的向日葵,對著太陽,不知疲倦地微笑;一個瘦弱的小女孩,坐在土埂上,仰著小臉,對著向日葵如癡如醉地微笑。當時,如果梵高看到那個畫面,相信一定會畫下來的。
那個畫面,就是我的童年。
我童年中最美最暖的花朵,就是向日葵。
向日葵執著而暖人的微笑,映刻在我幼小的心中,即使冰天雪地的冬天到來之時,也仿佛能感受那燦然的溫暖。
秋天,向日葵相繼成熟,我差不多總是忘記了吃飯,每天坐在土埂上,懷抱一個對我來說有點巨大的向日葵,一顆一顆剝著,吃著,那濕潤而清香的絲絲甜味,縈繞在唇邊,滲透到心里。長大后十分喜歡嗑葵花籽的嗜好,就是從那個時候打下的基礎。
年歲漸長,向日葵盛開的模樣在我心中慢慢淡出,那是因為我有機會認識了更多更美的花朵,而嗑瓜子的喜好卻一直被保持了下來。每年,我嗑的葵花籽,數量是驚人的,但再也沒有嗑那種新鮮的濕濕的葵花籽的機會了。
曾在蘭州讀書時的生活費比較拮據,到了月底,那怕哪一天不吃飯都行,葵花籽卻萬萬不能少,每天晚自習時,我一邊看書,一邊嗑瓜子,或一邊嗑瓜子一邊做作業,兩三個小時過去,常常是作業做完了,瓜子也嗑盡了。起初,我嗑瓜子的聲音引起了同宿舍姐妹們的不滿,說影響了她們的思維,無法靜心學習。我說我要是不嗑瓜子,所有作業都完不成,所有書也看不進去。為了不激化矛盾,更為了我繼續順利的嗑瓜子,我開始在其它方面拚命節儉,用省下的錢,買了更多的瓜子。晚自習前,我就在每位室友的學習桌上,放上一堆瓜子,女孩子嗑瓜子是天性,于是她們不自覺就伸手拿了瓜子嗑,半個多月下來,我發現,她們全都不用我再給她們放瓜子了,因為她們都跟我一樣嗑上了癮,且絕不比我遜色,她們晚飯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出去買瓜子。每天早晨從我們宿舍掃出去的大量的瓜子殼,常常讓鄰舍的女生們驚嘆不已。
天底下的事,凡事都要付出代價的,那怕僅僅是一種嗜好。許多年過去,因為嗑瓜子,我自認為很漂亮的兩顆門牙,不幸都變成了半顆,看了多次牙醫,修了又修,補了又補,錢花出去不少,漂亮的門牙再也沒能在我唇邊光彩重現。
一天,一位作家死于癌癥,留下許多精彩文章在身后,網上因此而展開了隆重的紀念活動,很多很多美麗的花朵,我不假思索,獻上去的,竟是梵高的《向日葵》。
我長時間注視著電腦屏幕上那一望無盡的向日葵,記憶的閘門瞬間打開,我的思緒鎖定在童年時的那個大菜園子里,我仿佛看見,密密地盛開著的那一圈金黃色的向日葵,在我眼前熱烈綻放——向日葵,對著太陽,不知疲倦地微笑;一個瘦弱的小女孩,坐在土埂上,仰著小臉,對著向日葵如癡如醉地微笑……
哦,向日葵!
世界上再也沒有第二種花朵,對太陽的愛,如此癡迷,如此執著,如此沉默而專一,從綻放的開始到結束,一直都頑強地積極向上地保持著對光明的追求。
如今很有幸的是,我臥室的窗前有塊小花園,我毫不猶豫種下去的是密密的向日葵。花開季節,我長時間坐在寬闊的飄窗前凝望,仿佛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那一片明黃熱烈的花朵,那激動人心的畫面,讓人忘記生活中許多的郁悶與煩憂。
那一刻,我深深明白了,向日葵在梵高心中的意義,雖然我不認識梵高,我只知道,他生性善良,同情窮人,一心執著想做“撫慰世上一切不幸之人”的牧師,但卻屢遭挫折、失望和痛苦。后來他轉而成為畫家,卻一生只賣出去了一張畫。生前十分落魄潦倒的他,去逝后留在世上的《向日葵》等畫作,卻都是價值連城。他的生命只有短短的37年,但他留在世上的1000多幅唯美繪畫,卻療愈著無數孤獨的靈魂。英國唯美電影《至愛梵高》,更讓他在全球人的視線中無血復活,絢麗璀璨。尤其是他那如夢如幻的《星空》和激情噴薄的《向日葵》,讓無數人的心靈為之震顫,為之燦爛。真可謂:生命的堅韌,在于心中始終有一種不被冷酷現實打垮的精神,總是穿過層層黑暗,執著追尋愛與光明。
梵高曾說:“我始終以為,理解上帝的最好方式,就是愛許多許多事物……愛你所愛,這樣你就會更了解上帝——我就這樣對自己說。然而,一個人必須帶著高尚、嚴肅和親切的同情心去愛,帶著力量去愛,帶著理智去愛,而且,一個人必須永遠努力讓自己了解得更深、更好、更多。這是通向上帝的路,這是通向堅定不移的信仰之路。”那么,他筆下的向日葵,已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沖動和熾熱之愛的生命體,對光明、希望、自由和信仰,充滿了積極而永恒的向往與追求。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的向日葵,就像上帝恩賜的另一個太陽,用自帶光芒的樣子,照亮著人們,彰顯并榮耀著造物主的大能。植物尚且如此,我們作為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難道不更應該以光明和仁愛的姿態,回應并榮耀上帝嗎?
現代人活得太沉重太抑郁了,實在有必要給自己的心靈花園,也種上一片向日葵,當金色的花朵在心中明亮綻放時,生命的脆弱與暗淡,也許會折射出挺拔而晴朗的光輝。
愿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能盛開一片金燦燦暖洋洋的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