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主要是以互聯網為載體,將報紙、電視及廣播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整合,從而形成一個內容兼容、資源互通、互利共贏的新型媒體。新聞是一項政治性和政策性較強的工作,新聞記者在新聞工作中十分重要。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意味著新聞傳播行業的側重點將會發生改變。新聞記者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與時俱進地發展和創新整體業務,才能用過硬的實力面對融媒體時代的挑戰。
具備敏銳的目光。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行業的競爭日漸激烈,在發表同一則新聞時,誰的新聞時效性、真實性高,誰將會受到民眾的高度關注。新聞不會憑空出現,在新聞報道前,新聞記者可通過互聯網平臺關注社會中發生的熱點新聞,并深入基層去挖掘。社會當中每天發生的熱點事件有很多,新聞記者需要在海量的熱點事件中搜尋價值較高的信息,這就需要新聞記者具備敏銳的觀察目光,能夠在表面現象中發現事件的本質,從原本枯燥無味的現象中挖掘人類精神的閃光點。新聞記者在收集新聞素材時,需精準把握新聞事件,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快的時間內找到社會的焦點問題,并采用互聯網等技術對信息進行篩查。新聞記者在探查一件新聞事件時,也需要對該事件的發展趨勢進行客觀地分析,把控正確的輿論導向,避免該新聞發表后,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除此之外,新聞記者在搜尋新聞事件時,需善于利用“以史為鑒”的思維方式,根據當前的國情搜尋新聞事件,提升新聞事件的廣度及深度。新聞記者還需要對每個地區的文化特點進行探索,品百味人生,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
深入現場采訪。很多新聞記者在整理新聞素材時,會發現所收集到的素材十分陳舊,主要是由于新聞記者搜集素材時,沒有深入現場,沒有走到人民群眾真實的生活當中,因此無法了解人民的真實生活狀態。部分記者雖然能夠找到具體的新聞事件,但找到之后并未長期深入挖掘,只是進行了簡單的追蹤,導致最后呈現的新聞報道缺乏真實性,不能透過現象找出具有實際價值的信息。新聞記者必須具備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報道新聞時,需快速趕到新聞現場,及時對新聞事件進行追蹤。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快報道的速度,同時還能夠捕捉更多的新聞細節,領先一步發現新聞的核心價值,保證新聞的時效性及真實性。例如中央電視臺有一檔節目,對社會輿論的影響力十分大,該檔節目就是《焦點訪談》。該節目的新聞記者長期以來一直深入到新聞現場采集新聞素材,新聞事件具有真實性,只有這樣,節目所報道的新聞內容才能宣揚社會主旋律,把控正確的輿論導向。由此可見,價值較高的新聞并不是依靠相關的素材拼湊而來,也不是單純地通過網絡信息分析出來,而是依靠新聞記者深入到現場,長期挖掘得來的。
提高媒體運用能力。融媒體時代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近年來,互聯網平臺逐漸成為我國人民獲取新聞事件的途徑。大眾在互聯網上了解到新聞事件后,可直接在平臺上參與討論,提出自己想表達的意見和觀點。面對新時代的變遷,新聞記者需在原先狀態下調整自己的工作模式,在工作過程中積極應用各類新媒體,革新自身的工作方法,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提高新聞的價值,保證新聞信息能夠充分發揮內部的影響力,為塑造多元化、立體化的新聞形式奠定基礎。
新聞記者應該利用新媒體技術改變自身的工作方式,而不是簡單處理各個類型的新聞素材,可以利用PS、光影魔術手等圖文加工軟件對所收集到的圖片進行加工,同時還可以使用其他剪輯軟件,對所收集到的視頻素材進行剪輯。新聞記者在對收集到的素材進行整理時,需根據素材的種類以及素材之間的關聯性,對現有的素材進行拆分和重組,保證素材能夠更好地融合,通過這種方式,可有效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新聞記者在現場收集素材時,為保證新聞的時效性,還可以通過手機中的各類直播軟件,將現場的情況直播出去,讓群眾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現場的動態,提高新聞傳播的效率。由此可見,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使用新媒體技術進行素材收集,能夠快速完成任務,同時,應用新媒體技術對收集到的素材進行處理,也能提高新聞傳播的效率。因此,新聞記者應積極研究各種新媒體技術,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促進新聞傳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提高新聞營銷能力。在融媒體時代,新聞營銷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新聞記者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對各類新媒體的運營方式進行研究,并根據新聞的風格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新聞營銷方式。新聞記者的新聞營銷能力將會對新聞的潛在價值造成影響,在新聞報道和投放廣告時,營銷能力較強的新聞記者,能夠直接優化行業熱詞,起到關鍵詞搜索上首頁的效果。新媒體的崛起,意味著新聞傳播行業將會出現巨大的轉變,廣播新聞記者在新時代需要面對的壓力和挑戰較多,只有不斷增加自身職業素養,運用恰當的文風將新聞呈現出來,嚴格把控社會的輿論導向,才能創建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新聞記者在挖掘新聞時,應積極探索我國人民比較關心的話題,充實百姓的精神生活,進一步擴寬受眾的視野。新聞記者可利用互聯網技術對當今社會的熱點話題進行探索,同時還需要關注新媒體軟件中的留言區域,根據留言了解受眾群體的真實看法,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了解到當下百姓最關心的新聞類型。新聞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還需要站在群眾的視角上思考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知道百姓心中的想法。同時,在采訪的過程中還需要充分表揚提供線索的受訪群眾,通過該方式鼓勵更多的百姓參與到新聞采訪工作中,以此來收集更多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除此之外,新聞記者也需要跟群眾進行密切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及時了解到群眾的真實想法,在報道新聞時,才能激起更多群眾的情感共鳴,同時還能把控正確的輿論導向,長此以往,才能讓群眾對新聞媒體產生信任感。新聞記者還需要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在群眾有困難需求助新聞記者時,需認真對待,不能敷衍了事,經過調查后再將事實的真相公之于世,讓群眾能夠通過新聞事件了解到背后的真相,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新聞記者存在的價值。這樣的工作理念可以幫助群眾找到傾訴的窗口,也能幫助新聞記者找到新聞素材。而通過調查還原事情真相,可以滿足群眾對真相的訴求,同時提高新聞記者的新聞素養。
除了以上幾項技能外,新聞記者還需要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聞稿件的制作。融媒體時代的背景下,信息的傳播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信息的傳播力度也得到加強,傳統新聞稿中單一的文字已經無法激起群眾的熱情,需要新聞記者巧妙利用語言技巧展現新聞信息。因此,在當前形勢下,新聞記者需要逐步提高自身的筆力,隨著時代的發展改進文風,以此來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新聞記者在制作新聞稿件時,需樹立以廣大人民群眾為核心的工作導向,寫作時不要出現生搬硬套的現象,也不要出現空洞的說教,需結合各種先進的技術,對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不斷進行創新,優化自身的言語表達方式,進一步提升文字的表現力。新聞記者在平時工作的過程,可以利用文字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表達出來,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新聞記者在制作新聞稿件時,所寫的內容必須做到有理有據,條理清晰,才能起到吸引受眾的作用。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融媒體的出現也為新聞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聞的傳播途徑、傳播速度以及傳播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種情況下,新聞記者只有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創新工作模式,以熱情、樂觀的態度面對新聞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才能有效促進新聞媒體領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