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李盼盼 鄭祥旭
摘? 要:為保障高校教學質量,本文以傳統學科會計學為例,探討了在新時代下,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以西南財經大學為例,分析了其在提升教學質量方面的經驗,并結合相關資料,為高校會計學專業改善教學質量、順應時代發展提供了可行建議。
關鍵詞:新時代;會計學專業;教學質量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征程上,學校要高度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只有過硬的教學質量才能達成這一目標,這使得教學質量成為衡量高校的重要方面。隨著經濟社會迅速發展以及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如何提高會計學專業教學質量就成為高校會計專業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會計學專業的優勢與存在的問題
(1)會計學專業的優勢
1.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推動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下培養更多精通外語、掌握國際準則、深諳本國會計標準、具有創新思維的會計學專業人才必將成為我國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航標。這不僅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也拓寬了會計學專業的職業發展方向。同時,經濟全球化還推動了世界各地的聯系,這種聯系不僅是經濟上的聯系,也是政策、教育方式、學習方法上的聯系,各國人民可以互相學習。會計學作為一門熱門專業,自然少不了各國的比較、分析和學習,在相互的比較之中也可以推動我國會計學專業的發展。
2.人員需求量大且就業范圍廣
會計作為一項管理工作,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作用,這體現了會計專業就業前景好、市場需求大的特點。同時會計作為傳統學科,在社會上擁有良好的聲譽,被大多數學生所青睞。中國各類企業,不論規模大小,都需要對企業進行預測、結算,需要會計人員來保障企業的正常運行,這對會計人員的需求量很大。另外,除了企業自身需要會計人員以外,近幾年,會計事務所逐漸增多,需要更專業、業務能力更強的會計人員。此外,各類大學相繼開設了會計專業,需要大量的教師來教學,使得教育界也同樣需要大量的會計人才。因此不論是企業、事務所還是學校,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量都是非常大的。
3.法律的健全和政策的支持
我國會計學專業的發展歷史比較悠久,財政部對會計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比較健全,并且國際會計準則也緊跟時代發展出具一系列新準則,為會計學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健的法律后盾。我國以前的法律法規,也和國外的法律進行了比較,這其中融合了不少外國優秀的法律,與我國的進行了補充和融合。并且我國實行了戰略轉型,所以不論是從政策上還是經濟上,都大力扶持高校多開展實踐性、技術性人才。
(2)會計學專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資源和人才資源不平等
各個學校開設會計學專業以來,已經擁有了多年的教學
經驗和較完備的教學制度。但是這里想討論的是教學資源和人才資源不平等的問題。國內高校都積極開設這門專業,教學資源首先供應給本科學校,這樣就會導致??萍捌渌麑W校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教學資源。教學資源不僅有教學設備上的,還有教育經費、教學題材等方面的差異。其次,在生源上也存在同樣的問題。使得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都集中在好的學校,擁有較好的資源,學習能力欠佳的學生都集中在較差的學校,掌握較差的資源,這時教學和人才資源的不平等導致兩極分化的結果,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2.教師教學水平參差不齊
隨著會計學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展了這門專業,就急需會計專業的老師。這時就可能會出現那些專業水平不高的人員被招聘到會計專業來教學,他們專業能力不強,造成學生能力不強。同時許多教師在深入教學研究后,就與社會逐漸脫軌,失去了和企業的聯系,在傳授知識的時候沒有結合企業的情況,導致老師教的知識過時。另外,在學校中還普遍存在著教師教學激情不高昂,在上課時存在敷衍了事的情況。
3.培養方案及教學設備較落后
現在很多學校會計專業都開展了模擬手工帳等課程,但是很多學校使用的實驗軟件和教學設備沒有及時更新,讓學生學習的都是較過時的知識,這些在學生進入社會以后都不能達到企業對學生的實戰要求。有的老師只借鑒其他學校的教學方案,并沒有結合本校學生的情況做出相應調整;還有的老師只使用自己的方案,沒有學習他人的成功之處,這都會導致教學方案的落后。在當前條件下,財務機器人的出現大有代替傳統手工會計的趨勢,云服務以及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發展,使會計電算化和智能會計快速發展,對現有的會計模式和教學模式產生了很大的沖擊。
4.考核形式單一,學生積極性不強
現在本科學校對會計學專業的學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筆試,形式比較單一,不能滿足對學生全方面掌握專業知識情況的需求。會計學除了基礎知識外,還注重實戰經驗和操作能力,比如,電腦做賬的能力、熟悉電腦上各種會計軟件、了解會計專業的學術發展等,這些實踐運用能力并不能完全通過試卷來反映。目前,在很多高校會計專業開展會計教學工作的過程之中,主要設置了“理論教學”和 “實踐教學”兩個教學環節,大部分高校更加側重于知識理論,若學生的大部分學習時間都花在理解鞏固大量會計原理上,而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則在將來的實際工作中將不知所措。
二、解決方案
(1)積極結合市場需求,均衡教學資源和人才資源
積極結合市場需求,均衡各階級本科學校的教學資源,同時還要適當均衡一下人才資源。在2020年的特殊情況下,我們發現線上教學也是本科生學習會計專業的另一種方式,所以我們可以注重電子教學資源,便于學生在網上學習。人才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很難避免,但是我們也可以采用“矮子中間選將軍”的方式適當均衡,多挑選一些高精尖會計學人才和熱愛會計學的學生。很多大學都開展了“雙學位”戰略,學生可以在主修會計學的基礎上再輔修一門課程,這都有利于會計人員走上社會去適應公司要求。
(2)加大對教師的考核力度,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應對教師教學水平不高的情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加大考核力度,讓教師自主加強自己的專業能力,這可以采用半年或一個季度考察一次的方式。此外還可以借用一些優秀大學的經驗,如西南財經大學對老師采用學生全員評價制度、大學教師教學培訓等,這都可以起到對老師的教學監督的作用。學校自主建設教學監督部門,在上課時去巡邏檢查,定期開展公開課堂等,這些都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另外還可以從激勵教學的角度解決,西南財經大學制定了“大學優秀教師評選獎勵”,制定教師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成果認定標準及獎勵辦法,實行教學成果與科研成果轉換認定機制,在職稱評定、年度考核、教學科研項目及獎項評選推薦中加大教學考核的比重。設立“優秀教師”、“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等獎項,引導教師潛心教書、安心育人,激勵老師提高教學能力。
(3)加大經濟投入,更新培養方案和教學設備
培養的學生符合當代的社會需求,是會計學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否滿足企業的要求也是檢驗學校培養人才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這需要學校制定高級的教學方案和適合社會需求的高科技設備的扶持。必要的時候我們還可以請一些專家來學校教授教學經驗。需要重視的是及時更新教學設備,不斷增加實踐教學、實驗室、圖書資料等教學基本條件的投入,加強多功能教室、錄播教室、網絡課堂等教學基礎設施建設。設立專項資金,以項目立項獎、項目建設經費和項目結項質量獎的形式,給予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資金支持。
(4)改善考核方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除了筆試這種考核方式外,傳統的考核方式還有口試和機考。會計學專業在當代社會早已離不開計算機,所以機考也是一種不錯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機考比筆試更能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另外,學校也可以適當應用論文、課堂演講、專業知識大賽等形式的考核,并頒布一些獎項,讓學生提高自主能力,這不僅利于學生自身專業能力和動手能力的提高,還利于會計學專業的發展。西南財經大學堅持因材施教,實行導師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的“一制三化”培養模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提高學院獎學金金額,激發學生學習激情。
三、結論
在新時代背景下,傳統會計學專業在人工智能,區塊鏈的蓬勃發展中逐漸趨于劣勢地位,清華大學已在今年停止招收本科會計學,這是一個信號,更是會計學專業的警示燈。會計學專業不應該站在以前的成就上止步不前,新時代的會計學專業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作出改變,培養出符合當下環境的優秀學子。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經濟越發展,會計也會越重要,教育是第一原動力,會計學專業教學質量的保證則是重中之重。因而本篇文章的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王戰軍,喬剛,李芬.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新類型:監測評估[J].高等教育研究,2015(04)
[2]雍成綱,耿輝,楊自文.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1(03)
[3]張海霞.提高高職會計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探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9(12)
[4]劉平.高校會計學專業教學質量評價問題研究[J].河南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9(05)
[5]楊彩虹.普通高校會計專業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20)
[6]余興無,王衛星,趙紅梅.會計學專業教學質量評價的問題研究[J].會計之友(中旬刊),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