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婷婷
一、課程產生背景
大班幼兒好奇、好問,樂于動手嘗試,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但是現在的孩子物質生活優越,網絡、電視中虛擬的世界使他們漸漸失去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因此,我們通過動手種植,在觀察、實踐操作、交流分享中,掌握種植的要領及科學的觀察、記錄方法,既可以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激發幼兒的責任感,又能讓幼兒體驗到勞動帶來的快樂。
二、課程的價值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指出:“幼兒對自然事物的探究過程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充分發展形象思維,逐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為其他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能察覺到動植物的外形特征、習性與生存環境的適應關系。感知并了解季節變化的周期性,知道變化的順序?!?/p>
1.分享交流
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完成的調查表帶來后,孩子們三五成群、興致盎然地分享自己的答案。雖然孩子們講述得簡單粗糙,但是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以及自我所需。
2.認識種子
《指南》中指出:“能通過觀察、比較與分析,發現并描述不同種類物體的特征或某個事物前后的變化。”
3.開墾土地
3月21日春分這一天,在阿姨的幫助下,找來了鋤頭、釘耙等等。
謝:這是什么呀?怪怪的。
苗:我認識這個呢!是豬八戒的九齒釘耙。上次繪本劇表演的時候,我就使用了這個道具。
雖然動作不是很靈活,工作質量也不高,但是通過自己的行動完成了任務,孩子們覺得很高興。
4.播種
種子種下以后,我們就要靜靜等待它們生根發芽啦……
墨:這棵小苗太小了,會不會被凍死呀!
茜:應該不會吧!我覺得會被別人偷走呢!還會被別人不小心踩掉呢!
寶:我們做個警示牌吧!告訴別人這是我們的黃瓜,讓別人小心,就可以了呀!
小朋友更是在晨間活動、戶外活動、中午散步活動時都要看黃瓜苗長得怎么樣了。但是因為天氣的原因,長得真的很慢很慢。
第一次的觀察記錄,孩子們都是小心翼翼的,一邊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一邊記錄植物的生長高度。
《指南》中指出:“能用簡單的記錄表、統計圖等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钡野l現,我班幼兒能力明顯超出指南的要求。孩子們已經會用尺子量了。
分享交流活動:尺子應該怎么量?
苗:“從尺子的頂端開始量?!?/p>
黃:“不對,我哥哥說從0開始量?!?/p>
鄢:“我看我姐姐做作業的時候,也是從0開始量的?!?/p>
但是經過兩次的觀察記錄發現,黃瓜苗長得好慢哦!
苗:黃瓜長得好慢,似乎到了6月我們畢業都不能開花了。
史:是不是我們種得不對呀!
帶著問題,和老師一起討論,一起問百度,找出答案。
施肥:充足的肥料有利于黃瓜的生長,黃瓜根的吸收能力很弱,對高濃度的肥料敏感,注意薄肥勤施。
苗:難怪我們的黃瓜不長呀!一點也沒有營養呀!
謝:我們小朋友吃飯就是營養,喝湯就是營養。黃瓜吃什么是營養呀?
黃:我奶奶在家種菜的時候,會給菜地撒化肥的。
徐:我媽媽在家養花的時候,會給澆水,但是是淘米水呢!我們的花都長得特別好。
結果第二天教室里出現了淘米水和復合化肥。給黃瓜苗施肥的任務,也是每天輪流進行:
晴天的時候,我們早晚用淘米水兌水后,當成肥料施肥。
第三次觀察,隨著時間的推移,黃瓜苗長成了黃瓜秧,有的都已經開花啦!
小朋友每天進出班級,路過菜地都會觀察我們的黃瓜秧,發現有了藤蔓,非常開心,開始為黃瓜搭架了。
《指南》中指出:“與兒童的生活經驗建立聯系,這是有效的數學學習和發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發現數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能讓兒童看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用處。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是兒童早期數學學習中的難點,也是重點?!?/p>
第四次觀察記錄:
黃瓜終于開始游藤,它越長越高,開始開黃色的花,小朋友更是興奮不已。
在觀察的時候,發現我們的尺子已經不能量出它們的高度了。雖然尺子不能量出黃瓜的高度,但是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身高來對比。慢慢地發現,本來小小的苗,在我們的灌溉下,已經超越了我們的身高。
隨著時間的推移,伴隨著我們的期待,黃瓜越長越大。
“咦?這兩個怎么長得不一樣呀?
金寶:“這是不同種類的黃瓜,一個是老黃瓜,一個是嫩黃瓜。”
遠:“它們的生長順序不同,一個是先長上面,一個是先長下面。”
沫:“它們的顏色不同,一個淺綠,一個深綠?!?/p>
樊:“它們的刺不同,一個刺很少,一個刺很多。”
軒:“它們刺的顏色不同,一個刺是黑色的,一個刺是白色的?!?/p>
苗:“它們的形狀不同,一個是胖胖的,一個是瘦瘦的?!?/p>
大班最后一天,我們將黃瓜摘了下來。但是黃瓜一切開后,好香好香,小朋友更是口水直流。雖然不是山珍海味,但是自己種的就是頂級美味了。
寶:種黃瓜的時間很長,我們種的黃瓜很香,很好吃。
苗:自己種黃瓜好吃是好吃,但是有點煩。要施肥,要除草,還要澆水,覺得有點累。
筠:我們更要珍惜糧食,不要挑食,不要浪費糧食。
我們的感悟:
通過種植活動的開展,加強幼兒對植物、對自然的熱愛,從而培養其動手能力。從每天的澆水、捉害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通過老師引導、幼兒動手,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在勞動中適時提醒幼兒對植物進行觀察,觀察植物每天的生長和變化,尤其是細節方面的變化,例如,植物的發芽、葉子的生長、生長時的高度變化等。一學期的種植,陪伴孩子們一起成長,看著它們畢業遠走,在最后一課的時候,小朋友顯得很激動和不舍。幼兒園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記憶,更有很多親身經歷的美好時刻,希望小朋友們永遠記得幼兒園,記得我們曾經的大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