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在當前新媒體的環境下來創新電視文藝晚會,使文藝晚會能夠更多的被老、中、青群體所接受,成為了電視工作者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基于此,本文探索了如何在當今新媒體環境下時電視文藝晚會能夠更好的為人們所接受,主要圍繞利用大數據技術定位受眾群體,合理的確定電視文藝晚會的觀眾層次,借助新媒體來開拓傳播平臺進行論述,希望可以為當前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文藝晚會的創新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文藝晚會;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J0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7-0109-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074
在新媒體的環境下,人們更加傾向于利用電腦和手機等移動終端來觀看電視節目,并且電視文藝晚會的這種形式也與快速發展的時代要求不完全適應。所以在上述環境下,電視文藝晚會必須不斷的創新,才能擴大晚會的影響力和收視率,下文進行分析。
一、根據大數據確定受眾定位
通常情況下,電視文藝晚會都是以多種節目類型的綜合晚會形式呈現給觀眾的,其中包含的節目種類十分龐雜,符合大眾審美和多種年齡層分布,這就要求了晚會的策劃工作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夠結合相應的主題來正確的定位晚會的內容,合理的安排好不同節目的排序、演員的數量、舞臺調度等。截至目前,我國的互聯網視頻用戶高達八億人次,參與付費觀看的群體也有兩三億人。上述龐大的數據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可以分析出不同年齡群體的興趣愛好,以及大致預測該晚會的基本收視情況,所以廣大的文藝晚會從業人員應該合理的利用這些數據,判斷出什么樣的節目適合于什么樣的群體觀看。
盡管老一代的表演藝術家,其表演的形式和風格都十分優秀,并且表演的內容也比較容易通過審核。但是如果一場文藝晚會僅僅依靠這些老一輩的表演藝術家,那么必然會犧牲掉大量的年輕一代收視群體,但如果全部采用一些如TF boy等年輕的演員,那么勢必會犧牲掉中年及中年以上的收視群體。上述現象值得晚會的籌備人員所重視,所以在受眾的定位方面一定要重點分析,合理的安排不同受眾群體的表演人員,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的吸引觀眾觀看。
二、新媒體助力電視文藝晚會開拓傳播平臺
在當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電視的媒介作為傳統的大眾傳媒霸主和龍頭,其市場份額被不斷的蠶食。互聯網視頻廣告在2019年六月所占的市場份額已經高達71%,遠遠超出傳統的電視媒體廣告,并且互聯網的自制節目也在不斷的發展中逐步正規,與電視節目相比也基本達到分庭抗禮的局面。網絡春晚相比于網絡自制節目來說來得更早一些,并且發展的勢頭也更加猛烈。網絡春晚最早是由互聯網的網民在線下發起的自發性活動,并且這些活動吸引了不少網絡觀眾。第一屆的網絡春晚是央視春晚在2007年為了擴大自身的知名度而創辦的,從此網絡出來也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不僅被其他電視媒體爭相收購播放版權,同時也爭奪了央視電視出版的用戶群體。所以電視文藝晚會應該充分的吸取網絡春晚的經驗,具體工作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多屏互動
全媒體媒介環境隨著三網融合的不斷深入而成為常態,電視文藝晚會必須借助嶄新的新媒體平臺,才能被大眾所認可,達到不掉隊的目標。電視文藝晚會從業者必須學會互聯網中的與觀眾互動的方式,充分的吸收網絡文化中的雙11狂歡節、京東618等互聯網晚會,吸收快手抖音等草根文化為代表的流行元素,盡可能的在晚會的播出過程中引入一些與觀眾互動的環節,例如支付寶的開五福、微信的搖一搖紅包、新浪微博的話題等來吸收網絡觀眾群體。
(二)全媒體覆蓋立體傳播
目前國內主流電視媒體的大型文藝晚會均已實現了多屏直播或多屏播放,不僅在紙媒、廣播這樣的傳統媒介傳播,還要覆蓋到視頻網站、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這樣的新媒體平臺,形成多媒體的宣傳矩陣。根據統計部門發布的數據,2019年的央視春晚跨屏收視率高達37%,真正實現了一屏帶多屏的共振效果。
三、結語
電視文藝晚會是我國傳統的人們喜聞樂見的電視節目形式,盡管當前電視晚會在新媒體的環境下收視率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但這對于電視晚會的從業人員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機遇,要求在觀眾的層次定位、表演人員和演出內容等方面都應該做到與時俱進,不斷的創新,從而使其更加符合當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受眾的心理,這對于提高我國電視文藝晚會的受歡迎程度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徐啟東.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文藝晚會編導的創新研究[J].魅力中國,2019,(35):295.
[2]?? 韓海月.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文藝晚會創新探索[J].科技傳播,2019,11(14):46-47.
[3]?? 范繼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電視文藝晚會導演的創新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20,(7):95-96.
作者簡介:趙灣灣(1991-),女,漢族,江蘇南京人,學士,電視節目導演,從事電視節目制作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