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秋生
摘要:竹笛演奏中準確把握好作品的內容與風格是非常重要的。作品的主要方面可歸納為兩個方面,即情緒、風格。分析任何作品,都要首先分析作品的基本情緒,它所表現(xiàn)的是喜還是悲?是憤怒還是激動?是激昂還是消沉?包括情緒的狀態(tài)及其變化等等。其次是分析作品的風格,是描繪水鄉(xiāng)還是山村?是表現(xiàn)草原風景還是田園風情等。演奏者通過正確地把握作品的基本情緒、基本風格,才可能通過旋律、速度、節(jié)奏、曲式、和聲等感受到音樂的內容,從而深刻理解其作品的實質。
關鍵詞:竹笛;演奏;技巧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7-0141-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094
音樂作品的基本內容對演奏者來說,它既是演奏者情感發(fā)揮的基礎所在,又是演奏者情感發(fā)揮的基本約束,為此,演奏者必須對作品的基本內容要有全面認識和深刻理解。
一、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旋律
作品創(chuàng)作都是客觀事物在作者頭腦中的具體反饋和社會實踐,一部分作品都和作者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生活等方面都有著密切關系。認識和理解作品,同時把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作為演奏曲目的理解條件是很有必要的。如分析著名南派竹笛演奏家陸春齡的《今昔》、《喜報》等作品,如脫離讀者的時代、環(huán)境、社會實踐,僅僅從作品的標題去理解,就容易對作品內容產(chǎn)生誤解或對作品理解不到應有的深度。
音樂曲式結構是一首樂曲的結構形式,它包含著樂句、樂節(jié)、樂段等,在樂曲中起著框架的作用。旋律在作品中的表達,不同于文學、美術作品,它所反映的內容是抽象的,它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和方式也有自己的特殊特點。既抽象又具體,就是要求演奏者在理解、解釋作品的時候,在采用文學思維方法的同時,還應結合采用音樂思維的方法,演奏者要熟練掌握音樂的表達手段,對作品的旋律、速度、節(jié)奏、力度、音色、音樂感情等方面準確掌握,從而深刻理解作品的實質內涵。
中國的竹笛作品,源遠流長、體裁多樣,但在中國的竹笛傳統(tǒng)曲目中,標題并不一定都有具體的特定的思想內容,如獨奏曲《五梆子》、《三五七》、《二凡》等。演奏者必須依照作品的旋律,音樂形象、地方風格、調式調性等方面去體會發(fā)揮。有思想內容的標題音樂作品,其表現(xiàn)的特征也可以分為兩類:
(1)???? 作品音樂形象較鮮明的、刻化較為明顯的,也就是所謂富于具體性音樂思維的音樂作品,如《和平鴿》、《蔭中鳥》、《鷓鴣飛》等。
(2)???? 不具有具體細節(jié)刻化特點的,也就是所謂富于概括性音樂思維的音樂作品,如《江河情》、《向往》、《塞上情》等。
竹笛大部分的作品是介于以上兩類特征之中。由于作品有內容具體與內容不具體之分,在有具體內容的作品中,又有音樂思維明確的作品與音樂思維概括的,及兼而有之的作品等多種情況,這對一個演奏者來說,就必須依據(jù)作品的基本內容,全面分析,認真對待,深刻領會。因此,作為一個演奏者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從全面認識和深刻理解其作品的基本內容、分清作品的類型開始。竹笛作品,除少數(shù)作品的標題和內容無直接關系外(如《五梆子》、《三五七》),大部分作品標題均是對作品的內容起著提示和直示的作用。
二、恰當運用各種音樂表現(xiàn)手段
恰當運用各種音樂表現(xiàn)手段來豐富作品的表現(xiàn)對于一個演奏者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作品表現(xiàn)方面,主要是靠對音色、力度、節(jié)拍、速度和技巧的準確使用和調配。這個調配還必須建立在演奏者能很好選用演奏中所能應該使用的音色、力度、力度對比、節(jié)拍、節(jié)奏、技巧等。這些表現(xiàn)手段把握的好壞,選用的得當與否,對作品的表現(xiàn)會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
如《今昔》是一首南北風格兼容、技巧較全面的作品,是作者在經(jīng)歷了苦難的舊社會和幸福的新社會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的情況下而創(chuàng)作的。樂曲主要描繪了新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和舊社會中國人民的悲慘遭遇,同時還顯示出人們堅決地向反動勢力作斗爭的反抗精神。演奏者如對作品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在樂曲的引子和第一段中:以歡樂、喜悅的音色,中等的力度,較快的速度。中段以悲憤的情緒。力度加大,速度放慢,上下滑音的巧妙運用。
在作品基本手段能恰到好處運用的情況下,正確掌握作品的陳述規(guī)律和特殊效果也是表現(xiàn)好作品的關鍵所在。音樂中的音樂陳述如同日常生活中的語言陳述一樣,對內容的表達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對音樂語言的句法不清,語氣不明,都會影響到音樂表現(xiàn)的鮮明、生動和整個演奏效果。音樂陳述的有意識、有表現(xiàn)力地表達內容的規(guī)律性方面,與語言陳述是共同的。即它們都存在著有層次段落,有句法、有語氣輕重緩急的特點。它們陳述的一般規(guī)律是起、承、轉、合。在音樂作品中,這個規(guī)律不僅應用在樂段內部,而且貫穿在整個樂曲陳述的始終。演奏者掌握了音樂陳述這一規(guī)律,演奏中的作品表現(xiàn)方可談得上生動。由此可見,在演奏音樂作品中,特殊技巧的巧妙運用會給樂曲的表現(xiàn)增添色彩。
三、結語
總之,一首音樂作品音樂的句法,大致都存在著同分異合的規(guī)律。音樂語氣一般靠抑、揚、頓、搓來體現(xiàn)的。語氣重復即旋律、節(jié)奏等方面的巧妙運用,更能使樂句所表現(xiàn)的意義得以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