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美
摘 要:課堂行為習慣的養成影響到學科目標的達成效果。科學課堂倡導“做中學”的教學模式,一線科學老師也一直在探索,希望找到一種更好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科學學習中真正達到“做中學”,科學課堂習慣養成教育就是其中一項策略。
關鍵詞:做中學;習慣養成;科學課程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小學科學課程性質定義為“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基礎性、實踐性和綜合性課程”。小學科學的課程理念倡導探究式教學,提倡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思”,強調學習方法、思維方法、學習態度的培養。一線科學老師也一直在探索,希望找到一種更好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科學學習中真正達到“做中學”。2013年,我在自己所教的三年級(科學初始年級),開始進行“科學從第一節課開始”的計劃,并在2015年全面實施科學始業課教育,其中習慣養成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實際操作中為了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們進行了分專題的練習。
一、確定小組活動的組織方式
首先解決了如何分組的問題,并確定了各組的成員和組長,固定好座次,每組的1~4號同學圍坐在一起,聽課時面向黑板坐,討論交流和實驗時面對面坐。組長坐在最后面的位置,目的是方便觀察小組每個同學的上課情況。
二、科學課堂學習習慣示范與學習
在學習之初,需要給學生一個明確的示范和要求,學生才知道以后怎么做,課堂組織也會變得簡單。在學習這些習慣時,我們都采用了先演示再練習的方法去讓學生體驗,重點在以下五個方面進行了示范學習。
(一)示范“做組長”的教學片斷
為了讓小組長們盡快進入狀態,我作為老師,進入小組當“組長”,就一個問題進行討論,比如:觀察水。
組長:我們來觀察一下水吧,注意按順序觀察,我們先用眼睛看一看。
組長:你發現了什么?
1號:水沒有顏色
2號:水是透明的
……
組長:我們再來用……
組長的作用非常大,充分發揮組長的帶頭及組織作用,小組的活動就能有效、有序地進行。
(二)示范“如何提出問題”的教學片斷
能提出一個問題,特別是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用科學的語言去表達,這是課標在科學探究維度提出的一個目標。在教學中我也對這個細節進行了專門的指導。
我們可以用這樣的表達來提出自己的問題:
我想知道……
我想研究……
我從書上看到……這是真的嗎?
為什么?
怎么樣?
(三)示范“如何合作與交流”的教學片斷
上課中發現孩子們不會交流、不會合作,自己干自己的,或者出現爭搶,都想做,又都做不好。我們設計活動并對學生進行了專門的指導。
師:小組合作探究的單位是一個小組,小組成員一起分工合作,完成一個或多個任務。大家是一個整體,要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把任務完成。在探究中要注意:(1)遇到問題時,不要不停地問老師,老師不屬于任何小組,遇到問題一定要小組內商討解決,老師進入一個小組時,才可以和這個小組一起交流討論。(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組的問題小組解決。
(四)示范“如何匯報”的教學片斷
有了發現,那怎樣把小組的發現和組員們討論的結果展現給全班同學呢?這就需要匯報交流。可是,小孩子們匯報時,有時會忘記了他是代表小組,忘記了剛才的討論,還是會只說自己的想法。為此,我們多次進行引導,希望從匯報的語言組織上讓學生明白什么叫代表小組匯報。
因為是小組合作探究,所以在表達小組探究結果時,我們可以這樣表達:
“我們小組觀察發現……”
“我們的結論是……”
“我們還發現……”
當有和別的小組不一致的結論時,不要打斷,等他們說完了,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不能一下否定別人,可以用“我們有不同的看法……”“我想補充一下……”。
(五)示范“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教學片斷
師:探究活動中,只有大家積極地參與活動,才能更好地解決遇到的問題。因此,課堂上,要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怕出錯,不要怕說不全面。
師:我們遇到的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就因為我們不會,還沒有解決。不會的問題和沒有解決的問題,不出錯才是不正常的,只要是通過思考而出現的想法,都要表達出來,也許你說不對,但可能會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專題活動的目標定位在讓學生了解并體驗每個環節的形式和要求,科學課堂習慣養成教育是在科學學習中開創性的改變。原來教學中我們非常苦惱也經常因為孩子們不會討論、不會交流、不會探究而著急生氣,現在想一下,問題出在老師身上,作為科學老師,沒有腳踏實地地教學生如何討論、如何交流和探究,他們怎么能把這些做得很好呢?有了科學始業課教育,在正式學習科學主題知識之前,讓學生先了解科學,了解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不同,并知道科學學科的上課模式和需要達到的目標,并初步感知并練習如何討論、如何交流、如何匯報、如何記錄、如何傾聽、如何探究等環節。
通過具體的習慣養成教育的學習,學生科學課堂習慣基本養成,小組合作探究意識逐漸形成,合作、匯報、交流、討論等重要的技能逐漸掌握,學生對科學課堂上課模式、需要掌握的技能、學習目標等有了認識,并在這一過程中學會了合作、交流為主的小組合作探究模式,為“做中學”教學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秦旭芳,龐麗娟.“做中學”科學教育的主要理念[J].湖南師范人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11).
[2]周聯,李升麗.對“做中學”實驗的初步研究[J].早期教育,2003(3).
[3]周美華.“做中學”科學教育探究[D].杭州師范學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