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淦元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我國教育強調立德樹人,將德育放在首位。中國自古以來,強調德才兼備。小學是學生接受知識、塑造品格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學生的可塑性較強,在小學開展德育工作對學生的發展有重要價值。對每一個教育管理者而言,如何進行德育管理工作,是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德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受到普遍關注。因此加強小學德育管理工作,提高德育工作質量和效率,是促進我國德育工作順利展開和發展的重要途徑。作為學校的管理人員,就小學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談談看法。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有效開展
作為學校的總務主任,進行學校事務管理是每天的日常工作。小學德育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層工作任務中最重要的一環,只有不斷將小學德育管理工作進行革新和發展,才能真正實施我國素質教育對小學教育發展的要求,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素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真正為我國發展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這對于提升辦學質量,學校贏得一個好的口碑有重要價值。
一、小學德育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意義
1.改善學校工作,提升辦學質量
在學校展開德育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學校的管理,將德育滲透在學校的管理中,使學校的管理工作提升了一個新的高度,并增添了新的內涵。促進學校德育管理工作有效展開,使得德育與管理有效結合,完善了學校的德育工作,有利于學校形成優良的校風,改善學校職工和學生的日常行為,這對于提升辦學質量有重要意義。
2.培養學生道德品質,促進全面發展
小學進行德育管理工作,使學校對學生的日常德育更加規格化、正規化、規范化,有利于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勤奮求知學習態度的形成,有利于學生在這種正規化的管理中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并在嚴格的德育管理中,約束個人行為,從小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重要意義。
3.推進素質教育進程
素質教育要求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德育處于素質教育的首位,更是素質教育中其他方面提高和展開的基礎。對學校的德育工作進行管理,在制度化、規格化的管理中,使得學校的德育工作有效展開,提高了學生的道德品質,提升了學校的德育氛圍,有利于推動素質教育進程。
二、小學德育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的策略措施
1.健全德育管理系統
開展有效的德育管理工作,必須建立健全學校的德育管理機構。只有在明確的機構管理組織下,才能順利地展開管理工作。
(1)兩級管理機構
班級是學校中的重要單位,應建立學校和班級兩個級別的管理機構,從學校層面管理學校的德育工作,從班級層面管理每個班級的德育工作。在每一層管理機構中,明確德育管理的職責和任務。
(2)兩級管理小組
在學校管理機構中,由校長、德育處主任、班主任組成管理小組,監管各個班級的德育工作;在班級內,以班主任、各科科任老師和班長組成管理單位監管自己班級的德育工作。
(3)統一管理制度
學校級的管理機構制定明確的管理方案和管理計劃,進而下達到各個班級。班級德育管理工作在班主任的監管、科任老師的配合與班長的協調管理下根據管理方案和計劃依次執行。
(4)建立德育督查小組
從學校領導班子、班主任、科任教師中選出代表組成德育督查小組。安排德育督查小組對各個班級的德育工作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和評比,評出優秀班級,從而激發各個班級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實現班級德育管理高效性。
(5)學校與班級德育管理工作的關系
學校和班級德育管理工作應該統一進行、聯系密切、步調一致,充分發揮兩級德育管理的作用,實現兩級協調配合,保證全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以班級帶動學校,實現整個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優質化。
2.培育德育專職人才
目前而言,我校德育管理工作不盡如人意的原因在于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由于這些德育管理人員的教學經驗存在很大差異,直接影響了德育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因此應該重視德育優秀人員的甄選和培養,選擇優秀且專業的德育管理人員對學校德育工作進行指導和管理,才能使德育管理工作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例如:安排優秀大學生到學校來實習并從師范大學中選取相關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從而為學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增添新的活力。這些大學生思想先進,思維緊貼時代步伐,管理方法具有創新性、時代性,在理論知識和管理實踐的結合中,使得他們成為學校中優秀的得力德育管理人員,為學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出謀劃策;走到高校,邀請相關專業教授以及管理專家定期到我校進行德育教育管理工作主題講座,從而提升全校全體教職工的德育素質,這樣本學校便可以學到更多的實用的德育管理方法,進而更好地展開德育管理工作;學校加大經費支持,鼓勵學校管理人員進行階段性的相關教育和定期培訓,從而不斷更新管理人員德育管理的觀念和意識,為德育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活力。
3.借鑒德育管理經驗
管理人員德育管理經驗的不足是制約德育管理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不能及時地提出更好更有效的管理方案,使得管理方案的價值無法實現,進而影響了德育工作的實施。
與附近小學或是具有德育特色的小學針對德育工作管理的現狀進行交流和借鑒,實現日常管理工作的心得交流與經驗溝通,從而吸取他校的長處,改善自身不足,完善每個學校的德育管理體系和機構,從而在不斷交流和反思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同時各個管理人員要針對每次的交流心得和經驗探討進行不斷的總結和創新,發揮交流和溝通的最大化效益。不但國內小學之間需要交流經驗,學校的管理人員更要放長眼光,汲取國外小學的德育管理經驗,在先進的德育管理理念影響下,充分實現我國德育管理工作的高效化。
組織學校管理小組成員定期到其他學校進行觀摩學習,獲得更加直觀的管理經驗,不斷改進提升本學校的德育管理。
4.德育滲透學科教學
加強各學科教師對德育滲透的重視程度。學科教學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德育管理工作,強調重視學科教學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真正將德育管理工作滲透到每一學科教學中,使得學生不斷提高自身學科知識內涵的同時,在學科知識的理解和吸收中,接受到各種形式的德育信息,從而為學生接受德育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讓整個校園都充滿良好的道德建設的氛圍,促進學生正確道德理念和價值觀念的培養。
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促使學生領略我國傳統的優秀文化,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和民族自豪感;在學習戰亂年代的文章時,培養學生珍惜現代美好生活,熱愛和平,并樹立遠大理想,感受我國的漢字魅力,傳承我國的書法文化;在小學數學學習中,通過嚴謹認真的數字計算和應用題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在英語的學習中,促進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增強文化品格,樹立正確的文化傾向,增強中國文化的認同,并將發揚中華文化作為己任;發揮道德與法治課堂德育的主陣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和法治觀念。充分發揮學科教學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
另外,學校管理人員要對任課老師進行德育素質培訓和考核,從而促使每位老師更好地實現言傳身教,促進任課老師對于學生的影響。
5.開展德育活動,深化德育效果
為提升德育管理效果,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踐行道理的環境和機會,因此,開創各種形式的德育活動,從而促進學生在德育活動中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和學習。
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到污水處理廠、廢紙收購場進行參觀,促進學生了解資源的再利用以及促進學生保護環境意識的增強;開展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演講活動或朗誦比賽,從而促進學生在這種比賽形式中接受德育知識的熏陶;定期開辦電影播放活動,以紅色電影為主要題材,讓學生體會革命前輩頑強不屈的精神,從而在光輝事跡和人物的學習中,激發學生的責任感;開辦模范學生獎彰大會等活動,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提升德育管理成效。
6.落實德育,讓德育與生活相連
應該重視德育管理工作中學生的德育行為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真正實現學生的德育和生活實踐相融合,讓德育工作回歸生活實踐,使得學生在日常的小事中處處體現德育工作的成效,實現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根據學生的生活實踐滲透各種德育知識,從而規范學生的個人學習習慣和生活行為,塑造學生良好的品格。將德育工作滲透在學生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如讓小學生回家之后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掃地、捶背、擦桌子、做飯等,從而養成小學生對父母的感恩之情和孝心;在學校中見到老師主動致意,使得每一位學生成為懂禮貌、尊重師長的好孩子;對幫助過自己的人說聲謝謝,將對不起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敢于承認錯誤并虛心改正,讓學生養成懂禮貌、敢擔當的好習慣;讓學生每天做一件好事,從而從生活中一點點的小事中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和道德品質,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得學生的日常行為符合德育規范,促進學生認知的升華,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良知,展現德育管理工作的優秀成效。
總之,加強小學德育管理工作是我國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是我國目前德育工作現狀的要求,是推進學校辦學質量的要求,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加強德育管理工作,需要制訂切實可行的德育工作計劃,并以嚴格的制度加以約束,擴寬德育途徑,使得學校德育工作實現優質化、高效化,真正發揮德育工作在學生發展中的價值,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和品格,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查瀝波.實施德育管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摭探[J].成才之路,2019(33).
[2]周桂林.淺談新時期背景下小學德育管理工作[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
[3]任曉鳳.小學德育管理激勵對策創新實踐[J].華夏教師,2019(21).
[4]馬嵐.信息化環境下的學校德育管理策略[J].中國新通信,2019(14).
[5]張偉東.精細化管理在小學德育管理中的運用研究[J].教書育人,2019(17).
[6]季鶇蓉.小學德育管理激勵對策創新實踐[J].小學教學參考,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