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虹


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護理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臨床價值。方法: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本院的5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隨機將其分為人性化護理組(研究組)27例與常規護理組(對照組)27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人性化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 SF-36評分。結果: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護理后SF-36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人性化護理應用到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護理工作中,可以有效的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老年冠心病;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4-0284-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200
老年冠心病較為復雜,且隨著近些年來我國老齡化現象的不斷加重,老年冠心病的發病率也愈來愈高。患有該疾病的患者常常伴有心慌、焦慮等現象,嚴重甚至會造成心肌缺血、心絞痛等,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與常規護理相比,人性化護理通過系統、全面的護理模式,可以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本文旨在研究人性化護理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臨床價值,具體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本院的5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隨機將其分為人性化護理組(研究組)27例與常規護理組(對照組)27例。研究組患者年齡最大85歲,最小59歲,平均(71.86±2.94)歲;對照組患者年齡最大86歲,最小61歲,平均(72.68±2.89)歲。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 P>0.05,可對比。
(二)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疾病注意事項等。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人性化護理:患者入院時為其介紹病房、院區環境,宣教健康知識,全面的介紹冠心病相關知識,包括發病機制、治療原理等。囑咐家屬多與患者交流,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若產生負面情緒,及時的進行心理疏導。定期監測患者的血糖、血壓情況,若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使用降壓藥、降糖藥治療。患者出現腰背疼痛癥狀時,專業人員可進行適當按摩,以此來緩解疼痛。囑咐患者用餐不可過飽,特別是晚餐,預防心肌梗死。
(三)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由患者自行勾選滿意、較滿意、不滿意,滿意、較滿意計入總滿意度。(2)對比兩組患者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分,共8項測試內容,各項分值范圍0~100分,總分取8項測試內容的平均分,分數與患者生活質量成正比。
(四)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利用 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以(%)表示,x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二、結果
(一)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二)兩組患者 SF-36評分對比分析
研究組護理后SF-36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三、討論
冠心病作為心血管常見疾病,高發于中老年群體,極易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以及心絞痛等,嚴重威脅到了患者的生命①。隨著我國老齡化情況進一步的加重,冠心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該疾病臨床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各項身體機能下降等,患者易產生負面情緒,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的同時,也不利于治療工作的進展。進行常規護理時,由于患者對冠心病相關知識、健康知識等認知不夠全面,產生過多的心理壓力與恐懼,限制了護理工作的展開,降低了治療效果,增加了冠心病的威脅性。將人性化護理應用到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護理工作中,通過科學、系統的護理模式,幫助患者正確的認知到疾病,在便于護理工作展開的同時,避免因為患者產生過多負面情緒,從而影響到治療效果情況的出現,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注釋:
①劉成婭.人性化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作用效果及生活質量評價[J].健康必讀,2019,03(1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