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民
摘 要: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小學是一個人成長的起步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恰當?shù)厝诤系掠潜匾铱尚械摹T趨⒖家延醒芯砍晒幕A上,對現(xiàn)階段小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現(xiàn)狀及原因進行分析,試圖提出有效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融合
德育包括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理想教育等廣泛的內容,目的是使人最終形成符合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德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德育僅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是學校、教師根據(jù)社會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等方面的教育活動。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馬光有一個精辟的論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明確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立德、樹人。隨著課程改革理念的入心入腦,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在小學語文中進行德育滲透的重要性,并進行了廣泛的實踐探索。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現(xiàn)狀
長期以來,應試教育對課程改革及教育思想的影響是巨大而深刻的,家庭、學校無不受其影響,形成重智育、輕德育的局面。首先,新課程改革十多年來,雖然新的教育理念逐漸深入一線教師的頭腦,小學語文教學及評價的重點已不再單純強調學生的考試成績,但仍有一些教師畏手畏腳,教學依舊局限在單一語文教材上,注重標準知識和標準答案的傳授,不能放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方面的拓展,使語文教學所蘊含的德育功能得不到充分發(fā)揮。其次,農(nóng)村小學尤其是艱苦邊遠地區(qū)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新生代青年又不能積極地補充到教師隊伍,致使農(nóng)村小學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德育落不到實處。這些都對小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措施
1.不斷加強教師自身師德修養(yǎng)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奠基階段,強烈的模范性是其顯著特征。學生對教師的行為有一種近似盲目的崇拜心理,會不自覺地模仿教師的一舉一動,教師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和模范的個人行為會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影響。小學語文教師應抓住學生這個特點,對學生做出正確引領,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想要有效融入德育,教師就必須從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做起,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用高尚的品質和規(guī)范的行為帶動學生,促使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充分挖掘語文教材德育素材
語文文本中的德育素材,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有力抓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語文方法和能力的訓練,還要注重教材中德育元素的挖掘,有目的、有計劃地把德育滲透融入語文教學,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和健康的思想品德。
3.積極開展語文社會實踐活動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知行合一才是語文教學的歸宿,語文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好方式。在豐富多彩、富有教育意義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讓學生真實體驗,能增加學生的理想信念和時代認同感。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利用多媒體設備再現(xiàn)生活場景愈發(fā)簡單和直接,“課堂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實現(xiàn)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學生的視野更加廣闊。社會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用相機、手機等多媒體設備,記錄生活的片段、畫面,并上傳到班級公眾平臺上,互相學習、共同探討,提高認識,升華感情,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感悟。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中古詩詞的篇幅進一步增加,這是教材編寫“雙線結構”“人文主題”的體現(xiàn),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繼承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誦讀、講文化故事等實踐活動,在達成聽說讀寫能力要求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優(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提高其文化素養(yǎng)。
4.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作文教學作為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也承擔著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任務。作文教學要注重讓學生通過對真實生活的描述展現(xiàn)自己真實的生活感受和感悟,并始終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但是由于小學生生活簡單,對事件感悟不深,因此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著力把有意義的場景“搬進”課堂,讓學生結合自身體驗選擇截取生活素材,寫出教育啟發(fā)。教師也可以布置一些貼近時事的作文訓練,提前讓學生觀看電視、查閱資料,寫出體驗感悟。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郊游、參觀等社會活動,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了解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英雄事跡,讓作文與生活相結合,在寫作的過程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目前來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和融合的效果還不是很理想,學生在學校尤其是語文課堂中受到的德育還達不到課標要求和時代需求。小學語文教師要改變工作中的被動狀態(tài),深刻領悟新課改精神,準確把握時代要求,重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當好學生人生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教師要從提高自我修養(yǎng)做起,研究教材,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營造和諧美好的德育氛圍,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把語文課堂變?yōu)閷W生德育滲透的重要橋頭堡。
參考文獻:
[1]陳海燕.教材插圖的德育價值簡析:以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為例[J].中小學德育,2018(7):57-59.
[2]龔孝華,黃澤純.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新觀念與新行動[M].天津:天津出版?zhèn)髅郊瘓F,2018.
[3]蘇霍姆林斯基.蘇霍姆林斯基選集:第四卷[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