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毅陽
【摘 要】音樂專業一直以來是我國各地高職院校中的熱門專業。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高職音樂專業迎來了大量生源,生源增多的同時,高職音樂還面臨著學生管理、人才需求轉型等多方面的挑戰。在新的環境下,高職音樂專業應該何去何從,如何改革才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從而使其適應變化多端的人才市場。本文將從專業設置、教學方向以及實踐實訓三個方面研究高職院校音樂人才的培養方向。
【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0-0097-02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日漸飽和,我國對于專業型人才的需求也變得更加旺盛。高職院校作為專業型人才的培養基地,在國家發展的關鍵時期,在人才的輸送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高職院校的眾多專業中,音樂專業無疑成為了學生以及家長最為青睞的專業之一。然而,音樂本身屬于較為抽象的學科,如何教學才能夠適應社會對于音樂人才的需求,本文以筆者工作單位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為例,分析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學現狀,并結合筆者教學、管理經驗,總結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展望。
一、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一)專業設置趨于多樣化、合理化
對于高職院校的音樂專業來說,專業設置是否合理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所學習專業的知識體系以及就業成功率。近年來,在政策的推動下,國家對于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課程設置也有了較為明確的定位。以河南省為例,近年來根據政策的引導,河南省已經形成了以主修專業為核心并橫向擴充的多樣化課程體系,單從字面上不難看出,國家對于音樂人才的需求已經從之前的專一性向全面性過渡。這樣的專業設置也直接反應了社會對于音樂人才的需求,學生只有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在復雜的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
然而,對于專業的橫向發展也受到了一部分教師及學校管理者的質疑,一部分人認為,音樂專業的學習更應該以主修專業為主,只有不斷深化主修專業才能夠有效提升專業競爭力。不可否認的是,當今社會行業的多元化趨勢逐漸加深,以“互聯網+”時代為標志,許多傳統行業的改革也成為了必然的趨勢。所以,高職院校更應該適應社會發展,了解行業變革,從合理的專業設置出發,為學生的學習與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以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為例,近年來學校在專業的設置上已經完全符合了政策的要求并且逐步向更加多元化的專業設置發展,除了對所有音樂專業開放鋼琴專業學生所必須掌握的技能以外,學校還為學生設置了諸如音樂制作這類的新興課程,而這些新興課程的加入也為學生在就業的選擇上提供了更多可能。
(二)對口式校企合作全方位增強實踐能力
實習、實踐是高職院校中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同時也是高職院校教學的特色之一。根據教育部的文件指示①,高職院校中實踐性的教學學時應該在原則上占總學時的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五十的比重也直接說明了實踐對于高職學生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快地融入社會;更快地適應畢業后所從事的工作。在以往的實習環節中,因為高職院校發展得并不成熟,往往不會為學生安排對口的崗位進行實習,學生也會因為無法從事自己所學的專業而抱怨甚多,隨著近年來職業教育的逐年完善以及國家的大力支持,高職院校在安排學生實習的環節也逐步趨于完善,更多的高職院校在安排學生實習的過程中也會盡量考慮到學生所學的專業。只有實習的崗位對口學生所學專業,學生才能更好地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從而有效地積累、提升工作經驗。當然,能為學生找到對口的實習崗位并不容易,需要領導與教師的通力合作與不懈努力。實踐、實習是高職院校教學的保障,只有進一步完善實習政策才是高職院校運行的保障。筆者也在此建議,各大高職院校能夠成立專門的崗位負責學生的實習工作,這不僅能為學生的實習、實踐保駕護航,更能夠提升學校的形象,為學校的長期穩定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與發展方向展望
從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職院校中音樂專業的發展現狀呈現出了欣欣向榮的趨勢,但不可否認的是,高職院校的發展因為之前長期處于緩慢狀態,如今得到政策的支持而發展迅速,其中必然會暴露諸多短板。這就需要我們在發展中不斷發現問題并積極解決問題。首先,在師資力量方面,眾多高職院校表示目前的師資力量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任務,很多老師往往身兼數職,這不僅對教師的體力是一項嚴峻的考驗,同時也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質量。只有放寬人才引進政策,加大力度引進教師與管理人員才能保持高職院校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其次,在學生的管理方面,因為學生的突然增多會暴露出管理上的漏洞,如果沒有系統的管理制度,學生的生活便無法獲得保障,教學也會因此受到影響。筆者作為學生的管理者,每次在新生入學階段都會進行相關的安全與紀律教育,與此同時,日常的學生管理也絲毫不能懈怠,為此,筆者也建立了系統的班委制度以及完善的聯系網絡。從每個宿舍的宿舍長到班級委員,問題的上報除了逐級以外,可以根據事態的嚴重性直接聯系管理教師。這樣的班委制度不僅可以應對緊急事件,同時也是監督學習的最好辦法。所以,除了教學以外,學生管理工作也是重中之重,是不容忽視的環節。
最后,對于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發展,筆者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的進一步發展,我們也能看到高職院校與現代科技接軌的痕跡。如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已經開始籌劃在網絡平臺上開展開放教育,僅憑此點,我們就應該對職業教育保持足夠的信心。職業教育也會在不久的將來發展至各個領域之中,從而為學生的未來提供更多保障。
三、高職院校音樂人才的培養方向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技能型人才的緊缺已成為制約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高等教育體系中,高職院校承擔著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使命。然而,從近年高職院校發展的現狀來看,對學生的培養距社會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教育理念、教學機制的滯后都可成其歸因。因此高職院校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系統化地對學生的專業技能、人文素質、職業發展潛力進行塑造,提供職業發展的動力,提高其核心競爭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一)應用性與專業性結合的知識體系
“聽不懂”“學不會”是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反映的問題之一,而這一現象真實反映了高職院校學生略遜于高校的高材生嗎?或者說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不如高等院校嗎?其實不然,筆者認為,雖然高職學生在成績上不占優勢,但在智力與智商方面絕不差于高等院校學生,甚至在工作經驗上要優于高等院校學生,只是我們在進行教育時應該針對不同的群體選擇不同的方法而已。所以,為了配合音樂專業技能更加全面發展的方針,在教學的內容與方法上職業教育也進行了相關調整。相比于之前教學內容中過于深奧的專業知識,教師在近年來選擇教材以及教學方法上都已經向較為實用、應用型的方向靠攏。以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的音樂表演專業為例,該專業既要求專業的深度,對專業的廣度也有著較高的要求,我校領導與專業教師也在教學內容上進行了深刻的交流與研討,最終總結出了應用性與專業性并重的教學方法。即在技能、方法上選擇較為嚴格的標準要求學生,而在內容的選擇上降低原有的標準,從較為專業化的內容目轉變為工作崗位中較為常見的內容,如膾炙人口的歌曲,能彈能唱的鋼琴曲等,這些常見的歌曲、鋼琴曲與專業的曲目相比,雖然藝術性較差,但如果輔以專業的技巧則能夠使學生從另一個方面獲得提高,這也正好符合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
(二)高端專業設置與基礎知識教學相結合
每個學生在入學時心中都會藏有一個夢想。尤其是高職院校學生,因為入學時成績不理想,很多學生也展現出希望有所建樹的心理。在日常學習中,很多學生會認為所學知識過于簡單,從而產生厭學的情緒。但問題在于,如果高職院校選擇學生樂于學習的內容進行教學,雖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這些高端的知識并不能幫助學生在基礎崗位的競爭中獲得優勢。教師更應該在此時做好學生的心理工作,讓學生腳踏實地,從一點一滴學起,通過自己的耐心與能力逐漸實現自己的夢想。以筆者所在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音樂專業為例,很多學生對音樂制作課程有著濃厚的興趣,認為音樂制作可以高薪就業或者成為知名的音樂家。但音樂制作所涉及的知識非常深奧,強行教學所起到的效果則并不理想,學生畢業之后也會因為知識體系薄弱失去競爭力。所以,高職院校可以在專業設置方面相對高端,但在實際的教學中一定要以基礎知識為主,這樣既能夠保證學生知識體系的建立,提高就業的成功率,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涉及到想要學習的內容,可謂是一舉兩得。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高職院校音樂專業教學現狀出發,結合實例分析了高職院校近年來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發展成果。從分析中可以看出,高職院校音樂專業雖然是當下的熱門專業,但在人才培養方向上仍然采用了較為傳統的模式,而傳統的模式并不利于學生在當下殘酷的就業環境中有效提升競爭力,只有在人才培養方向上與時俱進,才能保證日后可持續發展。當然,高職院校的發展仍需要廣大高職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筆者也會時刻保持前進的動力,為高職院校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注釋:
①教育部于2019年6月11日發布《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發文字號:教職成(2019)13號。
參考文獻:
[1]關春梅.當代職業教育中音樂教育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J].赤子(上中旬),2017,(05):285.
[2]賀婧.職高音樂教學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18,No.563(07):96-97.
[3]尹勛鋒.高職院校音樂人才培養融合“職業精神”研究[J].職教論壇,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