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含嫣
◆摘 ?要:讓學生學會思維,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數學教學,作為思維活動的主陣地之一。數學教師要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與社會”,要讓學生學會數學的思維方式,讓思維之花在課堂中綻放。
◆關鍵詞:思維;思維可視化;課堂
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讓學生學會思維,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數學教學,作為思維活動的主陣地之一。數學教師要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與社會”,要讓學生學會數學的思維方式,并讓學生在思維過程中相互接納,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盡顯學生的潛在能力,發揮課堂教學中的多種交互作用,讓思維之花在課堂中綻放。
一、快思慢想,讓思維理性深刻
努力養成學生主動思維的廣度與深度,這是諸多數學家的一項共識,即認為數學學習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有益于人們進行深刻的、長期性的思維活動。但是,我們在現實中過分突出了學生即興思維能力的培養,以致完全忽視了對思維的廣度與深度的培養。
日本著名數學家、菲爾茨獎獲得者廣中平佑曾明確指出:“思考問題的態度有兩種:從專業角度看,一種是花費較短時間的即時思考型,一種是較長時間的長期思考型。所謂的思考能人,大概就是指能夠根據思考的對象自由自在地分別使用這兩種類型的思考態度的人。但是,現在的教育環境不是一個充分培養長期思考型的環境。沒有進行長期思考性訓練的人,是不會深刻思考問題的。無論怎樣訓練即時性思考,也不會掌握前面談過的智慧深度。”現有考試制度下的數學學習特性,學生為獲取較高分數,必須使用適當的演算法快速求得答案,機械反復的重復練習扼殺了創新思維火花的迸發,使得學生缺乏進行理性深刻的思維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學習方式較為被動。
那么,我們如何幫助學生很好地學會理性深刻的思維呢?在教學中應當處理好快與慢、多與少、熱鬧與安靜以及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積極交流之間的關系。如果一節課的內容太多,承載的任務太重,學生上課時很忙碌,思維能力就很難得到提升,學習能力會越來越弱。若課堂只聚焦幾個核心問題,讓學生深入思考,看上去學得少、學得慢,但思維的方式、方法豐富了,思維能力便能提高,且會越來越強。人的思維專注進入心無旁騖的境界,便走向了潛心靜思。這也就如著名數學家陳省身先生所指出的:“數學是自己思考的產物。首先要能夠思考起來,用自己的見解和別人的見解交換,會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思考數學問題需要很長時間。我不知道中小學數學課堂是否能夠提供很多的思考時間。”這對傳統教學觀和傳統教學方式是一大沖擊,我們往往追求所謂“熱鬧”的課堂,學生對課堂、對學習懷有巨大的熱情,學習主動性高,因此處理好課堂上“熱鬧”與“靜思”的分寸,對學生思維的培養大有裨益。我們要倡導“認真地想,靜靜地聽,輕輕地說”這樣一種學風,努力營造安靜的課堂、思維的課堂、開放的課堂。
二、思維可視化,讓數學核心素養扎根
思維可視化是指以圖表等方式把原來不可見的思維結構、思維路徑及方法呈現出來,使其清晰可見的過程。思維可視化通常被視為組織和連接表象知識的有效工具,將某一主題的相應概念置于圓圈或方框之中,再用連線或箭頭把各種概念與對應的命題連接,連線上注明概念之間的意義關系。思維可視化可以幫助學生架構條理清晰、有機整合的知識網絡,促進學生對知識結構的理解和掌握、相關概念的吸收和內化以及知識的遷移,進而有效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培養其數學思維能力。
在現在信息網絡非常發達的時代,人們吸收信息的容量是成倍增長的,面對這么多的信息量,人類的思維模式卻沒有達到接受自如的程度。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他們的思維都是從點狀思維階段開始,逐步向線性、網狀、系統思維階段發展。思維可視化,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用圖示的方式來表達思維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思維逐步從零散走向聯系,從碎片走向系統,從知識層深入到思維層,從而打通數學知識內在聯系,實現系統化構建。
我們知道,數學課堂里總是存在兩條線:一條是明線,像那些所謂的知識點(概念、公式、定理等);一條是暗線,就是所謂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部分數學教師非常重視前者而忽視后者。比如:有些數學教師往往在出示問題后,看到學生沒有“動靜”,或者說出來的思路不在自己的“預設”之中,趕緊把最佳的路徑草草地塞給學生,費盡心機地拽著學生跳過溝壑,少走彎路。結果呢,往往一旦放手,學生仍然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其實不同的學生自己會尋找不同的解題路徑,與其費盡心機讓學生理解老師的方法,還不如嘗試接納學生個性化的思維,順應學生的思維,在充分展示學生不同解題策略的基礎上,和學生一起走在探索之路上,站在學生的角度巧妙引導,逐步實現教學策略的更優化。
思維可視化是教師有力的教學助手,通過思維可視化教師能夠在學生們的視野里清晰地呈現知識的框架與結構,使教師更加有條理地進行教學。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通過合理地運用思維可視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們具有正確的邏輯思維方式,提高學生們用圖示進行表達的能力,不斷促進學生大腦潛能的開發。總之,通過思維可視化的合理使用,更好地找到解題的思路,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使思維可視化成為促進學生學會學習的有效工具。
教會學生用數學的方式去思維,遠遠比數學知識本身的教學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