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燕
【關鍵詞】異常妊娠;引產;精細化護理;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05-01
異常妊娠是指妊娠期內胎兒及孕婦由于疾病等因素影響必須終止妊娠的婦產科疾病。中晚期異常妊娠產婦,由于胎兒在宮腔內已經成形,無法以流產方式結束妊娠,只能通過引產方式進行,但是引產對產婦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不良影響,使得引產后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不利于術后恢復。因此,異常妊娠引產后給與患者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對患者早日痊愈康復具有積極促進作用。本文特選擇60例異常妊娠的引產患者開展對比研究,觀察精細化護理與心理護理配合的實施效果,現匯報如下。
1.1資料
抽取60例異常妊娠引產患者,入選時間為2019年3月-2020年3月,以數字法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年齡平均值(28.69±3.48)歲,孕周平均值(31.51±0.61)周,引產原因:孕婦體質差6例,胎兒畸形9例,胎內窘迫5例,胎膜早破4例,孕高癥3例,嚴重糖尿病并發癥3例;觀察組30例年齡平均值(28.24±3.12)歲,孕周平均值(31.93±0.93)周,引產原因:孕婦體質差7,胎兒畸形7例,胎內窘迫6例,胎膜早破3例,孕高癥4例,嚴重糖尿病并發癥3例;患者引產前各項數據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與常規引產護理,做好各項檢查,健康宣教,加強生命體征監測等措施。觀察組采用精細化護理配合心理護理,具體實施方法:(1)心理護理:向患者介紹醫院引進的先進引產設備,介紹醫師水平,使患者的信心大幅提升。囑咐患者家屬多陪伴在旁,給與患者多方面的支持與鼓勵,給與周到的照護與關心,使患者的后顧之憂減輕。提前告知患者急家屬引產時的疼痛、出血等意外事件,使患者做好充足心理準備。實施引產期間,要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患者的不良情緒,及時給與患者有效的疏導干預。患者接受引產時,易出現創口疼痛,關注異常嬰兒等情況,導致患者出現焦慮心理,因此,應做好耐心解釋,引產時盡可能降低疼痛,及時告知嬰兒治療情況,待患者身體好轉后,可讓患者親眼目睹嬰兒情況,使患者的顧慮心理有效消除。
精細化護理:引產后給與患者抗感染類藥物,囑咐患者做好生殖器清潔管理,通過擦洗、消毒方式,預防病毒侵入。指導患者選擇寬松、舒適的衣物,一旦污染應及時更換。指導患者取頭低臀高體位,將雙腳適當抬高,以防臍帶脫垂。告知患者引產后應盡量臥床休息,避免過度活動。加強對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的監測力度,及時告知患者引產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并告知防范措施,使患者可做好感染防控工作。產后應對患者的尿量、引導流血量進行準確監測與記錄,一旦出現異常變化,應及時給與有效治療,以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術后應對切口變化情況給與密切關注,定時更換藥物,保證動作輕柔、快速,以免造成患者的不適。對產后出血情況進行密切監督,及時給與止血藥物,以免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1.3觀察指標
以問卷評估法對患者的焦慮、抑郁、護理滿意度三項指標進行評估。
1.4統計學處理
將所有資料根據計量與計數不同,采用t值X2值與不同的檢驗方法,以SPSS24.0軟件系統,P值<0.05,有統計差異。
在SDS評分、SAS評分、滿意度評分方面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孕期濫用藥物、胎兒生長發育減慢、孕婦情緒變化大、休息不佳、存在先天性代謝性疾病、嚴重高血壓或糖尿病并發癥,影響胎兒發育,對產婦的自身健康也存在極大威脅。中期引產是低生存質量胎兒的一種有效治療方式,晚期引產是保證母嬰安全的終止妊娠方式。由于引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孕婦引產時易出現心理問題,影響引產后恢復質量。
異常妊娠引產患者接受精細化護理,可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恢復環境,指導患者掌握有效的引產后護理方法,預防感染等并發癥發生,使患者的生理狀態有效恢復。心理護理干預的良好實施,則可幫助患者有效宣泄焦慮、抑郁、悲觀等不良情緒,使患者引產成功、預后康復的信心大幅提升。開展正確的心理干預,可使患者盡快從引產帶來的負性情緒中解脫出來,保持良好、樂觀情緒,更好配合臨床護理工作開展。
本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護理效果而言,觀察組患者的焦慮與抑郁評分明顯降低,而護理滿意度評分大幅提升,結果證實,精細化護理配合心理護理,可使患者的身心狀態良好改善,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進而使患者的滿意度大幅提高。
綜上所述,異常妊娠引產護理在精細化護理配合心理護理,可使護理質量顯著提升,推廣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