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張岱瑩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發意識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幼兒階段,孩子的身體發展正處于萌芽狀態,心理發展更是剛剛起步,還沒形成判斷是非的能力。因此,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適當添加德育教學內容,對于幼兒的啟蒙至關重要,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還能為每位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每位孩子都剛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對身邊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心,對周圍一切事物的認知也都處于空白的狀態,因此他們經常會看到什么便學習什么。而幼兒教師作為在幼兒園中與他們接觸最為密切的人群,應該以身作則,為孩子們樹立起一個良好的榜樣形象。這樣幼兒在看到教師的良好行為時,也會在不知不覺之間通過模仿來學習,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德育效果。
例如,幼兒的注意力相對難以長時間集中,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影響。在一節繪本閱讀課上,我給幼兒分發了很多他們喜愛的繪本,但不少幼兒在保持了很短的閱讀時間后,注意力就分散到身邊的其他事物上了。因此,我先巧妙地引導注意力分散的幼兒再集中精神回到繪本閱讀活動上,隨后以身作則,拿著一本繪本與開始閱讀。幼兒看到我聚精會神地閱讀,也緊跟著投入繪本閱讀,很快整個班級都進入了良好的閱讀狀態。由此可見,教師的行為對于幼兒來說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只有教師先以身作則,樹立好榜樣,幼兒德育工作才能更加順利自然地進行下去。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不僅僅是簡單的傳授知識,還包含了對幼兒性格、價值觀以及生活習慣的初步培養等多個方面。但幼兒的心智發育還非常不成熟,講道理的方式對于幼兒來說往往收效甚微,這樣的矛盾就使得教師的德育工作開展得很艱難。對此,教師需要轉換思路,從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探索更加合適的德育教學模式,嘗試將德育教學融入幼兒園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這樣就能更加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讓幼兒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持續受到良好的德育。
例如,在班級的閱讀區里有一個共享繪本書架,幼兒在自由活動的時候都可以來這兒自行選擇喜歡的繪本進行閱讀。但一段時間后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出現了,即不少幼兒可能在家中習慣了家長整理,在閱讀完繪本之后不能將繪本放回原位,這一問題在游戲區、美術區等也有明顯的體現。針對這一情況,我考慮到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先是和藹地教導幼兒們物歸原位的道理,隨后制作了生動有趣的漫畫,并貼在了繪本區和玩具箱等容易出現這種現象的地方,這些易于幼兒接受的漫畫內容會持續提醒幼兒遵守物歸原位的規則。這樣,從幼兒的心理發展規律出發,探尋出幼兒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并將其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就能讓幼兒的行為習慣受到更加持續且有效的影響,從而有效提高德育效果。
游戲一直都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而隨著現代對幼兒教育的理論研究,人們越發認識到游戲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時,也應該考慮將其積極與游戲結合,這樣更加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能夠將德育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
例如,在點心時間,由于他們年齡尚小,未能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且在家中部分幼兒習慣了飯來張口的生活,因此部分幼兒喜歡用筷子敲擊碗碟,他們也并不覺得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反而會因為敲擊的清脆聲感到快樂。為了幫助幼兒認識到這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我先在幼兒敲擊碗碟時及時進行制止,并耐心引導幼兒認識到這種行為發出了很大的噪音,影響了其他小朋友,同時這也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而在之后的教學活動中,我也安排了敲擊樂器的教學內容,讓幼兒感受到敲擊樂器和敲擊碗筷在本質上的區別,幫助幼兒進一步認清敲擊碗筷行為的不當,并在敲擊樂器中獲得真正的快樂。這樣,利用寓教于樂的小游戲,就能幫助幼兒更加深刻地理解德育內容,有效增強德育效果,從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總而言之,德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有效提高階段性的幼兒教學效果,而且對幼兒今后的終身發展起到了重要的積極作用。對此,幼兒教師必須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從幼兒的認知規律出發,積極探索能被幼兒有效接受的德育模式,從而進一步提高幼兒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