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平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要具備正確的判斷力,才會做對抉擇。一個人是不是生下來就會判斷?還要透過學習,他才能夠形成判斷力,才能下對抉擇。而這個判斷力要取決于他的理智、智慧,他才會下對判斷。假如沒有智慧、沒有理智,就有可能會意氣用事,俗話講后悔莫及,后悔都是后面才來悔,就是下錯抉擇,下錯判斷。一個人何時要具備理智?什么時候?理智要學多久?活到老,學到老。但是理智要愈早建立,人生才會下對重要的抉擇。
請問理智從哪里學?現在很多人讀很多書,有沒有理智?現在有個病叫憂郁癥,很多憂郁癥的人看的書可不少。
問:愈看愈怎么樣?
答:憂郁。
你們怎么都知道?所以在這個時代,連選書都要有判斷力。現在知識爆炸,很多小孩看錯書。有個孩子才五、六歲去看心理醫學,本來都跟他的媽媽講,“媽。我要一個弟弟”,都這樣跟他媽媽講。結果看完心理學的書,馬上跟他媽媽說,你不能生弟弟,因為假如你生了弟弟,你就會比較不愛我。看書好不好?看書不能說不好,話要給他講完,要看對書才好,看錯書是污染。
諸位朋友,一杯清水,把一滴墨汁滴下去,時間才一秒,請問你要花多少秒才能回復到本來的清凈狀態?多少秒?可能十倍、百倍。所以孩子的思想假如污染了,你要花更多倍的時間把它清除。我常常有時間跟一些同事聊天,那些同事說,某些綜藝節目真好笑,笑得我都快要躺在地上。我都會跟他說,我說你看那些主持人在挖別人的隱私,在拿別人開玩笑,你覺得他做得對不對?他說當然不對!那你覺得很好笑,你在那里笑的時候,你兒子在旁邊陪你笑,他知不知道對不對,他覺得爸爸覺得很好笑,那這樣做是對的。所以孩子耳濡目染,對別人的言語輕慢,對別人的言語會有占便宜的傾向,會亂開玩笑。當你已經發現他講話沒什么分寸,再要把他扭回來,就很累了。電視如是,書籍的內容亦如是。
最近很暢銷有本書叫《窮爸爸富爸爸》,應該有人看過!有個家長看了以后很高興,跑來跟我說,她說王老師,這本書真有效果,它可以讓我懶惰的兒子瞬間變成勤勞的孩子。這個特效藥有沒有效?真有效。她跟她兒子說:兒子,幫我拖地,給你兩塊人民幣;幫我曬衣服,給你兩塊錢你;幫我洗碗,給你三塊人民幣。她兒子本來懶洋洋的,突然變得很有精神,變得好像不辭勞苦,開始工作。有沒有效?你看特效藥都很有效,所以你看,為什么很多人會被那些神棍騙?那個人夫妻關系不好都已經十年、二十年,結果這個人跟他說,你馬上燒些紙錢,做哪些動作,馬上保證你夫妻變好。都很希望吃特效藥,都沒有考慮到冰凍三尺,有沒有理智?沒有理智的人特別容易被騙。所以,好像面對很多問題都希望趕快立即有效果。
其實,人這個思考就沒有自然道法。感冒流鼻涕,為什么會流鼻涕?諸位朋友,鼻涕是不是病毒?鼻涕是你免疫系統跟病毒奮戰之后留下來的尸體。你看我們傷口是不是會化膿?這個代表當病毒入侵的時候,你的身體的免疫系統馬上起來防衛你的身體,你看到鼻涕你要很高興;你看,我的免疫系統奮勇殺敵。結果你看你的免疫系統奮勇殺敵,你也不愛護它,你只希望不要看到鼻涕,馬上抗生素吃下去。吃下去很有效,它一定會把病毒殺了,它也同時會把你的免疫系統殺了。不只殺免疫系統,連你腸胃里面好的細菌通殺。所以,孩子吃完藥打完針,氣色怎么樣?你看那個孩子比較明顯的,兩頰都會削下去,然后一兩個禮拜看到食物都沒什么胃口。所以你用特效藥,他的免疫系統一直沒有建立,這樣就會惡性循環,到最后,只有要有流行感冒,你保證要帶著孩子去跟醫生報到。那你要帶到什么時候?你要花多少錢?所以,我們要了解道理,不要看了書以后,看到有效果馬上就用。
這位家長過了一兩個禮拜又來找我,她臉色不太好看,她說出狀況了。我就問她怎么了她說,今天我跟我的兒子說,我說兒子,今天媽媽累了,你去幫我把已經洗好的衣服晾起來,媽媽給你兩塊錢。他跟他媽媽說;今天我也很累,我不賺了!她突然警覺到,這服特效藥已經流露出副作用了。諸位家長,家庭是不是談利益的地方?不是。你已經把功利主義帶到最溫暖、最祥和的地方,都被功利主義襲卷了。家庭是教付出的地方,家庭是教感恩的地方,家庭是教認知本分,懂得盡本分,懂得盡孝道的地方。所以我們要有理智的判斷,你才能夠防止書籍里面不正確的知識,才能防止孩子受到這些的污染。
我們來看一看,四、五千年前,做人要盡孝;四、五千年之后,要不要孝?要,所以超越時間。《弟子規》有很多經句都是根據圣賢人做出來的德行,比方說“晨則省,昏則定”,是周文王做到了;還有“冬則溫,夏則凊”,這是東漢的黃香做到了。所以每次在講經句的過程,都是把這些故事娓娓道來。做人應該這樣,做人應該如此。所以孝穿越時間,穿越空間,這樣的真理才值得我們用短暫的生命好好去追求,好好去深入。當我們真正有理智,就會下對抉擇,諸位朋友,抉擇當中有一個抉擇最重要;抉擇你的思想、觀念,擇念。思想決定你的行為,行為決定你的習慣,習慣形成一個人的性格,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我們做人要重實質,不能重形勢。現在社會我們明顯看到,人與人發生沖突,現在父子有沒有沖突?有。打開報紙很多情況,父子沖突、兄弟沖突,很多的法院愈蓋愈大,為什么?沖突變多了,他們處理不來,愈蓋愈大。夫妻離婚率節節攀升,所以人跟人沖突。
覺者畏因,覺悟的人會把原因找出來,迷惑的人只會害怕那個結果。所以當我們去擔心我的身體會不好,擔心以后孩子會不會孝順,擔心來擔心去,一點幫助沒有。我們要把根源找到,從根本下手,才能解決問題。人的思想、態度就會延伸出他的行為。
年輕,因為有德行、有智慧,所以要造福;老年,福在晚年享,那才是真正的福。俗話說:“福田心耕”,當一個孩子從小他念念都會為人設想,都會替人著想,他這一顆心已經在為他這一生培育出非常多的福田。而他有這樣的態度,學的東西他一定會奉獻社會,造福,晚年鐵定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