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春霞
摘要: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也是幼兒園對幼兒實施教育的主要形式。玩是人的天性,游戲更是孩子的至愛。孩子通過玩游戲鍛煉肢體的靈活度,刺激大腦的發育,促進身體各個機能的發展,完善健全的人格,通過游戲還可以讓兒童模仿人際溝通等等。可見,游戲對幼兒的發展非常重要。
關鍵詞:游戲 ??集體游戲 ??親子游戲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有時怕孩子們亂、怕麻煩、怕出事故,剝奪了孩子游戲的權力。即使游戲時,也是集體游戲多,自由活動少;智力游戲多,其他游戲少;訓練眼目多,動手操作少;教師包辦多,幼兒獨立完成少。孩子們規規矩矩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一些簡單的集體游戲,抹殺了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禁錮了兒童的創造力。乘著學前教育宣傳月的東風,并在園領導的正確引領下,我在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體會到游戲的重要性。因此讓游戲成為幼兒有效的學習手段,通過游戲教學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一、保證自由活動時間,實行玩具開放
根據我園的特點,我充分利用入園、課間、戶外活動時間組織幼兒自由活動。他們自由選擇玩具,自由結伴,按自己的喜愛和意愿進行游戲。特別是本學期我班孩子對魔尺和魔方特別感興趣,他們充分利用自由活動時間,探索、交流、合作,經常看到他們發自內心的笑容,歡聲笑語蕩漾在幼兒園上空。在這種游戲活動中,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創造能力得到了培養,每一次活動,孩子們都積極參與,充分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二、充分利用我園的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
為了貫徹落實《規程》“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這一保教目標,并結合我園課題戶外體育游戲活動的研究,我們制作了本土化的戶外器械,并安排了足夠的戶外活動,安排了每周二的戶外器械時間,以保證幼兒的生長發育。教師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并依據戶外游戲的流程,精心設計游戲,游戲性、探索性、挑戰性很強。每次活動,孩子們都情緒高漲、笑聲不斷、快樂無窮。
三、自主、自由、開放的游戲活動,教師需在游戲中啟發、引導幼兒
教師是幼兒游戲的伙伴,應與幼兒共同進入愉快的游戲世界,在游戲中做指導。幼兒喜歡獨自游戲,自由結伴游戲,他們不需要也不愿意成人的過分干預。但這并不意味著幼兒不需要或不喜歡和教師的共同游戲。當教師投入到幼兒的游戲活動中,往往更能夠吸引幼兒,教師的參與往往使游戲有更多的變化和情節的深化。教師要作為幼兒的游戲伙伴,以平等的身份與幼兒共同游戲,共享快樂。當然,教師也不能忘了自己的角色地位、參與游戲的目的所在,要把握好時機和分寸,以不干擾幼兒的游戲為前提,以幼兒游戲的快樂為根本,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為目的。教師在幼兒游戲之外,直接給幼兒建議和幫助。幫助幼兒獲得一定的知識或技能。使游戲活動在寬松、友好、愉悅的氛圍中進行。 ?游戲結束,要提醒幼兒整理好玩具,逐步引導幼兒學會自我管理。另外,要建立良好的活動常規,制定必要的游戲規則。
四、自主選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對幼兒進行各種能力的培養,如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服務能力、創造力等。通過這種自由、自主、開放的游戲活動,既能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又能促進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其次,孩子們的積極參與,手腦并用,親自感受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了發現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游戲活動中,孩子們團結友愛,相互合作,有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
五、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扮演的不僅僅是家長的角色,更多的是朋友的陪伴,人生的導師。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言談舉止潛移默化中都會被孩子模仿學習。陪伴是相互的,滋養是相互的,給予是相互的。陪孩子長大的過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長的過程。因此我們與家長做好溝通交流,讓家長抽時間多陪伴孩子,陪他們游戲。同時我們也會創造機會,組織親子游戲,讓家長感受陪伴給孩子帶來的快樂,體會游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
蘇聯教育學家諾金娜指出:“游戲是幼兒時代的忠實伙伴,游戲比任何形式的活動都更適合幼兒的要求,比任何形式的活動都容易促使幼兒的教育”。幼兒是在游戲中成長的,游戲是幼兒期的主要活動,它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
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應該不斷的改變我們的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做好家園共育的工作,逐步的改變家長的育兒觀念。我們教師還應該細心觀察,開動腦筋,為幼兒游戲創造條件,科學地指導幼兒游戲,巧妙地利用游戲進行科學教學,充分發揮好游戲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真正做到寓教于樂,讓游戲成為幼兒生活的主旋律,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享受美好時光,讓游戲陪伴幼兒的快樂童年。
參考文獻:《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