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寬
摘要:長期在邊遠農村中學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覺察到目前邊遠農村中學在辦學當中存在不少問題。深究其根源,不僅是受地域條件限制,也存在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辦學的理念出現了偏差,特別是在邊遠農村中學的定位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作為邊遠農村中學定位準確了,才能讓學校有序發展,才能在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有所作為。
關鍵詞:農村 ?教育 ?均衡 ?定位
《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其中指出:我國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從根本上解決了適齡兒童少年“有學上”問題,為提高全體國民素質奠定了堅實基礎。但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還存在明顯差距,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高質量教育需求與供給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著力提升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辦學水平,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努力實現所有適齡兒童少年“上好學”,對于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解決義務教育深層次矛盾、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一步提升國民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作為長期在邊遠農村中學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線教師,對邊遠農村中學的現狀深有感觸,對邊遠農村中學的定位也有自己的見解。
一、邊遠農村中學存在的問題
1.學校布局不合理
為了方便孩子入學,在邊遠農村曾經把中學辦到村一級。后來,在“集中辦學”的指導思想趨勢下,又合并了一些中學,造成了當前邊遠農村中學在數量方面和地理位置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現狀,這個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國家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2.教育教學設備設施簡陋
邊遠農村中學普遍存在教育教學設備設施簡陋、教學實驗器材不足的問題。由于地處邊遠,設備設施的更新總是跟不上時代的要求,邊遠農村中學的辦學質量明顯落后于城市中學。
3.教師隊伍緊缺
邊遠農村中學普遍存在教師數量不足、教師專業搭配不合理,大班額的普遍存在就是教師不足的具體表現。由于建設專業搭配不合理,跨專業教學是常有的現象,這種情況,既不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影響了教育教學的質量。
4.家庭教育缺失
邊遠農村的孩子家長普遍文化素質不高,邊遠農村中學里還有有大量的“留守兒童”,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嚴重缺失,他們在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等方面很少得到家庭的引導和監督,學校教育的效果很受影響。
二、如何定位邊遠農村中學
“定位”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有三項解釋,一是用儀器對物體所在的位置進行測量;二是經測量后確定的位置;三是把事物放在適當的地位并作出某種評價。在如何定位邊遠農村中學這個問題當中的“定位”,基于邊遠農村中學存在的問題,應當既要考慮學校的地理位置,也要明確學校要做好的事情。
首先,確定好邊遠農村中學的位置。根據縣域教育規劃,確定好學校的數量和位置。不是為了省事,把所有的邊遠農村中學全部撤銷或者把邊遠農村中學合并到縣城附近的學校。選址定位的原則應該是:相對集中、方便群眾、適合建校、長遠規劃。相對集中,邊遠農村中學的學校要建在當地鄉鎮一級政府所在地,不一定每一個鄉鎮都要建一所中學;方便群眾,就是讓群眾便于送孩子上學,不給群眾增加太多負擔;適合建校,就是要考慮的土地面積、地質條件、周邊環境等適合建設一所中學,讓師生能比較安全、舒適的生活;長遠規劃,就是要做好校園建設的規劃和布局,不要造成資源的浪費,也不要滿足不了群眾的需求。
其次,明確邊遠農村中學要做好的事情。邊遠農村中學是中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發揮好應有的作用,竭盡全力做好以下事情.
1.完成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邊遠農村中學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必須按照有關規定開齊開足義務教育的相關課程,按時完成相關學科的教學,確保教育教學質量達到教育部門的要求;
2.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
作為邊遠農村中學,不僅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更應當承擔起傳承當地的優秀傳統文化。地處邊遠,許多祖祖輩輩口口相傳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責無旁貸;
3.培養“實用型”人才
邊遠農村中學的學生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以后,相當一部分孩子將選擇職業學校或者進入社會就業。因為留在邊遠農村中學的學生大多數文化課基礎比較差但自理能力比較強,一定要他們上高中考大學并不現實;
4.要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方面發揮作用
邊遠農村中學,在當地是知識分子最集中的地方,老師(教育工作者)的綜合素質較高,學校的影響面較大,學校要成為黨和國家政策的宣傳基地。學校要加強德育工作,提高學生修養。
三、落實邊遠農村中學定位的措施
1.政府必須高度重視邊遠農村中學的建設與發展
對邊遠農村中學的布局調整要認真調研,盡量做到科學合理。該撤并的要堅決撤并,對決定保留的邊遠農村中學要加強管理,對計劃新建的邊遠農村中學一定要慎重,不要認為的造成資源浪費。
2.加大邊遠農村中學的資金投入
在教育資源進行科學整合以后,要加大邊遠農村中學的資金投入,完善和更新教育教學設備設施,確保學校的設備設施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
3.加強邊遠農村中學的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是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前提條件。教育主管部門要配齊配足邊遠農村中學教師,要加強的邊遠農村中學教師的培訓,認真落實邊遠農村中學校長、教師輪崗制度,讓邊遠農村中學的校長、教師接受到先進的教育理念,讓有新思想、新知識的校長、教師給邊遠農村中學帶來新的活力。
4.在邊遠農村大力推行項目“精準扶貧”,讓農村勞動力能留在農村發家致富
減少勞動力外出,就可以辦家長學校,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外出的勞動力減少了,學校里的“留守兒童”也就減少了,對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更加有利了。
總之,做好邊遠農村中學的定位,關系到邊遠農村少年兒童的發展,關系到邊遠農村家庭的幸福,關系到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順利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