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閏青 胡德海

王國維不僅是一位國學大師,也是一位具有教育情懷的學者。教育學術是他一生涉足最早的學術領域, 且他還是一位在我國最早設立的中等師范學校任教教育學科的教師。他的大量教育著譯, 有理論方面的,有教授法、學校管理法等方面的,也有針對當時國內實際情況而發的非常大膽的議論。他的有關教育宗旨、美育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教育見解堪稱確切精當, 至今依然具有極重要的現實意義。
翻閱華東師范大學鄔國義教授編校的《王國維早期講義三種》(中華書局2018年8月版),尤覺可貴。一是這本書新發現了王國維早期的《教授法》《心理學》佚著,拓展了王國維的學術研究領域,為其早期學術思想提供了新的史料;二是該書展示了王國維早期教育思想的源頭和基礎,包含了王國維獨特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及其對心理學之于教育的重要意義的精辟見解。尤其是王國維先生關于“完全之人物”的教育目的觀,既有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也有教育學的方法論做支撐,實現了理論指導實踐的現實意義,印證了他早期教育思想的完整性、豐富性、實效性??梢哉f,這本書是追溯王國維早期教育思想根脈的鼎力之作,不僅對研究王國維早期的學術活動和學術思想具有開創性的意義,而且對當代教育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啟迪作用。
教育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教育活動有其獨特的目的和意義。關于教育的定義,王國維認為:“教育者,成人欲未成人之完全發育,而所施之有意之動作也。”關于教育目的問題,王國維旗幟鮮明地力崇弗蘭利?!吧眢w及知識不但為道德之方便(法),其自身有獨立之價值明矣”的觀點。借此,他從人的身體及精神兩部分協調發展的視角,創造性地提出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思想。他認為:
蓋人有身心二面,而心意中又有知識、感情、意志等種種之現象,故唯以其一部分為教育之目的,不可謂之妥也。

鑒于此,教育要注重人的多方面發展,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目的,把身體健全,及知識、感情、意志之調和發達作為教育之目的。在此基礎上,王國維構建了“完全之人物”的教育思想,把塑造“完人”作為教育目標,其目的就是為了造就真善美的人,能夠獲得經營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能力。他認為:“然其所歸,在使人之身心諸能力調和而發達,以達真善美之域,又得完全營個人的生活及社會的生活?!睘榱诉_到這個目的,他提出“四育”思想,即: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并將“四育”思想的宗旨分成體育和心育兩部分,必須注重德、智、體、美教育的有機結合,實現知、情、意的有機統一,培養“完全之人物”。何為“完全之人物”?王國維言簡意賅地給予了定位:“謂之人之能力無不發達且調和是也。”同時,他在《論教育之宗旨》一文中也提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備真善美之德。……欲達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敝挥畜w育和心育都具備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完全之人物”??梢哉f,在中國教育史上,王國維第一次開創性地提出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完全之人物”的教育思想,為當代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的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論淵源,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和資鑒價值。
王國維的“完全之人物”思想非常富有創造性,包括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四個方面的內容,每個方面都有其不同的功能定位和教育意義。
首先是德育。所謂德育,是人的養成教育。王國維非常重視做人的基本素養,認為“德情者,人之所以為人所不可缺者也”。因此,他把道德教育視為是整個教育的核心,認為“道德者,教育之最高目的,故教育之方便(法),皆不可不達此目的”。鑒于此,教育過程中必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教育之力不可不專注于此,而視為最高之目的”。所以,教育方法也必須以達到這個目的為己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是智育。所謂智育,是對智力的培養。王國維認為,知識的學習是獲得其他能力的基礎,其中概念知識只為傳達知識的記憶,并不能得出新的知識,真正的新知識應從經驗的知識獲得,而直觀知識才是最確實的知識,知識的傳授應該從直觀開始。他提出:“蓋人之精神先于直觀得確實之基礎,而漸進于觀念,則教授亦當依自直觀而觀念,自全體觀念而部分觀念次之。”在他看來,智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人擁有自由而且敏銳的思考能力,即“思考者,知識之最高階級,人之所以異于動物者,以其有思考也?!标P于思考的定義,是他在知覺、記憶等知識現象的基礎上,通過斷定的作用而提出來的。他認為:“吾人既由知覺而收得許多之觀念,自有斷定諸觀念間之關系作用,此作用謂之曰思考。”由此,他把思考作為知識獲得的最高層級。通過直觀獲得的觀念,如果不經過思考規整和組織,就不能成為高級的知識、科學的知識。關于思考在人的智力發展中的作用,他認為:“直觀的教授雖為必要,然不達于概念、推理,則其效甚少。故直觀與思考相待,始足以使人智發達。”在此基礎上,他把發展敏銳的思考力作為教育的最終目的,但思考能力的獲得與人的年齡相關,不可操之過急。他認為:“智育最終之目的在使人有自由且敏銳之思考。但思考與人之年齡共進者,故不能使之早達完全之域?!笨梢哉f,王國維通過對知識學習的分析,厘清了書本知識和實踐經驗知識的區別,確立了教育中培養學生直觀能力和實物觀察能力的特殊意義;他通過對知識獲得方法的對比,認為思考是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獲得知識的主要能力和方法。在此基礎上,他提出的知識獲得要注重循序漸進,以及啟發式教學的使用等思想,對當今的教育學理論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和啟迪意義。

再次是體育。所謂體育,就是身體素質的訓練。王國維非常注重身體素質教育,把身體素質的提升作為教育的基礎。他在《教育人類學》中提出:“人有身體及心意二部,故教育的人類學,自分為二。其研究其有形的身體者,謂之教育的人體學;其研究無形的心意者,謂之教育的心理學?!卑洋w育作為培養“完全之人物”的重要內容,提出:“衛生最早,訓練次之,教授又次之?!笨梢哉f,他的觀點鞭辟入里、入木三分,道出了教育的深刻內涵,體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學生必須具備有好的身體素質,才能進行其他方面的教育。這一觀點為加強學生健康教育提供了思想基礎,也為我們現代教育中重視學生體育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
最后是美育。所謂美育,是對審美能力的培養。在美育問題上,王國維提出了許多富有創見性的思想,堪稱中國美育第一人。在他看來,人的美好情感來自于人對天然之風景及雕刻、繪畫、音樂、詩歌等的一種愉快之感。比如:清潔、秩序和端麗的舉止等形式之美;山水的天然之美;建筑、雕刻、繪畫等視覺之美;詩歌、音樂等聽覺之美;良好的道德行為之美等。這些美感的獲得都稱之為美育。他認為,美育與智育一樣重要,且具有各自獨特的功能,其價值在于培養人們的“美情”,其要質在于“事物之體質、形式及意味”,其實質是“與人一種高尚之快樂;抑卑下之快樂;預防舉動之粗野、罪惡之不潔等,故為人生之必要之感情也”。通過對美的本質及其重要性的分析,不僅要注重事物的形式之美,更要注重意味之美。他認為:“而許多事物,不但由其體質及形勢,又由其某種之意味,而愈感其美,如松竹梅菊,以其與隱逸高節之觀念聯合,而曾其美感者也?!边@種美是一種精神價值的追求,可以通過后天的實踐活動靜心培養,從對事物本質的身心感悟經驗中獲得。可以說,王國維的美育觀,對美育的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提倡要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抵制不良的低級趣味,滿足人的情感需求,達到美育的目的。

在此基礎上,王國維把“完全之人物”培養與國民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強調要對兒童進行國民素質教育,把“發育兒童之身心,使成優良之國民”作為小學校的教育目的,即達到“圖兒童身體之發達,授道德教育及國民教育之基礎,及生活上所必要之普通知識、技能”的教育目的。為達到這一教育目的,他又針對性地提出了具體的教授任務:1.當為道德教育與國民教育之故,而與以知識,養其情操。2.當與以生活上所必要之知識、技能,且磨練其心意,喚起其興味。3.當為其身體發達之故,而與以知識、技能。4.教授當與養護和訓練相符。王國維提出的小學教育任務,包括道德情操的養成、生活技能的培養、心志的磨練、興趣的激發、身體的鍛煉等方面,其實質就是“完全之人物”的培養??梢哉f,王國維關于小學校教育目的的論述,是其“完全之人物”思想在教育實踐中的具體體現,也是其關于國民素質教育的獨到見解,既為小學校的教育目標指明了方向,也為國民教育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更為我們抓好國民素質教育提供了有益的資鑒。

在教育方法上,王國維十分重視德、智、體、美教育的全面實施,并提出了科學的教育方法,保證教育目的的有效實現。他在《教育方便(法)之種類》中強調:“教育之方便(法)有三種:增進其身體之生活,必由衛生;堅固其道德的生活,必由訓練;長其知識,則由教授?!痹谌咧g的關系上,他強調相依相助,缺一不可。即衛生雖然是體育的重要方法,然而,如果想要達到一定的功效,也不能無節制地實施;需要塑造各方面的品德,又不可以完全不懂得衛生的知識,所以必須通過訓練與教授的方法才能取得應有的成效;訓練也一樣,如果沒有通過衛生強健其身體,通過教授獲得道德方面的知識,也達不到目的;就教授方面來說,若沒有衛生和訓練的協助,讓身體及心理有一定能力,教授的方法也是無效的?;诖耍麖娬{:
要之,三種之方便(法),必互相統一,然后可達教育之目的。從教授的次序上講,他認為衛生最早,訓練次之,教授又次之,三者并行相助。沒有三者的協調統一,就無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也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具體到小學教育中,王國維在明確教育目的就是培養優良國民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教育方法,即養護、訓練、教授。他認為:“其方法則有育成身體之養護,陶冶情意之訓練,及磨練心意與以知識、技能之教授是也?!彼麖娬{三者要相互聯絡,如果割裂了三者的關系,就無法達到教育的目的。他認為:
身體之發達,雖由于養護,然若無體操之教授,及節制清潔之訓練助之,則其效甚少。道德教育及國民教育雖以訓練為主,若無教授以養成道德上知識與情操,無養護以圖身體之健康,則亦不能奏其效。而于知識、技能之教授,亦不可不由訓練以養注意勤勉之習慣,依養護以期身體之健康。
以此看出,王國維的教授法與其“完全之人物”的教育思想是相對應的,體現了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的一致性。其意義在于啟迪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各種知識、技能獲得的相關性,教學方法的相互作用。只有各種教學方法協調統一,注重教學內容的次序性與一致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王國維對小學校教育方法的論述,與我們今日所提倡的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頗為一致,對于我們今天的小學教育仍有極大的啟示作用:一是我們要重視小學階段的教育,它是國民教育體系的基礎部分,是為孩子成長打基礎的教育;二是學校教育是培養國民素養的有效途徑,優良國民素質的養成要從小學教育抓起;三是身體的養護是第一位的,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沒有身體的養護,其他教育就會失去其意義;四是在教育方法上只有注重三者的有機結合,協調統一,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教育實施的方法中,王國維尤為注重道德教育的方法。他認為:“今舉其第一手段,即使兒童領受善,以為道德上之要件是也?!痹诰唧w的道德教育方法上,他提出:“兒童之模仿力極強,見其所尊敬、敬愛之人之行為,則己欲為之?!币虼耍浞职l揮榜樣的的作用以感化孩子。他說“示例之感化,其力比之他種教育重要,實甚大也。”而榜樣的作用自孩子在襁褓之中就開始了,在不知不覺中,以強大的力量潛移默化地感化著孩子。在榜樣的力量中,他強調要發揮家長和教師的榜樣作用:“父母、教師之言行勿論,即社會之風紀如何,亦關于德情之發達,此模范之所以必要也?!币虼?,父母和教師要注重自身的修養,因為:“茍欲使他人善良,自己不可不先為善良之人物?!痹诖嘶A上,他提出家校協調合作,認為“父母、教師之意志之堅固,及其行為之統一,自足以感化兒童。”要求父母和教師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意志堅定、行為統一,這樣就可以感化兒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王國維的這些觀點,不但指出了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也開辟了我國近代家校合作教育思想的先河,而且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其現實意義。
與此同時,王國維也提出了美育養成的方法:校園地址的選擇應該在風景秀麗的地方,校舍要清潔,教室裝飾要雅觀;教師的語言、舉止、服飾要端莊;家庭和學校的環境要整潔,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學習圖畫、音樂、詩歌等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通過學習修身、歷史中的偉人喚起其雄壯之美;通過地理、理科等學習,讓學生領悟自然之美。在美育中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培養他們的崇高品格,凈化他們的美好心靈。
總之,王國維“完全之人物”的教育思想,扎根于其深厚的學術修養和思考洞見,是其在當時對于“培養什么樣的人”的美好構想,是其早期教育思想的根脈。這一教育思想不僅具有超越時代的先進性和科學性,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對于我們今天的教育綜合改革、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依然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作者簡介:高閏青,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教授、教育學博士;胡德海,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