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見——岳洪治詩集》剛一面世,有位朋友,就直截了當地對我說:你怎么寫了一本愛情詩?聽那口氣,好像是說,我把當年的愛情詩公之于世,是出了自己的丑;聰明人,是不會這樣干的。聽罷,我只能一笑了之。——譬如有人告訴你:你的容貌,與“標準國民”的長相,不一樣。你能對他說什么呢?
然而,想到,與這位朋友,有著同樣的想法、存在同樣疑問的讀者,一定還有不少。在這里,我就把自己寫愛情詩的經歷,和關于愛情的思考,坦誠地說一說。
人活著,是不能沒有愛情的。自古以來,愛情詩的寫作,就是人類文化和文學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孔子編《詩經》,把《國風》(愛情詩)列在首位;《圣經·舊約》里的《雅歌》,也是愛情詩。德國大詩人歌德坦言:“我歌唱的主題,最主要的乃是愛情。” 我國五四新文學發軔期的詩人,胡適、徐志摩、汪靜之等人的新詩,也都以愛情詩為主。以上這些現象,都說明了一個事實:愛情,從來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一個人生命中沒有愛情,就像一棵樹沒有花,也沒有果實,那會是多么無趣的人生、多么失敗的存在啊!一樹繁花、滿枝碩果,顯示著一棵樹,生命的豐盈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樣的道理,只有那擁有愛,并能夠傳遞愛的人,才會是一個生機勃勃、精力健旺、永遠年輕的男人或女人。——因為,愛情是一種最高尚的情感,你的人性必須接受它的檢驗與矯正。愛情,會使你不斷向上,使你的靈魂更純潔,使你成為一個更善良、更真誠、更完美的人。
愛情,既然如此重要與美好,為什么有人諱言愛情,甚至把公開地談情說愛,視為不雅之舉呢?為什么有人會認為,把愛情詩公之于世,是出自己的丑呢?這種現象,正如恩格斯在《格奧爾格·維爾特格奧爾格·維爾特的“幫工之歌”》一文中,所指出的:不過是表現了“小市民的虛偽的羞怯心,其實這種羞怯心不過是用來掩蓋秘密的猥褻言談而已。”(《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因此,有些人對愛情詩側目而視,是并不足怪的。
以上,是我對愛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和重要性的思考與認識。下面說一說,我為什么寫愛情詩,以及,是以一種怎樣的態度與追求,來寫愛情詩的。
在《遇見》這本詩集的《后記》中,我對為什么會寫愛情詩,曾有如下的說明:
愛著,同時也被愛,
有付出,同時也有收獲。
——我日常的生活。
詩與真的追求,
愛與美的欣賞與創造。
——我每天最重要的功課。
詩意地棲息紅塵中,這卷小詩
是我青春之樹散落的繽紛花瓣。
——我的愛情的自白書。
生活中,既有愛的追尋,也有愛的給予;我用心靈感受愛,用詩行謳歌愛。——所以,就有了愛情詩的寫作。
那么,這些愛情詩,是怎樣生成的呢?在寫作過程中,自己又是朝著哪個方向,去努力的呢?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已經印在《遇見》的封底上:
就像曠野中的小花小草,我的詩
是自然隨性地生長出來的
——一個浪漫而溫馨的夢
我推崇淳樸與真誠的品質,我的詩
要以真實質樸的情感努力寫好
——“人與詩”這兩個字
我的愛情詩,是愛的傾訴、心的歌唱。每一首詩的誕生,都是當那美好的愛情,像愉快的輕風一樣,輕盈地吹過來的時候,自然而然地落在紙頁上的。所以我說,它們是“自然隨性地生長出來的”,是我的“一個浪漫而溫馨的夢”。后三行詩所說的,既是我做人和寫詩的律條,也是我努力要達到的一種境界。——人的一生,無論從事什么工作,先要努力,把一個大寫的人字寫好。
我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自從學會寫字以后,就習慣于把心事寫在紙上。我的愛情詩的寫作,就像一棵開花的樹一樣,到了一定的季節,在春風的吹拂、夏雨的滋潤下,便一朵一朵地綻放了。——先是繁花滿枝,而后便是落英繽紛。愛情是一種美的存在。真正的愛情,會使人向上,使人永不衰老。愿天下所有人,都會擁有甜蜜的愛情;愿天下所有人,都會獲得一個幸福的人生。
(作者系詩人、文學評論家、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