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瑩琍
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而對于5~6歲幼兒而言,盡管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但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園數學教學是“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大小、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立初步的數概念”。幼兒只有通過親身體驗建構起來的數學知識,才是最牢固的、不會被輕易遺忘的知識。通過聯系生活、寓教于樂,讓孩子在運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數學、運用數學。
但數學所特有的抽象性和精確性對幼兒來說是相對難理解的。在大班幼兒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數概念后,怎樣喚起幼兒已有數學知識經驗,通過聯想、猜測、推理,將抽象的數概念融于數學游戲中,我的《學號小人》活動是探索每個幼兒在幼兒園的學號,掌握數字從大到小排序的奧秘,并通過游戲猜測學號,發展幼兒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一、剖析目標
這個活動與幼兒的日常生活關聯性強。我通過組織幼兒開展數字游戲競賽,引導幼兒學會區分數字的大小順序,并以一根神奇的數軸線為教具,將幼兒們心里的隱形數軸用顯性的方式表現出來,讓抽象的數字與數軸建立聯系,使幼兒們逐步樹立起直觀形象的數字大小概念,簡單了解數字排列對日常生活帶來的便利。
在預設活動時我常常苦惱為了是先有目標然后再預設環節還是先考慮活動環節再確立目標而困惑不已。其實有效的目標定位能夠幫助我們教師清晰地把握好方向,我們在預設活動時必須圍繞目標展開,以目標作為活動環節預設的依據。
《學號小人》活動的重點:通過活動,了解不同數字在排列過程中的規律與特點,發現現線段與數序、數字大小等的關系難點:在掌握數字大小規律的特點上,通過猜測、推理的方法猜測學號。心中有了目標,在環節預設可以更為嚴謹有效、層次分明。
二、孩子的需要
活動開始出示一條帶箭頭的線,引發幼兒對箭頭的關注,并交流有關箭頭的經驗,為之后環節作鋪墊。在第二環節中教師先從1~10“發幼兒初步感知線上數字排列的規律(從小到大排列)活動的重點部分,提供了貼有幼兒頭像的學號小人,讓幼兒在愉悅的游戲體驗中,將自己和同伴的學號小人擺放在線上合適的位置,在此過程中體會自己學號與同伴學號之間的位置關系。活動中,通過一條完整的數軸,并驗證了之前學號擺放的方法。在分享與糾錯中,教師和幼兒一起分析不同學號在這條線上距離存在差異的原因,了解不同數字在排列過程中的規律與特點,并感受數序與線段的關系。活動的難點,以競賽的形式玩猜學號的游戲(在數軸上顯現數字過渡到隱藏數字)。幼兒根據“大了”或“小了”的提示來猜測他人手中所藏的學號。此環節的設計中我運用箭頭來表示猜測的方向,幫助幼兒理解“大”“小”的提示并顯現猜測的范圍(數字區間)。
每次活動我強調以幼兒發現學習為主,并不是不要教師的指導,只是教師的作用由直接指導變為間接指導。再數活動《站圈游戲》我讓幼兒學習計數兩圈交叉情況下圈內物體數量涉及“交集”這一概念,有人會問:“讓幼兒接觸交集是不是為時過早?”活動來源于幼兒的套圈游戲,當兩個幼兒的圈重疊套住了同一個水瓶,在計算兩人各自套了幾個瓶子時,這兩位幼兒為同時套住的這個水瓶到底應該歸誰發生了爭執。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趣,非常具有探究價值,既然幼兒的生活、游戲中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我們就不應該回避,應該將幼兒遇到的問題通過教學活動來解決,再讓孩子將獲得的有效經驗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生活數學”理念。
三、探索方法
學貴有方。著名的科學家達爾文指出:“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呂淑湘先生也說:“教師培養學生,主要是教會他們動腦筋,這是根本。這是教師給學生寶貴的禮物。”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就能提高學習效率。
四、環節遞進
在活動《學號小人》中,充分體現環節的遞進,活動開場,我就直接出示一條帶箭頭的線,引發幼兒對箭頭的關注,并交流有關箭頭的經驗,為之后環節中理解箭頭的意義作鋪墊。環節一將自己和同伴的學號小人擺放在線上合適的位置,過程中體會自己學號與同伴學號之間的位置關系,并驗證了之前學號擺放的方法。在分享與糾錯中,和幼兒一起分析不同學號在這條線上距離存在差異的原因,了解不同數字在排列過程中的規律與特點,并感受數序與線段的關系。環節二是本活動的難點,以競賽的形式玩猜學號的游戲(在數軸上顯現數字過渡到隱藏數字)。幼兒根據“大了”或“小了”的提示來猜測他人手中所藏的學號。此環節的設計中教師運用箭頭來表示猜測的方向,幫助幼兒理解“大”“小”的提示并顯現猜測的范圍(數字區間)。最后這個環節并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幼兒在數序認知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幼兒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的有趣和有用。此環節在與幼兒的有效討論中,引發幼兒關注生活中的數序,而這些生活中的數序可以為我們帶來許多方便
可見每個環節緊緊相扣。相互關聯,活動才能順利進行,而每個環節都是為目標做鋪墊,讓幼兒的理解也逐漸深入。
五、師幼互動
在二期課改中強調了活動的挑戰性,挑戰可以給予孩子們更多的思考、嘗試,帶給他們自信,積極的面對困難,使孩子們的終身發展受益。活動《跳格子》在預設環節時要在問題的拋出、材料的互動上充分考慮,不斷激起孩子們積極的思維。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在一次教學活動中也能有所體現。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我要做一位有心并且細心的老師,讓活動錦上添花。
幼兒數學教育是啟蒙教育,無論學習內容還是學習方式都要與生活和游戲緊密相連。在真實的生活和有趣的游戲中學數學,并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和游戲中遇到的簡單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帶著濃厚的興趣迎接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