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
小學語文美育教育中,引導學生閱讀和欣賞兒童文學,通過具體策略的實施,能有效地幫助他們發現美,欣賞美,建立審美觀,樹立審美理想,陶冶情操,美化心靈。
在中國兒童文學里,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給兒童構建了一個和諧,純真的世界。沈石溪的動物故事多發生在美麗而神奇的西雙版納,在一幅幅邊陲的自然美景中,講述一個個在叢林中發生的故事,潛移默化的培養著學生對大自然,對美好事物的認識、感受和欣賞的能力。
沈石溪的作品包含著豐富的美的內涵,作為一種審美客體,它既是對現實的創造、超越與升華,又是一個民族對下一代的精神傳遞,是作家對兒童情感發展的深情關注和對兒童價值趨向的藝術引導,借助語言建構的審美創造,向兒童展示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其作品獨特的審美特質與兒童審美能力的發展具有內在聯系。
首先,沈石溪作品的游戲精神契合兒童的閱讀興趣。其次,作品豐富生動的人物形象有助于兒童審美心理的建構。最后,其作品神奇美妙的意境契合兒童的審美趣味。
沈石溪的動物小說讓兒童看到了陌生新奇而神秘的動物世界。“森林里古樹參天,野竹叢生,金黃的麋鹿在草坪上悠閑散步,潔白的鷺鷥在藍天自由翱翔,那巨大的榕樹撐開幾十條手臂,像歡迎我們的到來”,學生被引導進入這自由寬廣美麗而寧靜的審美空間。
在沈石溪的筆下,每一只動物都有有如人類一般的情感,有快樂,有憤怒,有焦急,有悠閑,還有知恩圖報。
《斑羚飛渡》中老羚羊墊底獻身悲壯感人;《最后一頭戰象》嘎羧臨終重返戰場埋葬自己催人淚下;《狼王夢》紫嵐為了實現夢想不惜犧牲引發深思……
這些作品,能夠幫助學生健康全面的成長,擴展他們的想象力,守護著童心對自然的渴望,引導學生審美的自然走向,對他們審美觀的形成有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
怎樣有效地通過閱讀沈石溪的作品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呢?
首先,通過其作品的欣賞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力。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審美感受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作品外在形式因素的感知能力,如所描繪 事物的形態、顏色、聲音,人物的肖像等;二是對作品所蘊含的情感、意蘊的感知能力,如作家的價值取向、審美理想等。
其二,通過解讀其作品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力。教師要引領學生體會作家隱含在作品中的殷切之心,通過對作品人物和事件的整體把握理解作家所傳達的思想意蘊和美學追求。抓住文學欣賞中感知、理解、體驗、鑒賞等幾個關鍵環節,讓學生體驗作家所傳達的摯愛、誠實、善良、不畏艱險等人類美好的情感。
綜上所述,筆者在疫情期間,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沈石溪系列動物小說,進行美育教育做了如下實踐:
以“走進沈石溪筆下的動物世界 感悟生命中的真善美”為主題的線上經典閱讀導讀課。
第一階段:走近沈石溪 ?了解作家作品
課前準備:騰訊會議上發布“讀書啟動會”,請全班同學收集關于沈石溪的相關資料及其作品,請閱讀過沈石溪作品的同學談談閱讀體會。
第一節課
一、騰訊課上匯報交流關于作家的基本情況
二、請閱讀過沈石溪作品的同學談體會
1、講講閱讀這本書的經歷(閱讀這本書的原因?這本書的來歷?閱讀中發生的故事……)
2、朗讀自己喜歡的精彩片段。
3、說說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4、向同學推薦這本書,把推薦理由說清楚。
三、老師向同學推薦沈石溪作品書目:《寶牙母象》《牧羊豹》
《刀疤豺母》《藏獒渡魂》《鳥奴》《藏獒渡魂》《斑羚飛渡》
《狼王夢全本》、《狼世界》《最后一頭戰象》《烏鳳和赤蓮》
《兵猴傳奇》《紅飄帶獅王》……
四、全班交流各自所選書目以及理由
五、閱讀要求:線下自選一本沈石溪的小說開始閱讀。一個月后組織“班級讀書會”
第二階段:走進沈石溪小說 ?感悟動物情懷
居家學習的一個月中,組織學生利用騰訊會議,安排閱讀課(四課時)以及線下課外時間開展閱讀活動,閱讀中同時完成“讀書卡”
第三階段:走進動物世界 ?感悟生命中的真善美
第五節班級讀書會
一、騰訊會上全班分享閱讀體會
1、介紹自己所讀書目的名稱,講講選擇此書的原因。
2、說說小說的主要內容。
3、讀讀自己最喜歡的小說片段,師生共分享。
老師朗讀《斑羚飛渡》片段……
4、講講小說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主人公及其性格特征。
5、聊聊閱讀收獲:
①聊作家——沈石溪“故事大王”
學生總結關鍵詞語:善良、有愛心、有同情心、善于觀察、有豐富的想象力、有文采、熱愛生活、熱愛動物、熱愛生命……
②聊作品——重返原始森林,燭照人性光輝。
斑羚有情,駱駝有義,駿馬寬厚,大象柔情……
③聊感悟——人間自有真情在
分享學生讀書卡中“我的感悟”及“家長寄語”。
學生總結:動物能給我們啟示,讓我們引發深思 ,教會我們熱愛生命、尊重生命,感悟生命中的真善美,學做具有“真誠、善良”美德的人。
二、推薦好書伴我行
分享學生寫的推薦理由,鼓勵學生繼續自主閱讀沈石溪的作品,并向家長推薦閱讀,爭當“書香家庭”。
在疫情居家學習的時間里,學生在沈石溪小說的陪伴下,走進動物世界,重返原始森林,聆聽動物的心聲,感悟動物的情懷……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靈魂得到洗禮。他們在沈石溪小說中懂得愛,學習愛,感悟到生命中的真善美。
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僅是眾多兒童文學作品中璀璨的一顆星,教師還可以選擇不同作家、不同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與學生共同閱讀、討論,比較,讓他們各抒己見,發表對作品的看法,訓練他們的欣賞和評價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地進行準確到位的點評,使他們初步掌握文學藝術的審美標準,逐步完善其審美知識結構,不斷提升其審美境界。
最后,筆者想說:在后續開展的兒童文學閱讀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表演與創作,培養兒童的審美創造力。
總之,借助閱讀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中滲透美育教育,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