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
在疫情宅家期間,我們都不能置身事外,用創新的視角聯系彼此,利用信息平臺建立起屬于家長、老師、孩子們的“微世界”,和每個家庭一起合作、交流。陪伴孩子,是最長情的告白。
疫情下,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家校溝通?在信息平臺上開展有“溫度”的家校溝通,促真情、顯真意;非常之日,顯非常之愛。這樣的家校溝通才是特殊時期下真實的、有效的。
一、有“溫度”的家校合作者
面對“宅”家生活的模式,家長們會產生各種焦慮情緒,如何下載釘釘,如何順利入群,如何進行簡單的群內操作,老師發布游戲我們該怎么辦?老師要“云交流”孩子該如何從容分享?家長之間都是心心相惜,他們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家委會,如果家委會只是在群里發布一下簡單的操作須知,可能會讓家長解決技術上的困惑,但是對其精神上的緩解毫無幫助。我們通過發布“信件”的方式既緩解家長的焦慮情緒,還用圖片的方式來解決技術上的問題,“信件”發布的優勢在于我們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展開的,信中文字的描述更多帶有“溫度”。
我們先后在班級群里發布了2封“信件”。第一封“信件”圍繞家長因擔憂孩子不能來園,合作、交往、習慣等方面的能力會有所弱化的焦慮情緒入手,用至情至理的語言描述接下來班級老師如何制作“微游戲”,和孩子進行“云溝通”等措施來繼續和孩子們連線,解決家長心中的擔憂。第二封“信件” 則讓家委會中在信息操作方面有一定特長的家長通過一張張細致的截圖照片來具體說明家長如何操作,如何登錄。圖文并茂的方式一目了然?!皟煞狻毙偶陌l布側重點各不相同,讓單一的微信發布變得更具人性,更有“溫度”
二、有“溫度”的信息交流平臺
這次的疫情,各種信息撲面而來,紛繁復雜,老師們也通過不同的渠道了解到彼此的溝通方式,使用平臺等。但是擁有獨立精神的老師不會人云亦云,盲目跟風,而是會去冷靜分析,對比甄別,做出自己的判斷,表現出理性的力量和負責的態度。哪些內容適合我們班級,哪些信息平臺適合使用、發布等。除了甄別使用外,讓這些冷冰冰的平臺也變得有“溫度”是我們老師在疫情下同樣需要思考的問題。曾經有一位奶奶在進入“騰訊會議”的時候因為不會關閉聲音,擔心會影響溝通效果,而無奈退出;有一位孩子家里網絡不流暢,溝通起來斷斷續續。在疫情下的有效溝通中,老師、家長感覺似乎更依賴的是技術。如果教育只單單依賴的是“技術”的話,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永遠不可能建立起來的,冰冷的信息平臺同樣可以在信任的基礎上變得有“溫度”。
1.提前發布信息號
提前1天發布信息號,家長們可以提前登錄,查看是否可以方便進入。避免臨時進入引起的手忙腳亂。
2.一對一幫助服務
有些父母臨時工作忙,需要家中的老人進入,老師可以用語音對話的方式一對一線上服務。
3.網絡不流暢,換個時間段同樣可行
如果遇到當天網絡不順暢,老師就和這位家長單獨溝通,換一個時間單獨再進行一次。其實,和家長、孩子的溝通不在于時間的長短、頻率的多少,而在乎的是彼此的“共情”。
4.打開攝像頭,看見的是老師的一顰一笑
不管我們之間彼此的距離有多遠,我們最希望看見的是彼此的笑容。在老師家里,我們同樣布置的溫馨,用小動物、小裝飾、小玩具來點綴,當家長、孩子們進入平臺,不僅看見老師的笑容,還能看見老師家里溫馨的居家環境,讓這種平臺溝通更具溫情。
三、有“溫度”的線上家長沙龍分享會
特殊時期的線上家長沙龍必須要考慮到家長的感受,關注家長的情緒。超長時間孩子在家,家長肯定會遇到各種問題,也會影響到他們的情緒。所以,線上的家長沙龍會要及時給予這些家長寬慰、解決他們在家庭育兒中遇到的問題、緩解他們緊張、焦慮的情緒。我們在進行的時候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一是家長使用中的便利性。二是沙龍的及時效應性。三是過程中的寬松性。
具體操作流程:
1.確定平臺和時間
可供進行沙龍的信息平臺有很多,我們最終使用的是騰訊會議。1)家長不必要下載也可以進行會議。2)可以事先預定會議時間,家長有時間充分準備。3)會議過程中有屏幕共享,家長視、聽雙重功效。
2.確定沙龍主題
結合前期的“云家訪”教師視頻后發現的情況、家委會收集家長目前的困惑展開,主要圍繞健康、運動、游戲三個方便展開。因為這三大內容基本上就是孩子在家中的一日生活內容,方便家長及時操作。
3.音效結合,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的家長沙龍
在過程中,我們播放了寬松的音樂,圖文并茂的方法讓家長學著做,如怎么和孩子一起看繪本故事,我們就示范過程,讓家長也來做一名孩子,聆聽老師是如何說的?如何提問?如何帶著問題再去欣賞繪本故事。
4.做一名內心有陽光的分享者
心中有愛,內心才有光,只有心中有光,才能照亮班級的每一位家長、孩子。當我們在進行線上“家長沙龍”時,更需要老師正能量的引領。解除靜音,家長們不再只做一名聆聽者,而可以把自己更多這段時間的思考、想法暢所欲言。當我們真正的把這種信任給于家長時,我們聽到的更多的是正能量的響應。
四、有溫度的小型沙龍“匯”
除了班級為單位的線上沙龍會,我們還量體裁衣、量身定做了適合每個家長需要的小型家長沙龍。同樣,不同家長產生的困惑也是不盡相同,因此,我們請家委會事先排摸好家長的困惑或者是疑問,在不同的時間分步驟、分人群進行線上的家長沙龍交流。
有些家長希望學到一些創意繪畫方面的技巧,我們就請這方面有特長的家長臨時組建團隊分享;有些家長希望提高自己閱讀兒童繪本的能力,在家陪伴孩子的時候也能和孩子有更多的交流點,我們就組建“爸爸故事團“,在線上開展交流。因為開學時間的延長,眼下首要的是先制定一份階段性的家長沙龍計劃表,有目標,也有路徑,就有了一個“可視”的標準,不但有一種節奏感,還能帶給家長帶來安全感、期待感。讓這些小范圍的家長沙龍會“匯”聚成一股暖流,流入每位家長的心中。
“疫情也是契機,生活也是溝通、交流、分享”??挂咔?、非常之日,促真情,顯非常之愛。希望通過這場疫情,老師們能有更多的思考和成長,也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2020年擁有勇氣和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