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娟
一、問題的提出與概念的界定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在河北省某縣城幼兒園實習時發現那些孩子多數都是隔代長輩接送,父母外出務工。實習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但是那些孩子們仍然在腦海里浮現,在這樣的環境下,那些孩子的家庭教育會怎樣呢?誰來對他們的將來負責?
(二)相關概念
本文中的農村留守兒童是指在農村偏遠地區或者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地區,因為父母雙方或者其中的一方進城去打工而留在家中的兒童。
二、監護人在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監護人是直接與兒童接觸的人,他們兒童的成長負有重要責任,他們對兒童未來的成長發展有重要影響。
(一)監護人對農村留守兒童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影響
很多父母為了讓家庭的物質生活更加豐富而選擇外出打工,父母對孩子的思念以及對孩子的虧欠感多數都是用物質來進行補償。因此,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監管不力,并且父母對孩子的放任和對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容易讓兒童互相攀比,產生虛榮心,形成“拜金主義”。
(二)監護人對留守兒童心理和性格形成的影響
性格是個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指人對現實穩定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像勤勞、懶惰、堅毅、慷慨、正直、謙虛這些便標示了人的性格特點。性格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如果留守兒童沒有一個和諧良好的家庭環境,那么就會影響兒童良好性格的形成。
監護人作為長期陪伴兒童的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兒童的心理成長和性格形成,他們的引導和對兒童的態度,決定著兒童的心理發育和性格發展方向。
三、不同類型監護人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根據父母的外出情況和監護人的不同,對兒童的監護類型有四種:隔代監護、父母單方監護、上代監護、同代監護。
(一)隔代監護家庭教育中易出現的問題
1.隔代監護人年齡大,有代溝,監護力不從心
2.隔代監護人文化水平較低,無法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提供很好的幫助
(二)父母單方監護家庭教育易出現的問題
根據有關的調查統計,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留下來照顧兒童,和兒童一起生活的單親監護類型占43.83%,這其中父親監護的僅占10.5%。因此可以看出,單親監護家庭主要是母親監護,但是這種監護類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男性性格教育功能弱化
2.家庭結構易發生變化,影響兒童成長
(三)上代監護家庭教育易出現的問題
在非父母監護類型中,上代監護類型也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僅次于隔代監護類型所占數量。這種家庭教育類型存在的問題如下:
1.留守兒童易產生寄人籬下的感覺,出現心理問題
2.監護人對留守兒童的監護力度不夠,不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
(四)同代監護家庭教育易出現的問題
中國“留守兒童”問題調查研究中表明,由哥哥,嫂子,姐姐,姐夫,或者其他同輩作為監護人占的比例非常小,僅有1%左右。但是同代看管人, 一般沒有為人父母的經驗,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也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同代監護人沒有權威性
2.安全方面存在非常大的隱患
四、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對策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單純依靠改變監護人的行為來改善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并不現實,這種情況必將長期存在,必須依靠政府、學校、家長多方面力量,多種渠道來改變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
(一)社會層面
1.組織宣傳
有關的政府教育部門在農民工比較聚集的地方組織一些宣傳活動,讓家長懂得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讓他們知道孩子最需要的是親情和精神上的溝通,物質上的滿足是次要的,必須關注孩子的精神生活,關注家庭教育。
2.教育政策支持
政府教育部門應該制定相關的政策,支持留守兒童跟隨父母進入城市上學。這樣,孩子在父母身邊生活,父母也能給予孩子及時的家庭教育。同時,孩子也會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勞動,激勵他們努力學習。
3.農村建設政策支持
政府部門要重視農村建設,為農民致富謀策略,盡量讓農民在自己的家鄉脫貧致富,進而弱化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
(二)學校層面
在學校里,和普通家庭的孩子相比,在管教農村留守兒童時,容易讓兒童產生不良的心理問題。學校的領導和教師應該經常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及時觀察留守兒童的心理變化,教師要有耐心、有愛心,要多關心留守兒童。學校要和留守兒童的監護人經常聯系,或者派留守兒童的教師進行家訪,了解留守兒童的家庭生活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并且把留守兒童在學校的表現及時匯報給他的監護人及其父母,不能讓留守兒童“失控”。學校還要和留守兒童的父母保持聯系,讓父母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真實的狀況。
(三)家庭層面
1.注重監護人選擇
留守兒童的家長在為孩子選擇監護人時,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監護人是否有能力來照顧自己的孩子,比如監護人身體狀況是否良好,思想品德素質是否比較高,經濟狀況如何等等。二是監護人和自己的關系如何,是否真心愿意為自己照看孩子,這些決定了孩子是否會有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三是家長要經常跟孩子的監護人保持聯系,要把教育孩子的權利留給監護人,通過監護人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或者其他方面的變化。
2.加強親子溝通
(1)父母就近務工,方便與兒童聯系
父母盡量選擇離家鄉較近的城市去工作,這樣既可以維持生計,又可以照顧到孩子。父母回家方便,可以減免兒童對父母的思念,并且父母能夠比較及時的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成績,也能較及時的和監護人保持聯系。
(2)增加與兒童溝通的頻率,多關心兒童生活
外出打工的父母在給兒童打電話時多關心一下他們的生活,問問他們過得快樂不快樂,或者說一說近期發生的新鮮事。
由此可見,留守兒童他們最缺乏的就是父母的關愛,他們需要親情的呵護。多數留守兒童他們并不快樂,他們希望能和父母在一起。本來屬于他們的童年他們卻感受不到童年的快樂,所以家長應該去洞察孩子的心理變化與兒童有更多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