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悅
一、《影視制作》課程存在的問題
《影視制作》課程是以軟件的操作和運用為主的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了軟件的使用,但對于在未來工作崗位如何靈活運用軟件進行制作還不夠成熟,這就導致學生理論和實踐存在脫節的現象。因此,中職學校在《影視制作》課程教學中要加快教學方法的創新,努力提高教學成效,以提高學生崗位綜合技能及崗位適應能力,確保培養出能夠滿足影視媒體需求的優秀人才。
二、“微電影創作”教學實踐改革
為積極探索實踐教學創新改革,我校嘗試把“微電影創作”實踐引入課堂教學,學生以攝制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在實踐過程中熟悉“微電影創作”的基本過程,掌握“微電影創作”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
(一)專業課程整合與教學內容調整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和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近兩年,我校數媒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了改革。前三個學期主要開設了計算機基礎、美術、攝影、Photoshop、Flash、視聽語言等專業基礎課程,為后面的實踐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在第四學期開設了“微電影創作”實訓課程,該課程整合了多門專業課程,以“微電影創作”流程為序,進行劇本創作、攝像技術、Premiere視頻編輯、AE后期合成等模塊的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在保證知識點鞏固的基礎上,教學內容也做了一些調整,保留那些技術與藝術兼具且應用性很強的案例,隨時講解學生在實際創作中遇到的問題或者需要實現的效果,將學生拍攝的素材作為課程中講解的案例,這樣案例的實用性有所加強,學生能夠更好的在實際制作中不斷提高軟件應用及制作水平。
(二)教學方法改革與教學過程實施
為了將所學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學以致用,就要改變單純培養技能的教學方法,要強化應用技能與行業規范之間的關系。“微電影創作”教學實踐課程采用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法,以真實項目為基礎,以活動帶動實踐教學,突出學生主體,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學生在創作微電影的過程中,經歷了任務分配、創作劇本、前期拍攝、視頻剪輯、后期包裝、海報宣傳等工作環節,在工作中熟悉了影視制作的流程,明確了崗位的任務和責任,能夠盡快地完成角色的轉換,適應市場的需求。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以攝制組的形式展開工作,他們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分配任務,分別擔任導演、編劇、演員、攝像、場記、剪輯、劇務等職務,每組配有指導教師,負責解決拍攝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學實踐按照項目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制作過程,主要分為劇本創作、前期拍攝、后期編輯三個階段。
(三)教學評價改革
在改進教學方法的同時,必定要改進教學評價方式。“微電影創作”教學實踐課程的考核改革的目標以學生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為核心,積極探索多元化、能力化、過程化的課程考核模式,充分發揮考核在教學過程中的評價、引導和激勵作用。課程考核不僅要重視結果,也要重視過程;不僅要重視完成度,更要重視創新;不僅要看作品效果,更要重視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是否具備。
我們通過展示項目成果開展課程考核,由學校領導、專業教師、企業專家組成的考核小組通過現場答辯的形式來評定影片成績,評價考慮影片完成情況、任務分工難易程度、工作量、工作態度表現、答辯效果等,在考核中注重公平、公正、科學地綜合評價,以考促學、以考促教。
三、“微電影創作”教學實踐成效
(一)促進專業技能的提升
師生都意識到通過教學實踐才能提高專業技能,才能積累經驗和技巧。在整個微電影制作的過程中有三個關鍵環節決定了影片質量的高低,即劇本的創意與寫作、素材的拍攝與采集以及后期的剪輯與合成。特別是影片后期合成與剪輯工作,是教學實踐的重要階段,包含技術含量最高和難度最大的知識點,是決定最終影片效果的核心部分。師生共同努力,經過不斷的實驗和嘗試,最終通過影片節奏的把握、片頭片尾的制作和影片配樂的出色制作達成了影片理想的視聽效果,而師生影視后期制作的專業能力也得到了直接的鍛煉和顯著的提升。
(二)促進職業素養的培養
教學實踐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和嘗試,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調動了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具備了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表達能力以及組織能力,使他們懂得了工作態度和責任心的重要性,不要輕言放棄和退縮,要克服各種困難去解決難題。學生由之前的孤立學習轉變為工作小組的模式,在通過完善自己和協助他人來發揮自己能量的過程中,學生的個人責任感和團隊合作意識得以增強,個人與集體得以共同成長。
(三)促進技能大賽的開展
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職業技能大賽的引入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和推動影視后期專業的教學改革。近年來,在各級各類的技能比賽中,包含“微電影”賽項的比賽層出不窮。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就業,使學生真正學到新知識、新技能,我們在“微電影創作”實踐初期,便把參賽目的告之學生,方便學生在劇本創作時確定主題和故事情節,最終通過技能大賽的平臺展示自己團隊的作品,從而達到以賽促創的目的。我校在教學實踐中產生的多部微電影在全國、市區級的各項技能大賽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使學生增添了成就感和自信心,這也證明了“微電影創作”教學實踐的成功和意義所在,我們要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改進。
四、結語
“微電影創作”教學實踐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和學生的熱情,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結合實際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在項目實踐教學中,教學模式由單向傳授式轉變為互動式,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師和學生都被有機地聯系起來,拉進了師生間的距離,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也豐富了教師的實戰經驗。
總而言之,《影視制作》課程中的“微電影創作”教學實踐很好地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初步打通了應用型人才培養和實踐教學環節之間的障礙,為藝術設計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