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萌
童謠是傳統藝術之一,在地方當中,每個童謠都具有當地的特色,是非常重要的音樂素材之一。童謠講究歌詞的韻腳以及歌唱的旋律,是傳唱于兒童之間的一種比較簡單而且節奏歡快的歌曲,在四川也有千百年來流傳于世的四川童謠。四川童謠流傳于四川盆地,以非常生動形象的四川話作為載體。每個四川童謠都具有非常鮮明的四川特點,在傳唱的過程當中易于孩子們理解,體現了四川所獨特的地理文化,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但是由于現階段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更多的人們選擇了其他的文化,四川童謠逐漸消失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又由于普通話全面普及,現在更多的家長希望孩子可以以現代兒歌作為教學素材,從而才能更好的培養孩子的普通話。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現在四川本地生長的孩子已經沒有辦法從四川的童謠當中感受和體會到四川本地的文化,也無法將之前傳統的四川文化傳承下去了。
一、四川童謠的類型與價值
1.四川童謠的類型
四川的童謠具有非常獨特的文化魅力,在歷史的長河當中,四川童謠也具備了更多的四川當地特色。總之來說,四川童謠詼諧幽默,在四川擁有著非常高的傳唱度。經過不同的人們一代一代的傳承,沉淀下來的四川童謠種類較多,我們根據童謠歌詞的內容以及歌謠的表現方式分成了五種不同的童謠,分別是四川本土特色童謠、教誨童謠、游戲童謠、連鎖調、顛倒歌。
四川本土特色的童謠大多是描寫四川本地的生活場景,并且在各幺當中經常出現一些具有四川本土特征的典型元素,比如說四川童謠《正月正》,在《正月正》當中有一些描寫四川正月十五過元宵節的熱鬧場景。學習四川本土的特色童謠,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到四川本土的文化,以及四川所具有的民風民俗。
教誨童謠是四川廣為流傳的童謠之一,在傳唱過程當中,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們接受歌謠中的道理,培養孩子更好的品質。比如說《桃花樹李花樹》這個童謠就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去孝敬父母,并且引發他們關于孝敬的思考。
游戲童謠是孩子們在玩游戲過程當中所傳承的童謠,比如說《小汽車》《丟手絹》《藏貓貓》等,這些游戲童謠音節和諧,節奏較快,在孩子們進行課外活動的過程當中增添了更多樂趣。
2.四川童謠的價值
四川童謠在傳唱的過程當中,可以幫助我四川的孩子們更多的了解四川的方言。四川的方言豁達樂觀,聲調起伏有趣,是其他的方言以至于普通話都難以比擬的。四川童謠當中包含了很多四方四川當地的特色方言,十分符合孩子們的欣賞興趣和生理特點,更容易被孩子們接受。四川童謠的傳唱豐富了孩子們的詞匯,提高了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除此之外,通過歌詞的傳唱,四川本土的語言得到了更多的傳承與保護。
四川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在歷史上有非常多著名的詩人描寫了很多有關四川的詩歌,具有極高的歷史鑒賞意義。在四川也有非常多的文化特征,比如說天府之國成都,比如說四川火鍋等。這些東西很多都在四川的童謠當中有所表現,這些顯著的地域特征在童謠當中可以更好的被孩子所接受,更利于孩子了解自己生長故土的特征,從而更多的體驗到四川的文化。
二、四川童謠與音樂教學的融合方式
1.從課本的內容入手,巧妙引入四川童謠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將四川的童謠與我們的實際課堂聯系在一起,給學生一個比較親切的并且熟知的學習環境,從而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當中去接受已經熟悉的四川童謠。比如說我們可以在教學前先讓學生用普通話朗讀歌謠的內容,然后再由教師帶領采用四川的方言進行朗讀。通過兩種不同的方式比較,學生就能更多的感受到四川方言在歌唱四川童謠的過程當中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更多的介紹四川當地的鄉土音樂文化,從而讓學生們更多地了解四川本地的特征。
2.開展游戲活動,有效運用四川童謠
童謠是孩子們在游戲過程當中的一個友情的紐帶,可以讓孩子們在玩樂的過程當中更多的去認識童謠的內容。我們可以在學習童謠的過程當中加入一些游戲環節,在游戲過程當中通過不斷改變節奏的快慢,讓學生更多的理解到節奏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的節奏感。讓學生在節奏變化的過程當中由說逐漸拓展到哼唱,而這種哼唱是孩子們發自內心的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種音樂歌唱方式。采用富有童趣性的游戲可以更多的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而學生在朗讀童謠、唱童謠、玩童謠的過程當中,學生也體會到了童謠本身所具有的樂趣,為廣泛的傳唱四川童謠提供了更為方便的條件。
3.二聲部節奏訓練,深入體驗四川童謠
在音樂當中節奏是非常重要的,整個音樂的生命就是在于節奏,我們想要讓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提高,就一定要首先培養學生的節奏感,而很多地方童謠都是一些節奏感非常好的音樂,充滿了音樂性。比如說在四川,四川的很多童謠都是節奏鮮明,并且歌詞押韻的在四川童謠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各種不同的音節,這些不同的節奏在歌唱的過程當中具有非常明顯的特征。通過不同的童謠學習,我們可以更多地培養孩子們的節奏感。接著,我們可以讓學生在歌唱童謠的基礎上進行二聲部的節奏訓練,從而提升孩子們的情感體驗,鍛煉學生的協調配合能力。
4.配上合適的旋律,快樂感受四川童謠
在教學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將四川的童謠作為歌詞配上學生更為熟悉的歌曲來演唱童謠,這樣的話顯然比單純的吟唱童謠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們在學習童謠的過程當中,可以配上各種不同的音樂,讓學生采用四川方言來演唱,采用這種方式,學生既有了更高的學習興趣,而且極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節奏感,引發了學生下一階段學習的欲望。學生又唱又跳,在感受四川民俗的基礎之上,給予了學生非常多的發揮的空間,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快樂。
結束語:時代在不斷前進,不同地方的童謠也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這樣才能夠在不斷的發展過程當中得到傳承。優秀的文化作品需要保存和積淀,更需要不斷的發展,只有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四川童謠,有效地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過程當中,才能夠使其具有更加長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