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預見性護理應用于急性腦出血患者急診急救的效果。方法:在本院范圍內,以2019年3月-2020年3月為時間節點,選取急性腦出血患者76例,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對照組40例給予傳統護理,觀察組36例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5.56%)較對照組(25.00%),明顯偏低(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相比對照組,顯著偏短(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22%)與對照組(82.50%)相比,顯著偏高(P<0.05)。結論:針對急性腦出血患者,在其急診急救中開展預見性護理干預,能減少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急性腦出血;預見性護理;并發癥;住院時間;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7-121-02
急性腦出血實為一種比較常見且嚴重的腦血管系統性疾病,多發生于中老年群體,因中老年人多患有一種或多種基礎型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且受生活、工作環境以及代謝、運動等問題的綜合影響,在情緒上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因而容易誘發不同程度的腦血管實質性破裂,進而造成出血[1]。腦出血作為一種急危癥疾病,一些患者在治療后,盡管生命得以救治,但卻容易出現各種不良狀況,如精神問題、肢體偏癱及語言功能障礙等,因而會較大程度影響其生活質量,加重心理負擔。因此,在患者發病起初,在對其進行急診急救時,需做好護理配合工作[2]。有研究[3]指出,在對急性腦出血患者進行急診急救時,給予預見性護理干預,能減少病癥發生,提高治療效果。為證實此論斷,本文特選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腦出血患者,對其開展預見性護理,現就其干預效果探討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這一階段內,選取本院接診的急性腦出血患者,共計76例,入院后均經頭顱CT或MRI檢查,且與患者癥狀、體征相聯合明確為腦出血;排除嚴重臟器功能異常(心、腎、肝等)及惡性腫瘤者,另排除原、繼發性癡呆及合并腦部疾病者。將患者分成兩組(隨機數字表法),在對照組40例中,最小年齡45歲,最大77歲,平均年齡(65.4±3.9)歲,男性患者24例,女16例,出血部位:丘腦6例,基底節區14例,小腦6例,腦葉10例,腦干4例;觀察組36例中,年齡45~76(65.2±3.7)歲,男、女比為11:7,出血部位:5例丘腦,13例基底節區,5例小腦,8例腦葉,腦干5例;兩組上述數據經綜合比對,并無突出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護理,如環境護理(控制室內空氣溫、濕度等)、基礎護理(如病情監測與觀察)、疾病對癥護理(如合理用藥等)。觀察組基于此,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1)呼吸道護理。腦出血患者有著較危重的病情,咳嗽、吞咽功能減弱或消失,如果位于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或者嘔吐物難以及時外排,容易引發誤吸、誤咽等情況,從而誘發嚴重的肺部感染,或者是呼吸道被堵塞而造成死亡。所以,需要確保患者呼吸道始終處于通暢狀態,保持氧氣供給,這對于肺部感染的預防及患者生命的挽救,均有著重要作用,操作方法:患者行標準的側臥位,適當抬高頭部;或者是行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及時吸痰,動作需做到輕柔、準確、快速。若痰液難以吸出或無法排出,可采用超聲霧化吸入方法,將痰液進行稀釋,然后吸出;如果患者佩戴有活動義齒,那么需要及時將其取下,且清除口鼻腔當中的分泌物,預防誤吸發生。(2)皮膚護理。大多腦出血患者會出現四肢癱瘓、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及感覺障礙等癥狀,因而非常容易發生壓瘡。對此,醫護人員需強化巡視工作,將氣墊置于患者背部,定時翻身,做好記錄;另外,勤換床單,并保持其整潔、干燥,每日用酒精對患者背部進行擦拭,加速局部血循環,預防壓瘡發生;針對多汗者,將一條棉質毛巾(能吸汗)放于身體下,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對于大小便失禁者,醫護人員需及時進行處理,防止皮膚受刺激(如分泌物刺激等)而引發損傷,避免發生皮膚破潰感染情況。(3)口腔護理。腦出血患者有著比較長的昏迷時間,以及比較長的口腔封閉時間,因此,需護士給予口腔清洗工作,2次/d,依據無菌原則來處理;對于清醒者,引導其用漱口水進行漱口,并叮囑患者有效咳嗽;針對張口呼吸者,可用溫紗布將口腔覆蓋,防止水分過快、過多蒸發,另外,還需有效吸氧,控制氧濃度(40%),氧流量為5L/min。(4)肢體位置護理。保持肢體功能位,護士可按摩患者肢體及各關節,預防深靜脈血栓、關節痙攣及肌肉萎縮等情況發生;此外,護士還需對患者上、下肢位置進行合理安放,使各關節均有一定的活動空間。當患者病情維穩后,便可開展健康宣教,進行一些簡單訓練,如起坐、抬手等。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比較,如肺部感染、壓瘡、尿路感染等;另對比兩組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問卷調查兩組滿意度,內容為護士語言、知識、操作技能等,總分100分,分值>90分,即為滿意。
1.4統計學處理
SPSS17.0對各項數據展開處理,針對計量資料,用t檢驗,對于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表示存在明顯差異。
2.結果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顯著偏低(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較之對照組,明顯偏短(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顯著偏高(P<0.05),見表1。
3.討論
腦出血有著比較快的病情發展速度,以及非常高的致殘、致死率,因長時間臥床,造成住院前進有著比較高的并發癥發生率,所以,做好細致、全面且優質的護理干預工作,對于患者預后改善,有著積極意義[4-5]。針對預見性護理干預,其在臨床中已得到廣泛應用,成就顯著,其主要是通過護士依據患者病情實況,制定與之相匹配、相適應的護理計劃,并且始終秉持預防為主的操作治護方針,預防病情進展與惡化,最大程度降低并發癥、病死率[6]。而對于醫護人員來講,通過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后,不僅能促進護患溝通,而且還能提升臨床護理工作的預判性、可操作性,有助于其職業價值成就感的實現[7-8]。本文分別從呼吸道護理、皮膚護理、口腔護理、肢體位置護理等方面實施預見性護理,通過呼吸道護理,可使患者呼吸道始終處于通暢狀態,預防誤吸而至感染等不良情況的發生;通過皮膚護理,則有助于壓瘡等并發癥的發生;而口腔護理、肢體位置護理可穩定患者體征,預防不良事件發生,加速康復進程,獲得更好的救治效果。從本文結果可知,觀察組實施預見性護理后,其較之傳統護理,并發癥更少,住院時間更短,護理滿意度更高。表明此護理適用于急性腦出血急診急救工作,可獲得理想效果。
綜上所述,將預見性護理應用于急性腦出血急診急救中,不僅能減少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而且還能提高護理滿意度,因而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陳丹丹. 優質護理干預聯合常規護理在急性腦出血管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探討[J].數理醫藥學雜志, 2020, 33(5): 785-786.
[2]呂莉麗, 黃巧紅, 黃斌, 等. 手術室護理干預對急性腦出血患者肢體功能、并發癥的影響[J].黑龍江醫藥, 2020, 33(2): 456-459.
[3]鄧竹君, 孫耀霞, 聶路靜, 等. 磁性管理聯合心理干預對急性腦出血患者負面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20, 47(1): 181-184.
[4]朱咸云, 李玉書, 崔永華. 急性高血壓腦出血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 中國基層醫藥, 2019, 26(23): 2922-2924.
[5]黃沖, 楊毅華, 杜亞娜, 等.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對急性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血腫吸收與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9, 16(8): 58-60.
[6]陳秀, 曾梁楠. 連續康復護理措施對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改善效果分析[J]. 貴州醫藥, 2019, 43(12): 2014-2016.
[7]孔令玉. 基于風險評估的護理干預在急性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8, 15(21): 24-26.
[8]張慧琴, 徐春婷, 何愛萍. 院前急救護理對急性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預后的影響研究[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8, 15(13): 128-130.
作者簡介:李春玲,(1982.11.13-),女,民族:漢,籍貫:陜西,藍田,科室:急診科,學歷:本科,職稱: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急診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