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班主任需要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強化對學生的安全與法制教育,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尊重和信任學生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健康成長的自信心,形成正確道德觀。
中職學校德育是學校對中職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法律、道德和政治思想的教育。中職學生的德育是中職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德育與美育、體育和智育等教育實施相互聯系,彼此滲透,一起為中職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培養中職學校學生成為人才,為中職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重要動力、導向和保證。因此,德育是培養中職學校學生形成高尚品德的基礎,也是中職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靈魂。
中職學校班主任是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也是中職學校教學班級管理當中的第一責任人,是與中職學生接觸最密切的人,更是中職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最值得依靠和信賴的人。班主任對中職學生品德素養的形成,對中職學生人格塑造等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僅就中職學校德育現狀來看,目前依然將提高中職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看作學校生存的根本,進而相對忽視了對學生的德育工作。殊不知,做好中職學生德育工作,管理好中職學校學生,是影響中職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
與全日制普通基礎教育相比,中職學校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接受教育的對象具有特殊性。盡管接受教育的對象都是學生,但中職學校的學生,受到的挫敗與否定相比于普通教育的學生較多,往往會在心理上產生一些問題。同時,他們在素質與能力方面,也相對低于普通教育的學生。
二是在教育方向上的特殊性。中職學校的教育一般是以社會經濟建設與發展對人才的要求為方向,將專業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基礎。中職學校教育的特殊性也就決定了中職學校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特殊性。班主任是中職學校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引導者,因此中職學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有了一定的特殊意義。
目前,中職學校班主任德育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中職學校班主任隊伍的素質問題。中職學校班主任隊伍素質水平是反映一所中職學校辦學能力、辦學水平和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因受我國目前中職學校教育體系還相對欠缺完善等因素影響,班主任教師相比其他科任教師,在工作待遇方面差異較小,致使一些教師不愿擔任班主任。被推向班主任工作崗位的教師,因缺少工作積極性,形成了一種尷尬境況,進而導致班主任工作相當被動。這使得中職學校不得不沿用普通教育學校的班主任管理模式,讓科任教師擔任班主任。這樣,會造成中職學校班主任隊伍素質不高的問題,尤其是一些班主任缺乏心理教育基礎與技能,致使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第二,中職學生發展方面的問題。學生個性發展是對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體現。但在中小學校教育實踐中,一些中職學校還欠缺相對完整的教育體系,也缺乏相對完整的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發展理念,使部分班主任教師沒有過多地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也沒有過分重視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進而導致中職學校班主任德育工作難以良好開展,不能有效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質。
第三,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手段的問題。照本宣科和“滿堂灌”是目前中職學校教育教學常見的手段,這種傳統教育手段雖然便于對中職學生的統一管理,但也使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流于這種程式化,變得形式化。對學生實施德育,既需要進行循序漸進的思想道德感染,也需要體現個性化,才能收到德育效果。
中職學校目前的傳統教育教學手段很難體現學生德育的價值,不利于對學生進行人文性的德育工作,進而造成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果不佳,影響了學生德育品質素質的形成。
第四,中職學校對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因為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的定位是對學生進行職業專業教育,一些學生家長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已然成為一個“應試教育”環境下的“失敗者”,他們將自己的孩子送入中職學校繼續接受教育,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走出中職學校校門以后,盡可能謀取一份社會工作。因此,學生家長沒有引起對自己孩子德育的重視,而部分中職學校為了迎合學生家長的心理,同樣將職業專業教育當作重點,忽略了對學生的德育工作。選配班主任也僅僅是為了管理班級學生,而非將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這種忽略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做法,使部分中職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擁有高專業技能、低德育素質,對社會發展具有不利影響。
那么,如何提高中職學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第一,提高中職學校班主任隊伍素質。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也是學生道德品質的塑造者。中職學校班主任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班主任在學生面前表現的素質對學生德育品質的形成具有較大影響。要想讓班主任與學生共成長,必須提高班主任教師的自身素質,即要培訓班主任勝任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的整體素質,且通過培訓抽查考評班主任日常德育工作水平,以一學期或學年為周期綜合考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并將考核結果與班主任德育工作業績掛鉤,促使班主任牢固樹立“我與學生共成長”意識,以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為己任,全面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
第二,尊重學生個性化差異發展,實施更多人文關懷。中職學生個性化差異發展明顯,而這種明顯又往往局限在學生的性格與愛好上,也局限在思想道德意識上。班主任德育工作又正是需要尊重學生個性化差異發展,給予學生更多人文關懷的工作。
實現班主任“我與學生共成長”,實際上是要通過班主任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讓學生親近班主任,配合班主任的號令,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只有學生尊重班主任,且聽從班主任指揮,認可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方可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同樣,班主任要想使自己的德育工作得到學生的認可,也要尊重學生,并在尊重學生的過程中給予人文關懷。
例如,對于因就讀中職學校而具有自卑心理的學生,班主任要及時跟進,向學生講明,社會分工不同,社會同樣需要大量掌握一定專業技能的人才去建設國家,每個人都有用武之地。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學生,學好職業專業知識,打造好自己的道德品質,將來同樣可成大器。班主任以這樣親和而不歧視的態度對待學生,就能做好德育工作。
第三,強化經常性交流,讓班主任成為德育樣板。班主任的言傳身教和身體力行,對學生德育品質的形成具有很大影響。這就需要班主任時刻注意在學生面前的表現,要一貫以正能量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體現“我與學生共成長”的意識,做好學生的德育樣板。
當班主任成為學生效仿的德育榜樣時,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洞察學生的心理,隨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德育問題,然后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德育問題,采用因人而異的引導策略,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的德育引導教育工作。
比如,有些中小學校的學生,在心中同樣存在人生美好理想,但他們又非常擔心經過自己的努力還可能會面臨失敗。這時,班主任教師則不能視而不見,需要對這樣的學生及時跟進德育工作,引導和教育學生心中裝有人生美好理想非常正確,為著心中美好理想去努力是非常正確的。在這樣兩個“正確”的肯定以后,班主任可以組織一場鼓勵學生成功的勵志型班級演講比賽,并激勵有這種心理想法的學生大膽走向演講舞臺,依靠演講的動人感染力,堅定學生成功的自信心。
第四,積極開展班級德育活動增強學生德育素質。對中職學生一味采用說教形式開展班主任德育工作,會顯得乏味。這就需要班主任創新德育工作方法,以積極開展班級德育活動方式吸引學生參與德育活動的興趣,以增強學生德育素質。
比如,可以多組織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愛國主義德育活動,即利用課余時間或節假日時間,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的紅色旅游景點或者有紀念意義的抗戰歷史紀念館等地進行考察與參觀,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對照英雄的壯舉,提高學生的道德感悟性,增強學生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感。
與學生共成長,是中職學校班主任做好學生德育工作的正確站位,說明班主任以換位思考模式對中職學校班主任德育工作進行思考。學生同樣是值得尊重的人,班主任以關愛心態平等對待學生,在尊重學生和信任學生的基礎上,既要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又要引導學生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建立學生的自信心,進而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最大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