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昊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大相各莊鄉陶莊小學,河北唐山 063600)
在新課程改革的引導下,為促進小學生體質的發展,國家對小學體育課程越來越重視,但是在足球教學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學校重視文化課教學,輕視體育活動、家長認識不夠、學生怕苦怕累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等問題,這就需要加強學校對體育活動的重視、加強專業師資力量的建設、認真落實家長方面的思想工作、加強對足球活動的興趣培養,以此促進小學足球教學的高效發展。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更加重視文化課的教學,對于體育活動的重視程度較低,小學生年齡較小,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對于足球這類身體接觸較多且容易發生危險的體育活動來說,學校基本不愿組織相應的活動,故對足球教學缺乏完整的教學體系也缺乏相應的督促和指導,在這種形勢下,很多的體育課會變成文化課[1]。
根據多地對小學足球教學情況的調查分析后發現:大多數學校的足球教學教師均為非專業教師,教學過程不夠專業,經過專業足球教學培訓的教師或專業的足球教練則是少之又少[2]。由此可見,小學專業足球教師師資力量亟待補充。
當前擁有豐富經驗且專業化的小學體育教師較少,且部分教師的專業化程度較低,雖然教師有積極吸收新課標的改革內容,但在實際實踐操作方面依然以傳統教學方式進行。部分教師缺乏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會影響足球課程的教學效果。
從我國傳統教育至今,大部分家長還是認為“只有不斷努力學習才能有出路”,所以大部分家長對待教學活動還是更加重視孩子文化課的學習,而忽視體育等活動類課程[3]。尤其是足球教學,在他們的眼里認為踢足球只是在玩,會耽誤孩子的文化課學習,還有些家長認為足球活動是一項危險的活動,害怕孩子在足球活動中受到傷害,而且足球活動的體能消耗過大,家長害怕孩子會太過勞累,而家長對體育活動的態度也會影響到孩子對足球活動的態度,如果孩子受到來自家長的積極影響,那么孩子對待體育活動也會是積極向上的,如果家長對孩子傳達出消極的影響,那么孩子對待體育活動也會是消極的,長此以往,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踢足球不是一個簡單的游戲,而是需要學生們堅持不懈的訓練,期間要有不怕勞累和不怕辛苦的精神。現如今,大多數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缺乏這種不怕辛苦和不怕勞累的精神,不愿進行一個長期的訓練,且大多數不愿進行體育訓練的學生本身體能較差,或是受自身外形影響。有些學生對體育運動缺乏動力和興趣,對體育活動態度消極。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可能受到的家長的“過度保護”,致使現如今許多小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減弱,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
在教學方面要求學校不僅僅要重視文化課程的教學,同時也要重視足球教學。首先從思想上提高對足球的認識,轉變傳統的唯分數論的觀念,只有從思想上提高對足球的認識,才能更好地開展接下來的工作。加強足球完整教學體系的建設,并建立完整的督促和指導機制,嚴禁文化課占用體育課的時間。
加強學校足球體育活動的發展需要發揮學校領頭人的帶頭作用,認真落實國家制定的相關政策,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資源。
針對學校體育專業尤其是足球方面師資力量缺乏的問題,學校可深入發揮國家給予的政策優勢,結合上級部門組成專業領導小組,積極吸納專業師資力量,教育部門要加強對教師專業足球方面的培訓,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積極使用政策優勢吸引專業足球教師,健全小學足球師資建設。
建設高素質小學體育教師隊伍,理論知識是一名體育教師必須掌握的內容,理論方面的知識不僅僅包括基本的體育學知識,還要掌握生理學、心理學、生理衛生學等專業知識,同時還應具備體育活動的項目及規則知識等多方面的知識[4]。
積極引導家長思想觀念的轉變,當今時代,教育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文化課的成績不是衡量一個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教育同樣重視學生體育方面的能力。現如今學生的體育活動不足,學生體質普遍下降,而通過足球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不但不會影響文化課的學習,反而能夠促使學生在做任何事時都能保持住這種精神,勇敢面對任何挫折,積極向家長傳達足球訓練是堅持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進行訓練,能夠努力做到訓練和學習兩不誤的觀點。同時引導家長不要過度看待學生在足球方面能取得怎樣的成績,而是應該多重視學生在足球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如:體能的增強、抗挫能力的提高、堅韌不拔的精神、團隊的合作能力等,對于學生的體育活動不要抱有否定態度,多對孩子進行激勵和夸獎。
由于足球的的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有很多學生害怕吃苦或害怕耽誤學習而不愿進行足球活動,而且大多數女生對足球缺乏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做好興趣培養工作[5]。教師可以采取觀看視頻、語言講解和實際參觀等方式為學生介紹足球文化,以直觀形式讓學生深入感受到足球文化的魅力。教師可以增加足球訓練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如:定期舉行足球趣味活動,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層層遞進,逐漸過渡。
由于足球是一項競技類的項目,這就需要學生在興趣基礎上還要有良好的體魄,由于不同學生的身體狀況不同,故足球的訓練內容要適應每位學生的身體狀況,切忌對全體學生進行完全相同的訓練內容,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在訓練中注重個人技術的訓練以及隊員配合的訓練[6]。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課程作為小學義務教育階段一門重要課程,在學生身心各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用的作用,而足球作為一門基礎體育項目更是對小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通過在小學階段積極開展足球課程,能夠使得學生體能增強、抗挫能力提高,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團隊的合作能力等。雖然社會、學校、教師和家長等各方面認識到了小學足球教學在小學體育課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落實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與困難,這就需要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等各方面的努力,加強對足球體育活動的重視、加強學校專業師資力量的建設,促進學生家長思想觀念的轉變,加強學生對足球運動興趣的培養等,這樣不僅能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是有重要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