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菲/隴東學院音樂學院
眾所周知,音樂教育思想的先進性決定了音樂教育的實際效果和人才培育標準,音樂教育理念是所有音樂教育體系的基礎。俄羅斯著名音樂家卡巴列夫斯基創建了獨特的音樂教育理論,提高了音樂教育的教學效率和藝術文化的普及范圍,卡巴列夫斯基創建的新型音樂教育模式為音樂教育理論的現代化升級與課堂教育形式的進一步革新奠定了理論基礎,卡巴列夫斯基首創的音樂教育模式彌補了了傳統音樂教學思想體系中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的重大缺陷,他主張深度發掘學生的美學鑒賞能力和藝術感知能力,以啟發式教學和引導式教學為主要課堂授課形式,全面重構了近代音樂教學體系。
卡巴列夫斯基的音樂教育思想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和近現代共產主義社會實踐的影響,是在特殊的社會環境下通過持續實踐逐步總結形成的。因此,具備強烈的愛國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風格特征[1]。卡巴列夫斯基本人始終堅持藝術屬于人民這一列寧主義思想,他所創立的音樂教育體系要求學生在學習、掌握音樂知識和樂器演奏技能之前應具備正確的藝術態度和人生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應逐步樹立歌頌底層人民勞動建設、弘揚先進革命主義文藝理念的藝術理想。卡巴列夫斯基作為一名堅信共產主義的進步音樂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革命領袖列寧的影響,列寧高屋建甌地指出了社會主義國家的藝術教育應當服務于廣大勞動人民,任課教師必須在教育活動中宣揚共產主義精神,這些犀利的見解在卡巴列夫斯基的音樂教學思想體系中有所體現。卡巴列夫斯基的音樂教育思想發揚了俄羅斯民族音樂的傳統風格,又融入了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有較高宣傳教育價值的音樂作品和教育思想。
卡巴列夫斯基所創建的新型教育思想體系重視音樂藝術對學生的內在情感與價值觀念的影響與引導,因此具備了其他教學模式所沒有的高度靈活性與人文素養培育效果。卡巴列夫斯基的音樂教育思想受到了以馬斯洛娃和阿伯拉戈為代表的近代教育家的影響,強調在教學活動中順應受教育者的興趣與個人愛好,注重課上的音樂合作表演活動[2],不僅強調理論知識教育的重要性,還十分重視培育學生的音樂理解力與音樂演奏技巧。卡巴列夫斯基的音樂教育思想平衡了音樂教育的實踐性與理論性,將音樂教育的開展與對學生人文藝術素養的培育工作進行融合,為音樂教師設置了盡量使學生參與音樂課堂活動的特殊任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教學有效性。以卡巴列夫斯基的音樂教育思想為主導構建的新世紀音樂教學體系具備較高的邏輯銜接性,根據現代教育研究成果所發現的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生理規律,及時調整教學節奏與速度,盡量使音樂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建立關聯。
卡巴列夫斯基的音樂教育思想受到了二十世紀社會主義實踐的影響,在高度同質化和一元化的社會思想環境影響下,卡巴列夫斯基的部分教育理念和教學標準受到政治因素干擾,作為教育家的獨立性有所降低,教育理論體系并不完整。卡巴列夫斯基過度重視音樂教育與社會實踐的聯系,他錯誤地認為勞動實踐是高水平音樂藝術創造的靈感來源,這一偏激的教育思想嚴重局限了卡巴列夫斯基,使他難以順應時代發展對教育思想體系進行改進。而且卡巴列夫斯基的音樂創作風格過于單一,其獨創的音樂教育思想缺乏層次性,對在現代社會占據主導地位的多元文化價值觀缺乏包容性。盡管卡巴列夫斯基的音樂教育思想具備一定的借鑒學習價值,但是仍然難以與新世紀的文藝創作理念進行對接,而且他的音樂教育思想缺乏足夠的社會批判性和對個體生命價值的關懷與重視,卡巴列夫斯基對近現代音樂藝術的評判受到政治大環境的影響與干涉[3],缺乏應有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卡巴列夫斯基把道德觀念培育活動與審美能力培育活動進行了創造性的銜接與結合,他的音樂教育思想重視培育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使得音樂教育形式從技能性教學活動轉向對藝術價值觀的塑造與探究,這一特殊思想改變了現代音樂課堂教學的目標,音樂教師向學生傳授音樂知識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具備欣賞音樂、品味藝術的思辨能力,重視學生對經典人文藝術作品的情感性體會與領悟。他認為音樂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有原則、有規律地激發學生對藝術美的渴望,使學生能夠更有效率地汲取音樂文化的精髓,領悟音樂藝術的社會價值。
卡巴列夫斯基認為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構建審美理念和藝術價值取向,通過系統性、啟發性的完善音樂教育和音樂技能訓練,使學生將藝術品鑒活動與實踐表演活動進行密切結合,激勵學生為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行奮斗,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與社會責任感,在尊重社會規律和藝術創作規則的前提下,開展具備較高科學性與實踐性的音樂教育活動,使學生接受潛移默化的道德訓導,學生在接受音樂教育過程中,能夠逐步樹立陽光向上的生活態度。學生在提高自身音樂藝術品鑒分析能力的同時,也得以敞開胸懷接受音樂藝術對道德情操的熏陶,學生在接受卡巴列夫斯基式的音樂教育后能夠有意識、有計劃地觀察現代社會生活,主動發掘音樂藝術與現實的聯系,學會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能夠對不同風格的音樂藝術作品的內在結構與藝術價值進行準確無誤的分析判斷,建立正確的藝術價值取向,避免受到錯誤藝術思想的影響。
為突破傳統音樂教育理論的局限性,完善以卡巴列夫斯基音樂教育思想為主導建立的音樂教學體系,我國教育管理部門和各學校的領導應重視音樂教育改革,為教學模式改良活動提供足夠的資金與人員支持,逐步增加具備現代音樂教育理念的青年音樂教育人才在師資隊伍中的比率,在音樂教育中應重視學生的感受,普及人文主義教育理念,盡量去除卡巴列夫斯基的音樂教育思想體系中受到社會思潮與政治環境影響的陳腐有害部分,提高現代音樂教育的人才培育效率和教育理論完善水平,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指導學生發掘經典音樂作品中的美學成分,充分發揮音樂對人的綜合素質發展的促進作用,鼓勵學生積極追求藝術之美,實現自身價值,擺脫外在因素影響。現代音樂教育必須建立在對人類認知規律的科學研究與開創性的藝術創作活動之上,著力于培育新一代年輕人的民族意識和社會奉獻意識,發揮卡巴列夫斯基音樂教學思想的優點,以有方向、有選擇的的音樂教學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音樂教師還可在音樂課程中可引入具備獨特風格的新時代流行音樂,注重對課文所講述的音樂理論知識進行更新,提高教學實效性,以此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綜上所述。卡巴列夫斯基的音樂教育思想有著不可低估的現實教學借鑒價值,是音樂教育事業的寶貴理論財富,我們應當結合新時代的社會教育需求與教育制度的變化,突破卡巴列夫斯基音樂教育思想體系的局限,以滿足學生的客觀認知需求為目標,設置多元化的教育課程體系,使新時代的音樂教育具備道德規訓價值與美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