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華 高 鑫/濟南大學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時指出“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是黨的建設的基礎性、根本性、經常性任務。”青年大學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大學生黨員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黨的未來。高校肩負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從嚴從實抓黨員教育管理的背景下,提高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黨性教育是黨員發展的首要因素和決定因素,目前高校發展學生黨員過度重視數量而忽略了質量問題,尤其是在黨性培養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大學生黨員的數量占到了在校學生數量的十分之一,高校在黨員發展過程中,往往把學習成績作為黨員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造成了兩個極端,即唯成績論和學習成績考核的片面化,部分黨務工作者認為,學生成績好的學生會發揮帶頭作用,以期達到以“優”促“優”的目的,把部分學習成績不合格的學生劃分到吸納范圍之外,導致黨員發展的氛圍變的“狹隘”。對于“主要學生干部”的定位,也使得更多人無緣黨員發展,造成了部分學生追求學習、學生干部的動機變的“利益化”。在入黨動機上“實惠”大于信仰,在義務履行上“認識”多于實踐,在發揮作用上“個體”先于集體。[1]學生黨員的黨性觀念不強已經嚴重制約了黨員質量。
雖然高校黨委及基層黨組織都制定了相對完善的黨員教育管理制度,但是經調查研究,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缺乏時效性和針對性。首先,教育管理制度缺乏時效性,部分高校沿用傳統的教育管理方式,尤其是在新媒體高度發展的當今社會,無法滿足學生黨員的需求,不利于學生黨員投入到教育管理的活動中去,先鋒帶頭作用無法發揮,甚至部分學生黨員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與其他學生沒有區別,忽略了自己的黨員身份。其次,教育管理制度缺乏針對性。教育內容陳舊,教育方式單一,教育手段老套成為制約高校黨員管理的短板,尤其是針對不同需求、不同層次的學生黨員,缺乏問題導向,以固定的制度進行教育管理,難以起到應有作用。
高素質的黨建工作隊伍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學生黨員質量高低的關鍵因素。隨著高校學生黨員的數量不斷增加,黨建工作者面臨著數量和質量不足的情況。首先,黨建工作者數量不足,部分高校二級學院黨建工作只有一名專職輔導員負責,同時還要負責職責內的輔導員工作,導致工作壓力過大。其次,黨建工作者質量不高,負責黨建工作的人員,自身對于黨的建設相關理論知識掌握不足,自身并沒有接受相關的培訓,無法達到專業化、專家化水平,導致黨建工作無法取得相應成效,進而影響學生黨員的質量。
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內容是全面的、廣泛的和具體的,黨的十九大以來,對于黨員的教育管理更是成為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肩負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加強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內容的創新,形成內容合力成為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首先,創新教育管理的內容,高校黨建工作者要著重挖掘黨員教育管理內容的深層次含義,不斷擴大教育管理內容的內涵和外延,尤其是在政治標準、入黨動機教育等事關黨性的內容上多下功夫,使學生黨員的信仰大于“實惠”、實踐多于“認識”、集體先于“個體”,把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突出體現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之中。其次,加強教育管理手段的創新,教育管理手段也是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相輔相成、相互結合才能發揮出最大作用。在新媒體高度發展的當今社會,“燈塔”在線、學習強國等平臺成為黨員教育管理的重要方式,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高校黨建工作者要順應時代發展,充分利用高校學生黨員喜聞樂見的方式,突出展現教育管理的內容,形成以喜聞樂見的平臺搭載喜聞樂見的內容的良好局面,從而形成內容合力,激發學生黨員參與教育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成為高校黨員教育管理的主體。
制度建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高校黨員教育管理制度是提高學生黨員質量的關鍵環節,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形成制度合力,可以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保駕護航。高校黨員教育管理要著重完善以下制度:第一,建立和完善培訓和教育制度。教育和培訓是經常性工作,是學生黨員獲取黨建知識的主要途徑,貫穿于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培養的全過程。通過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訓制度,激發黨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養成學習的良好習慣。第二,完善組織生活制度和民主評議制度,基層黨支部是學生黨員參與黨建活動的核心,也是對學生黨員進行監督、約束和管理的主要力量,因此完善組織生活制度有利于激發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完善民主評議制度有利于學生黨員認識自我、改進自我、完善自我。第三,完善黨費繳納與管理制度,交納黨費是黨員的基本義務,也是黨員認清自己黨員身份,增強紀律意識的重要手段。第四,在黨員的培養過程中,建立和完善積極分子動態管理制度,把好入黨積極分子的“進”與“出”,從源頭上做好黨員發展工作;在預備黨員培養環節,建立和完善預備黨員轉正答辯制度,在專業學習、學生工作、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方面加強對黨員的考核,切實提高學生黨員的質量。
其次,要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學生黨員,建立和完善具有針對性的制度?!吨袊伯a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中規定:“堅持從實際出發,加強分類指導,尊重黨員主體地位,充分發揮黨支部直接教育、管理、監督黨員作用?!崩?,針對剛入黨的學生黨員,加強黨性教育,重點放在理論學習;針對畢業生黨員,加強服務社會、奉獻社會教育,加強黨員關系轉接等工作的管理力度,以期學生黨員畢業后能夠繼續發揮帶頭作用。
高校黨建工作隊伍是黨建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保障者,促進黨建工作隊伍的專業化和專家化是強化黨員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務。首先,保障高校黨建工作者隊伍的數量。目前大多數部門的黨建工作集中于一名高校輔導員,其還要負責職責內的輔導員工作,無論是精力還是能力都不能達到黨建工作的需求,因此,高校要建立黨委書記、黨支部書記、高校輔導員、學生黨團服務中心為一體的高校黨建工作隊伍,打造領導有方、執行有力、落實有度的專業化隊伍,為高校黨建工作保駕護航。其次,增強黨建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和水平。目前大多數黨建工作者并不是黨建相關專業出身,對于黨的建設相關理論掌握不夠全面、不夠具體。高校黨建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通過專題學習、座談會、理論研究等途徑,搭建黨建骨干培訓的多層次體系,切實提高黨建工作者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素養。[2]
高校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核心,是高校發揮立德樹人重要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保障。在全面從嚴從實抓黨員教育管理的背景下,高校黨建工作者要切實把黨員教育管理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握好學生黨員、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者的內在聯系,不斷致力于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合力的研究,如此才能切實提高高校學生黨員培養的質量,為黨的建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