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新國/泰安市計劃生育保險處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的物質需求逐步得到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對群眾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著積極意義,為拓展活動開展形式,應當緊跟信息時代發展步伐,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拓展活動平臺與豐富活動內容等,賦予群眾文化活動時代特征,推動文化工作現代化發展。
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對精神文明建設提出更高要求,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加強群眾文化建設還需從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現代化發展方面入手,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全面釋放群眾文化的豐富底蘊,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加速發展。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意義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群眾文化活動功能豐富,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審美功能:健康積極的文化理念積極貫徹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全程,豐富群眾聽覺與視覺等體驗的同時,帶動了群眾審美能力提升與思維更新拓展,更利于文化底蘊與精髓領悟。二是教育功能:道德規范與社會主義價值觀等主流思想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全面滲透,通過文化內容的不斷豐富,對群眾精神品質起到了潛移默化教育作用,更利于大眾思想文化內涵提升。三是服務功能: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滿足了大眾精神文化需求,如通過家庭文化等途徑豐富閑暇時光等;更拓展了大眾視野,如參觀文化館等方式。
通過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帶動群眾思想更新與拓展,幫助其擺脫傳統思想束縛,勇于開拓創新。尤其是在快節奏生活狀態下,群眾文化活動應當注重與時俱進,積極樹立現代化價值觀念,增強創新發展意識,充分發揮帶動引導作用,通過活動影響促使群眾養成積極健康的思想品質與精神面貌,全身心投入到群眾文化建設中來,以推動群眾文化體系改革。群眾文化活動應當注重與現代科技的整合,抓住信息時代發展機遇,提高活動科技含量,同時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思想文化內涵,無形中帶動群眾信息素養與科技意識提升。
新媒體技術日益普及,在各行業與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更為群眾文化活動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機遇。新媒體時代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影響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新媒體的文化內容更加豐富,音頻與圖片等形式,更拓展了群眾文化活動傳播渠道與方式。二是新媒體有社會互動性優勢特征,為群眾設立了文化交流平臺,規避時間與空間等因素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限制,確保了互動交流更加高效與便捷。三是可實現個性化服務,活動組織者能夠通過網絡等形式廣泛收集群眾意見與精神訴求,對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創新提供了依據,并能夠為不同群眾提供針對性的文化服務,提高了群眾參與積極性,更利于群眾文化活動順利展開。
新媒體特征優勢明顯,對群眾文化活動現代化發展與形式優化起到了積極帶動作用,尤其是自身的便捷性優勢,為群眾提供了更多自主選擇機會,可以根據喜好從網上獲得需要的價值信息。以往的群眾文化活動展開,常受到時間等條件限制,且文化信息內容在容量與種類等方面也是與新媒體不能比擬的。群眾的瀏覽文化信息的習慣與形式發生轉變,對文藝演出與社區活動等優秀傳統文化的喜好度逐漸弱化,還需豐富活動內容與思想文化內涵,創新活動形式,以此激發群眾參與及觀看的積極性。受網絡開放性等特征影響,網上充斥著大量不良信息,不乏含有詐騙與虛假廣告等信息,尤其是各種不良輿論對群眾意識形態的影響,直接影響群眾對文化活動開展的支持度與認可度。
在信息時代推動下,網絡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越發普及,為新媒體平臺拓展起到了支撐保障作用,實現了信息資源不斷豐富。新媒體為群眾文化活動展開提供了資源支撐,確保了活動發展中的資源積累,同時能夠自動化篩選不良信息,實現資源良性發展,確保群眾文化生活有序展開。新媒體提供的資源儲備內容,有時代性與及時性等特征,能夠及時掌握與提供實時信息熱點,實現資源內容更新,推動群眾文化活動與時俱進發展。新媒體時代的信息類型豐富,增強了文化活動內容的趣味性與創新性,更利于群眾積極性調動。
新媒體技術憑借自身獨特優勢,在各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是圖片音頻處理技術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運用,拓展了群眾文化活動宣傳推廣渠道與形式,如將群眾文化活動與卡通形象等元素有機結合,更利于激發群眾參與興趣,確保了宣傳效果。如將群眾文化活動與虛擬現實技術結合,開展群眾虛擬穿戴戲劇代表性服飾等體驗,不僅能夠幫助群眾文化體驗,同時能夠提升群眾審美情趣。
新媒體發展迅速,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融入,增強了群眾文化活動高效性等特征優勢,優化了群眾文化活動的傳播路徑與方式,使得群眾文化活動逐步向網絡化與信息化趨勢發展。以往的群眾文化活動展開,更注重群眾交流與溝通互動,不利于群眾積極性提升,導致群眾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在新媒體時代,組織者可通過網絡交流平臺實現群聊,活動宣傳與通知等更加快速便捷,參與者對活動內容與要求等方面的了解更加全面,參與積極性隨著提升。傳統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相對于參與者的意見反饋,更注重規模拓展與形式創新,參與者的向心力與凝聚力不足。通過網絡交流平臺收集與反饋參與者意見,能夠做到有問必答與高效指導,更能讓參與者了解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目的意義,從而深切感受到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價值。更利于參與者與大眾對群眾文化活動建議的收集,對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創新與內容豐富起到了積極參照作用。除此之外,可積極設立手術客戶端,讓群眾直觀了解群眾文化活動相關信息,確?;顒有畔⒂行裕M一步推動群眾文化活動高效化發展與文化單位的信息化建設。
新媒體平臺的信息量更加豐富,是傳統紙質媒體時代不具備的,推動了群眾文化活動形式與理念等體系的多元化發展。尤其是在農村活動巡演過程中,利用先進設備與新媒體技術,能夠為大眾展示多形式化的文娛活動,能夠幫助大眾了解文化活動的現代化特征與思想內涵。立足大眾生活生產實際,開展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更利于大眾文化生活豐富,同時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新媒體時代的群眾文化活動仍處于摸索前進階段,影響活動展開成效的因素較多,其中文化工作者的能力水平與綜合素養等因素影響不能忽視。作為文化工作者,尤其是活動組織者,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意識與專業素養,包括信息素養等,積極掌握新技術與新設備、新理念,實現群眾文化活動與現代技術的有機結合,推動群眾文化活動穩中求進發展。除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修養外,應當注重專業知識技能水平的提升,為群眾文化活動展開與發展提供優質服務。處于新媒體時代,不能忽視人才對群眾文化活動發展的影響,應當積極培養創新型人才,不斷提高文化工作者的責任意識,確保其模范帶頭作用最大程度發揮,提高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促使群眾文化活動專業化展開,推動群眾文化建設良性發展。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為群眾文化活動發展提供了機遇與沖擊,進一步放大了群眾文化功能,為群眾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支撐。文化單位與文化工作者應當加強優秀經驗借鑒,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創建文化活動平臺,主動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利用新媒體資源豐富活動內容,推動活動與單位信息化建設;整合現代技術豐富文化活動形式,拓展活動宣傳途徑,給群眾更多活動體驗,以此推動群眾文化活動形式的現代化與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