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曉竹/遼陽職業技術學院
在傳統的日語教育教學體系中,日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更多的只是重視對于日語語言的教學工作,而忽視了對日語教育教學中的多元文化的分析。這樣就使得日語學習者在日語教育教學實踐中缺失了對于多元文化的理解,無法真正體會到語言背后代表的文化。而對文化之間差異的理解存在分歧,大大影響了日語學習中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態度。從而產生了很多不必要的摩擦和誤會。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對于多元文化共生問題的理解十分關鍵。鑒于此,國際上知名的教育教學相關領域專家,提出了多元文化共同生存、共同發展的日語教育理念。本篇文章首先對于當前時代下,日語教育發展的情況進行了深入地分析,對于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和關鍵性進行了相關地探討,并且著重分析了多元文化主義、多元文化日語和日語教育教學的關聯度,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在多元文化共生背景下的日語教育發展思路和應對舉措。
在古代的時候,日本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其閉關鎖國的狀態。這種情形甚至是一直延續到300多年前的日本德川主政時代。然而,在近現代日本的經濟才算是走上快車道,一躍成為環太平洋地區甚至是亞洲地區的經濟強國,并在亞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和意義。就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日本閉關鎖國的狀態永遠的不復返了。近些年來,全世界范圍內一定程度上掀起了學習日語的熱潮,學習日語語言的人數顯著增加。
首先,我們從日語任課教師的角度去分析,日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在日語能力考試中的成績,教師們往往弱化了對學生日語語言能力的培養和強化。其次,從日語學習者這一層面,他們對于日語的學習主要是為了提高在閱讀、語法、聽力方面的實踐能力,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對于日語語言的使用能力比較忽視,同時也缺乏多元文化共生的理念,導致日語能力的發展十分不協調。
在日語教育教學實踐標準中,不僅包括狹義層面的日語教育結構體系,具體還包括文化、社會的日語語言知識的學習。我們應該通過對相關文化的理解和剖析,加強相關跨文化溝通與交流的認識。我們都知道,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標準中,往往和日語語言結構相關聯的知識占據了主導的地位和作用。然而,與日本人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的日語語言能力和知識是排在其后的。而排在最后一個階段的,則是與日本歷史相關聯的知識。在新課程標準中,日語教育體系結構進行了較大范圍的修正。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日語教育新標準中,加大了教授不同國度、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知識的力度。而不僅僅只包括語言和教育等方面的內容。究其實質,我們都知道,日語教學不單單屬于語言教學,同時也包括能力教學和跨文化能力的教學。與之前的教育教學標準不同的是,新的標準中對于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進行了著重的強調,并且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多元文化共生的理念。在日語教育教學中,我們將多元文化教育作為當前的目標。
在全球化的進程之中,全世界范疇之內具有一定的統一性和相似性的文化,都具有了一定的生機和活力。本篇文章的作者認為,全世界領域內人口流動和商業貿易的往來,使得不同的文化之間的溝通與聯系進一步加強。僅僅是為學生講解關于日語語言本身的內容往往是不夠的,必須要對日語語言的歷史以及發展歷程予以學習。目前來看這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的關鍵性目標之一。作為日語語言教育的工作者,必須要讓日語學習者對于世界領域的文化予以充分地了解和學習。與此同時,還要進一步強化對于國際文化的了解和認知。
首先,我們必須要強化學生對于不同國家文化的認知和了解。其實,我們對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就是在理解自己的文化,加深自己對于原有文化的認識,領略更加深層次的涵義和特征。對于文化這一概念,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我們都知道郎一對于文化的概念闡釋為文化是一個集團成員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和積累所形成的物質觀 、宇宙觀 、時間關系、使命、社會階層、態 度 、價值觀、新年、經驗、知識的集合。我們通過他對于文化的解讀,了解到文化其實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其次,我們要充分認識不同文化的重要性。我們從上文了解到,社會生活中的所有方面均體現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我們對于不同文化的認知,其實就是對不同民族的認知,我們尤其要注重對于不同文化的融合。若要想充分地理解不同文化的涵義以及跨文化的涵義,我們首先要有一顆包容差異性文化的心態。換言之,我們在遇到個別文化和個別語言的時候,必須要以包容性和開放性的心態進行對待。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產生對不同文化的歧視和偏見,求同存異,進而能夠使得不同的文化處于共存的狀態之中。所以,提升對于不同國度、不同文化的認同感是十分重要且關鍵的。例如,日本國文化和我國的文化是源遠流長的,這可能與日本和我國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關系有關,因此日本國文化和我國的文化是相互影響的,二者之間的相似之處也有很多。故此,二者之間文化的特殊關系,使得我們可以借助日語學習來加深兩國的感情。因而,進行跨文化的學習成為十分關鍵的環節,這樣可以避免語言交流甚至情感交流方面的誤會和不足。讓日語語言學習者充分認識兩者之間的差異點,已經成為日語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
語言具備溝通以及交流的作用,在日語教育中包括兩種體驗,首先是使用日語,也就是聽說讀寫。其次是了解日語背后的語言文化。如何使得這兩種體驗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下更好地實現,即在不同的文化中如何開展日語教育。本篇文章的作者認為:
首先,應該在不同文化中充分認識到使用日語的重要性,并在不同文化中鼓勵人們進行日語的聽說讀寫。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影視資料,除了講解其中的語言知識,同時為語言學習者解讀背后的文化知識。和以往的單一語言技能教育相比較,在不同文化中對于日語教育有更加深刻地體驗和理解,并且真正地認識到不同文化和不同語言的相對性以及多樣性,進而養成合理的態度。這種態度能夠讓日語學習者從多元化角度看待事物。多元文化主義指的是各種不同文化的良好共存。所以學習者不能拘泥于自己母語的語言環境,需要敞開心扉去溝通和交流,這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應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開展日語文化宣傳,為日語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學校開設相關課程,教師在授課中加入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開拓語言學習者的視野。促進多種民族和多元文化的融合,達到沒有排擠以及紛爭并且達到共存的狀態。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多元文化社會指的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民族之間,要形成求同存異的觀點,要有開放、包容、共享的跨文化觀念,使得不同文化能夠進行共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對開展日語教育教學工作是十分有利的。雖然在探索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阻礙,但是總體趨勢向好。希望本篇的研究成果對于多元文化共生背景下日語教育有所啟發,進而實現日語教育順利開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