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佩/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階段走向大眾化教育階段,高校畢業生逐年遞增,各地區各行業人才需求差異化明顯,雖然從表面上看就業率并未大幅下降,卻存在就業率高但就業滿意度低;結構性矛盾突出,學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而用人單位難以招到合適的人才;部分應屆畢業生還存在自我認知不足、盲目簽約、盲目就業、就業質量不高、就業穩定性較差等問題。2015年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做好2016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了“建立精準推送就業服務機制”,隨后教育部要求各高校重視精準就業服務指導工作。建立精準就業服務指導機制是當前高等學校改進就業指導方式的重要舉措,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對于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傳統的高校就業工作,注重“面”上的覆蓋,缺乏“點”上的聚焦,實行的是“大水漫灌”,缺乏的是“精準滴灌”,存在精準性不夠、時效性不強等問題,迫切需要進行轉變和提升,已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就業指導與服務注重表面,缺乏專業的大數據分析和專業的數據信息人員,在就業數據的分析與挖掘方面,注重初始就業率、最終就業率等指標,學生的就業滿意度、企業的招聘需求、學生的就業意向等往往被忽略,而這些數據對本科生的教育培養,是重要的反饋數據,高校本科學生的培養計劃應該根據這些反饋數據進行及時的調整,同時也可以根據這些反饋的數據進行精準的就業指導。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中關于就業指導的相關課程,不同專業并未進行區分,授課內容相似程度高,共性教育程度高,個性分析力量薄弱,導致就業指導對大學生的針對性不強。
應用型本科院校就業服務指導具有連續性,是一個不斷修正的動態過程,應貫穿于整個大學教育階段,中間任何時間的斷層都會使效果大打折扣,而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除畢業班開展相應的就業指導相關活動之外,低年級就業指導與服務幾乎處于一片空白,僅局限于就業指導的相關課程教授,且課時較少,多為輔修課程,采取大班化教學,考核形式單一,學生重視程度不高。就業指導與服務缺乏連續性與系統。
目前許多高校都有自己的網絡就業平臺,但大多數網絡就業平臺僅僅局限于搭建信息發布的平臺,發布一些無差異化的招聘信息,而不能滿足對學生的精準推送;就業服務信息化平臺缺乏交互性,能實現定制化的精準推薦模式幾乎沒有;實際上網絡就業平臺在對學生的聯絡、信息反饋、就業指導等方面并沒有發揮真正的作用,這是導致高校網絡就業平臺利于率不高的原因。
精準就業指導是將精準管理的理念運用到高校就業指導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差異化分析、分類指導、精準推送不斷提高就業指導的針對性,進一步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就業滿意度。基于就業指導中存在的問題,應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建立精準化就業指導機制,不斷優化院校就業指導師資隊伍,提高教師精準就業指導能力,對學生進行全程管理,建立個性化幫扶機制,不斷提升就業服務平臺信息化水平。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就業環境由供給驅動轉向需求驅動,高校就業指導服務工作面臨深刻變革,就業指導服務模式迫切需要由傳統的服務方式轉向精準化的就業指導模式。應用型本科院校應注重激發大學生就業的內生動力,把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提升就業能力,作為大學生就業工作的前提;充分進行市場調研加強需求側引導,優化供給側服務,持續推進第一課堂,將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創新創業體系等納入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充分開展第二課堂,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活動,引導學生走出校園,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等綜合能力。
精準化的就業指導理念,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就業指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院校應重視教師就業指導能力的提升,定期對就業指導教師及輔導員進行專項培訓,不斷提升他們對就業形式、就業政策等的準確把握,以及對學生的精準就業指導能力,同時大力開展專業技能及資格認證培訓,提高相關教師就業指導的規范性和實際效果。另外高校還需不斷優化就業指導教師師資隊伍的結構,不僅要有專職的就業指導教師、輔導員老師,同時還應聘請行業企業負責人作為兼職就業指導教師,通過參與課程授課、專題講座等形式積極參與學校的就業指導活動。
就業指導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高校應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特征,并把握各年級各階段的共性特征,根據學生的實際變化逐步開展就業技能方面的指導,豐富就業指導內容;對于學生的前期自我剖析、自我認識,到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再到準確進行職業定位,到畢業后的持續追蹤,實現全方位與全過程的就業指導與服務。在此基礎上,高校就業指導服務教師既要從社會經濟形勢、國家的就業方針政策等宏觀的角度對大學生進行宣傳解讀,又要從微觀的角度結合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個性化分析大學生所面臨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分類管理,采用分層指導模式,實行個性化幫扶,幫助他們準確把握就業環境,引導他們理性就業。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據庫,解讀國家對于此類學生的政策類支持,幫助他們了解除經濟補助之外,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政策,積極聯絡用人單位定向推薦,減少用人單位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之間的壁壘。對于有創業需求的同學提供創業技能培訓,國家創業資金和項目等相關信息,同時利用校友等多方人脈資源給學生提供支持。
建立精準就業服務平臺要對國家政策進行解讀,構建以國家政策為指引的精準就業服務平臺,建設便于學生和老師使用的包括網頁,app等多種形式信息服務系統,滿足即時性,便攜性。構建精準化就業服務推薦模型,通過對學生的行為數據進行分析,與此同時,收集分析海量的就業數據,為學生的真實求職意向進行預測,推薦符合其個性化需求的求職信息,進一步提高就業服務智能化水平,達到精準就業服務的目的。增強就業平臺的交互性,增加反饋機制,學生不僅可以在線投遞簡歷,同時還可以在線咨詢或是與企業進行網絡通話,進行初步面試,增加就業平臺功能。樹立全程管理的理念,打破只有畢業班同學使用就業平臺的現狀,構建面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就業服務指導體系,將平臺用于服務學生全過程。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就業指導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在新的形勢下應用型本科院校應樹立精準化就業指導服務理念,統籌全局,抓好頂層設計,完善精準就業指導體系,精準施策,將學生的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貫穿于大學生涯的全過程,真正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填土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