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麗/山東外貿職業學院
高等教育信息化正在以飛速的速度發展,對學生學習以及教師教學帶去了重要影響。雖然基于網絡下的學習方式體現出了非常多的優勢,但是并能徹底改變或者替代教師教學,也缺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深度交流,如果僅僅依靠網絡平臺開展學習,并不會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而將“慕課”與“翻轉課堂”相互融合,可以使得課堂教學以及網絡在線教學優勢進行互補,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推動高職教育改革和發展??梢姡疚膶Α澳秸n”與“翻轉課堂”相融合的高職《外貿單證實務》課程教學模式構建思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受到大家的關注與重視。此種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可以充分發揮出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1]。從某種角度說,“慕課”與“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是建立在傳統課堂基礎上,而后通過轉變發展成一種靈活的教學方式。此種混合式教學模式主要是將傳統教學以及數字化或者網絡化教學各自的優點進行了有效融合,進而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在國際貿易資源庫平臺基礎上,分析和研究外貿單證實務混合式學習模式和教學模式,將其充分融合到外貿單證實務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將更多的教學資源引入到學生學習中,有效激發學生對外貿單證實務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教師課堂教學活動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提高外貿單證實務課程的教學質量。
(一)符合高職學生學習特點
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充分融合,使得計算機網絡成為了高職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F代高職學生大多為95后、00后,愿意學習新鮮事物,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但高職學生缺乏足夠的學習自覺性,所以難以將全部精力集中到課堂學習中,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互動來幫助學生提高注意力,進而提升學習效果[2]。在“慕課”的不斷使用下,學生也會逐漸失去興趣,所以需要教師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以實際面對面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因此,在高職課程教學中應用“慕課”與“翻轉課堂”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非常符合當代高職學生學習特。
(二)外貿單證實務課程實踐性強
在高職國際經濟與貿易、商務英語等專業中都涉及到了《外貿單證實務》課程,該課程主要講授的是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涉及到的各種單證的制作和審核,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正確的審核信用證并根據外貿業務工作的需要制作符合要求的單證,可以說外貿單證實務具有操作性強,理論和操作緊密結合的特點。也正是因為此課程的特點,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來培養學生制單能力,并且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起到引導作用,所以不能采用“滿堂灌”教學方法,可見,《外貿單證實務》課程適用于“慕課”與“翻轉課堂”相融合的教學模式。
(三)符合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慕課”與“翻轉課堂”相融合的教學模式,可以較好的滿足高職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比如具有較強的自覺性、自學能力的學生,可以通過“慕課”平臺自學知識要點,而后再通過實際課堂學習,進一步對知識進行內化。而對于自學能力偏弱的學生,則需要通過教師的督促,在課堂時間利用“慕課”平臺實現自學,并通過合作、討論等方式完成作業,在課堂內實現“教”與“學”的翻轉,通過對不同基礎的學生的“個性化”教學,更好的滿足了高職學生學習需求以及教師教學需求[3]。
(一)課前學生自主學習
在課前,高職教師需要根據教學進度,合理安排學生在《外貿單證實務》“慕課”平臺中的學習任務。教師需要根據《外貿單證實務》的課程教學內容,構建知識網絡,并將與知識點配套的資源上傳到國際貿易資源庫平臺中,根據知識點制作出相應的微課、視頻、PPT等學習資源,將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并且每個知識點的學習時間也不要過長,否則非常容易導致學生失去興趣[4]。此外,這些資源需要生動、有趣,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注意力,多媒體技術則把文字、圖像、動畫、影像、聲音等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教學資源以更加豐富。教師利用多媒體制作工具,如Authorware、Flash等,來編寫或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清晰的圖像和畫面,形象逼真地展現一系列際商務合同、信用證、單證等。而后通過進階小測試來幫助學生檢驗學習的效果,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后續課堂的教學起到幫助作用。
(二)課中互動交流內化知識學習
經過課前學生自主學習,已經初步掌握知識點,所以在課堂實際教學中,是知識內化和技能訓練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師需要將課堂時間充分利用起來,通過交流、互動、合作學習來幫助學生進一步將知識進行內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課前學習情況分為三類:第一類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自覺性、自主性。能夠在國際貿易資源庫平臺上進行自主學習,并通過小測試。第二類學生會遇到學習困難,需要被幫助。第三類是學習自覺性較差,并沒有按照完成課前教師布置的任務,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不同教學策略[5]。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15分鐘左右進行熱身,引導第一類學生幫助第二,三類學生進行學習,而后進入到講解階段,集中破解學生學習中的難題,然后觀看資源庫課程中部分重要的教學視頻,完成隨堂測試。
(三)課后鞏固知識強化技能
在課后,通過復習與鞏固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在此階段,教師需要從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出發,適度安排一定量的作業,可以分為基礎題和附加題,進而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學習的不同需求。其中基礎題可以以個體的形式完成,而附加題不僅可以學生獨立完成,也可以通過合作促使學生協作共同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及時給予及時完成作業的學生充分肯定和鼓勵,提高學生自信心,而對于完成附加作業的學生,教師更應當給予大力的表揚。也要引導學生在課后對于有困難的知識要多訪問“慕課”平臺,也就是在國際貿易資源庫平臺中多觀看和學習,以提高學習成效。
總之,“慕課”與“翻轉課堂”的融合,進一步推動了基于資源庫平臺的外貿單證實務混合教學改革,促進了高校信息技術與課程更深層次整合,同時也大大推動“互聯網+”下混合式教學改革,有利于進一步提升高職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