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丹/重慶城市職業學院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思政課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提出要將社會實踐育人作為改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向。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了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八個統一”,其中就強調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用科學理論培養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習近平總書記3.18講話給思政課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也進一步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擺在了一個重要的位置。長期以來,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一直十分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初步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模式。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性與理論性的統一,為改變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興趣不大、課堂參與度不高、教師幸福感不強等問題,特別重視實踐教學在思政理論課中的引入與實施,不斷地為思政課課程改革進行探索。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課”)為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路徑的探索與實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概論課理論性強,但如果專注于理論講解,難免會落入以理論來解釋理論的俗套,使課堂成為教師的一言堂,最終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為改變這種境況,馬院將概論課分為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三大板塊。每一板塊設置相應的課外實踐內容,由同學們分組完成,并結合每一板塊的進度要求同學們課堂展示。例如概論課站起來板塊(1-3章)主要講述毛澤東思想的內容。同學們可以選擇毛澤東詩詞朗誦表演、故事講述、小品等等,由學生們在課下自行組織完成,課上派代表展示各組的成果。教師根據學生們的展示內容結合課本理論知識進行融合講解,這樣既鍛煉學生們的動手能力、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讓學生們對教學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擺脫了教師純理論的講解。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線上教學在思政課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線上教學解決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時空距離,但是同時也給予了同學們足夠的自由度,如何引導學生們掌握好線上知識,做好線下實踐是思政課教師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為此根據概論課教學內容強起來(7-14章)內容,結合實際,要求學生們以文字、視頻的方式記錄身邊的故事。從學生們提交的視頻與文稿來看,學生們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共產黨人、對愛國情感等多方面的理解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3.18講話中就提到“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長期以來一直努力探索校外實踐路徑,目前已經初步形成社區實踐、管校融合,暑期實踐等多種校外實踐形式相結合的授課模式。以管校融合為例,目前我校已與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建立了長期的管校合作模式。這種管校模式包含兩種實現形式,一方面是每年定期帶領學生去博物館參觀學習,通過學生們身臨其境的體驗,增強對概論課理論學習的理。另一方面是思政課教師暑期駐扎學習。通過駐管學習增進對紅巖精神理解,學習博物館講解經驗,豐富自身的教學方法。
隨著學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深入推進與實踐,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學生評價、學校質量管理中心考評以及校領導的評價中普遍得到贊譽,也讓學生、思政課教師、學校領導層看到了實踐教學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帶來的改變。
由于思想政治課理論性強的特性,過去教師們往往很難跳出課堂理論講述為主的思路,導致學生們無法實現課堂主體的角色。引入實踐課后,學生們通過自身實踐體驗,更樂于在課堂上發表觀點,探討理論。使思政課堂真正實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運行模式。
課堂中只有實現教師與學生的良性互動,才能真正激活課堂活力。通過實踐教學的引入使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收集資料、形成文稿、做成視頻等實踐活動,真正促使他們想要表達,想展示、想與同學和教師進行思想碰撞。這樣不僅點燃了學生們課堂參與熱情,也激活了教師不同角度講解理論、分析問題、掌控課堂等方面的能力,最終促使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形成。
實踐教學的引入,激活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學生們希望將自身的實踐經歷、所思所想在課堂上展示,而由于學生們的思想活躍,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這就促使教師不斷豐富自身知識以應對學生們多角度的提問,另一方面大學生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表達個人觀點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偏頗,這也要求教師掌握一定的技巧去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路徑探索與實踐中,初步形成了實踐教學的固定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但運行中依然存在問題需要解決:
對思政課教學認識不到位,簡單的把思政課實踐教學分為課內、課外兩部分,對實踐教學的內涵認識不充分,這就導致把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開展限制在狹小的空間。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實施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學校多個部門的通力合作,使思政課實踐教學真正突破課堂、學校的空間限制,實現小課堂同社會課堂的有機銜接。
思政課實踐教學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根據實施的情況來看思政課實踐教學形式簡單地采用“參與+匯報”模式的情況還較為常見,缺乏創新性,如何使思政課實踐教學達到既成為理論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能采用靈活多樣方式進行的模式,是目前我們探索的一個方向,也是思政實踐教學形成長效機制的突破口。
思政課教師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認識上的偏差、經驗的不足、能力上的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思政課教師更擅長于理論的分析與講解,加上長期以來實踐教學方面缺少實施的機會,造成思政課教師缺少實踐教學的相應的經驗。如何提高教師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能力是目前急需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之一。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在思政課的教育教學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思政課實踐教學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融合課堂內外、銜接線上線下、結合學校內外的實踐教學模式,使思政課實現了激發學生積極性、增強課堂活力、促進教師成長的效果。但是盡管在實踐教學探索與實踐中取得了成績,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改進,如還存在教師對思政課實踐教學認識不到位、實踐教學形式單一、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有待提高等現實問題。